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不断发展,分子靶向药物的研究,使肿瘤的治疗有了重大突破。针对肿瘤的靶向治疗以肿瘤原癌基因产物或其信号通路作为抑制肿瘤生长的治疗靶点,从而提高了患者的生存期,但靶向药物的毒副作用是不可避免的,但目前治疗其毒副作用尚未取得满意的效果,而中医辨证论治的合理应用可以有效缓解这种情况。本文就从中医药对肺癌靶向药物毒副作用的治疗做一研究。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靶向药物;中医治疗
本文引用格式:赵俊涛,姜天奇,张洪亮.肺癌靶向药物毒副反应的中医药治疗现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91):184-185.
0引言
在许多肿瘤疾病中,肺癌发病率高,预后差,其发病隐匿且难以发现。2015年的流行病学显示,中国肺癌病例数达到73万,死亡人数达到61万,可以说是恶性肿瘤中的第一个[1]。其中,肺癌患者80%~85%病理类型为非小细胞肺癌,并且大多数患者处于晚期,丢失手术指征,因此,内科治疗成为此类患者的首选方法[2]。但鉴于铂类等传统化疗方案的研究和开发以及临床应用已趋于瓶颈期,从2015年新兴精准治疗概念的提出,并且随着驱动基因的发现和越来越多的靶向药物在肺癌中的应用,肺癌治疗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EGF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是一种具有配体诱导的酪氨酸蛋白激酶活性的跨膜糖蛋白,属于ErbB受体家族。这个家族主要包括HER2/Neu/ErbB2、HER3/ErbB3和HER4/ErbB4[3]。其原理是小分子选择性酪氨酸激酶抑制剂阻断EGFR磷酸化,目前,TKI(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是最广泛使用的小分子EGFR酪氨酸激酶受体拮抗剂[4]。相关文献[5-8]表明TKI对EGFR基因敏感性患者的疗效明显优于常规化疗药物,且副作用较小。然而,其毒性和副作用与传统治疗的副作用完全不同。因此相关治疗疗效欠佳,而中医药的干预能有效缓解此种情况,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1皮疹
目前,使用最广泛肺癌靶向药物以表皮生长因子(EGFR)为靶点的药物,而易瑞沙和特罗凯是口服选择性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由于分子靶向药物对卵泡和卵泡之间的表皮生长信号转导途径的干扰,易于发生皮肤毒性副作用如痤疮样皮疹。一般来说,西医治疗主要是基于抗生素和激素治疗,如外用抗生素软膏或碘伏溶液。中医治疗EGFRIs相关皮疹主要有内治法和外治法两种,具体如下。
1.1内治法
临床中对EGFRIs引起的皮疹辨证分型[9],分为风热型、湿热型、血热型和阴虚型;其中,湿热型皮疹治疗,多以六一散加减以清热凉血,解毒化湿;血热型皮疹的治疗多以四物汤加减以清热养阴,解毒透疹;阴虚型皮疹的治疗方法是滋阴解毒,补气凉血,多以益胃汤加减治疗。根据中医基础理论,肺与皮毛相表里,因此,临床中皮疹的治疗可以从肺入手,王雄文和陈日辉[10]招募了23例易瑞沙相关皮疹患者,以清肺疏风解毒为主要处方,辨证论治,随症加减,总有效率为91.3%;陈端洪[11]将61例EGFR-TKI相关性皮疹患者分为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清肺汤加味口服米诺环素胶囊治疗。结通讯作者*:张洪亮,男,汉族,硕士,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肿瘤内科,主任医师。
果表明,清肺汤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姜苗、刘鹏[12]观察了验方“三两三”的临床疗效,并招募了10例严重皮疹患者。口服中药(当归、生黄、金银花、生甘草),服用1周后,9例皮疹基本消失或变成轻度皮疹。
1.2外治法
临床上中药止痒效果明显,而对有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拮抗剂的痤疮样皮疹患者,多采用清热利湿止痒治疗,如蛇床子、马齿苋、苦参、黄芩、白鲜皮、薏苡仁、土荆皮等中药外敷,可明显改善皮疹症状,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抗生素软膏治疗[13]。又如邱玉梅[14]观察了裴氏黄白散外用治疗易瑞沙引起的皮肤反应的临床疗效。治疗组采用裴氏黄白散治疗,对照组采用复方醋酸地塞米松(皮炎平)治疗。结果,裴氏黄白散的功效可靠,安全,有效改善皮疹状况。崔慧娟等[15]通过观察20例皮疹患者用药前后的止痒平肤液(白鲜皮、黄芩、苦参、马齿苋等)可降低靶向药物的皮疹程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确保EGFR-TKI治疗顺利进行。
2腹泻
关于靶向治疗肺癌引发腹泻的作用机制尚未明确,相关研究表明,肺癌能够引发肠道菌群变化,同时,肺部细菌菌群的变化与肠道菌群的变化具有相似性。部分学者认为此类腹泻的发生与肠道黏膜细胞中EGFR的表达有关。目前没有有效的西医预防措施。只可根据情况予止泻药物;注意饮食卫生;食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同时保护肛周和会阴部位的清洁,防止交叉感染;如有必要,可使用蒙脱石散,以及纠正水电解质紊乱。
3肺部毒性
中医对EGFRIs相关间质性肺炎的认识:由于靶向药物极易损伤津液,而至肺阴亏虚,津液代谢障碍,故临床上多见干咳、低热症状,中医治疗多采用滋养肺阴,正与药物性间质性肺炎综合征为一种耐热肺损伤相一致,临床常用药物如麦冬、生地黄、玄参、贝母、桑椹、金荞麦、鱼腥草等,常用方剂如清燥救肺汤、麦门冬汤等;相关研究将间质性肺炎分为早、中、晚三期,早期多实证,以痰热闭肺为主,多采用清热化痰、宣肺平喘之法;中期肺热郁结聚集,且迁延日久,肺气郁结而至血行不畅,津液不布,故多采用清润化痰、逐瘀通络之法。此外,一定要少佐清热解毒之品。并采用中西医结合的原则。在肺泡炎症阶段,应首选糖皮质激素治疗,同时配合中药治疗。在纤维化期,治疗目的主要在于改善病人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治疗上应以中药为主,临床多采用行气化痰、逐瘀通络为主,达到痰瘀同治,临床上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4高血压
中医对EGFRIs相关高血压的认识:对于靶向药物相关性高血压,应着重监测血压和心脏功能,而复方浙贝母颗粒具有降低抗肿瘤药物毒性反应的作用,并保护心脏功能,故临床较多使用。对于靶向药物导致高血压,也可根据临床辨证分型,根据高血压中医诊疗指南而进行辨证论治,遣方用药。
5乏力
国内有相关研究报道,厄洛替尼乏力的发生率为22.2%,其机制尚未明确,停药后会自行恢复。并不需要进行干预。
中医对EGFRIs相关乏力的认识:中医认为肺癌靶向药物乃攻伐之品,苦寒伤及脾胃,脾胃受损,导致气血生化无源,宗气生成不足,而至乏力,懒惰;脾主为胃行其津液也,使津液运行受阻,聚而为痰,导致经络运行受阻,而生成瘀血痰浊等病理产物。中医辨证论治属于气虚证。
6厌食
靶向药物极易损伤脾胃,而至脾胃功能不足,故临床使用中患者多出现食欲低下、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西医治疗多采用增强胃动力的蠕动,临床效果欠佳,而中医治疗多以健脾消食行气和胃为主,如常用方剂健脾丸、参苓白术散、四君子汤、八珍汤等,临床效果明显,增强患者的食欲。
7一过性视觉障碍
克唑替尼的常见副作用主要是短暂的视力损害,并且大多数是相对较轻。主要表现为从暗到亮的视觉障碍,这种视觉异常往往是短暂的,随着克唑替尼的持续应用,它逐渐减弱并在停药后恢复。
8口腔炎
靶向药物导致口腔炎临床较少,一旦发生则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与饮食状态,西医治疗大多采用抗炎及平衡口腔菌群对症治疗,效果欠佳且以反复发作;中医则根据患者辨证论治,常用方剂如乌梅丸、升阳散火汤、半夏泻心汤等,均具有较好的疗效。
9总结
分子靶向药物已成为癌症治疗中不可或缺的治疗方法,与传统化疗相比,它具有毒性低、患者依从性较好的优点。但是,其毒副作用不可避免,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靶向药物不良反应的多样性和严重性。早期采用中医介入治疗,使中医治疗贯穿全过程,真正实现“个性化医疗”,发挥其最大疗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霍飞,张蕊.1996-2015年吸烟与肺癌国际研究状况文献计量学分析[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6,24(6):477-478.
[2]梁翠微,杨兵,杜均祥,等.吉非替尼相关皮疹的中医辨证论治[J].中国实用医药,2011,16(6):22-23.
[3]李杰,程欣,贾钰华.肺与大肠相表里物质基础研究方法的探讨[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31(2):256-259.
[4]宋爱英,陈端洪,邹香妮.加味枇杷清肺饮治疗EGFR-TKI致皮损的临床疗效观察[C]//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肿瘤经方治疗研究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学术年会,2015.
[5]王富强.片仔癀胶囊治疗EGFRI相关性皮疹的临床疗效及其机制[D].福州:福建中医药大学,2013.
[6]王红岩.外用清热利湿中药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拮抗剂相关座疮样皮疹的临床研究[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13.
[7]覃斌芳.易瑞沙治疗肺癌所致皮肤不良反应的观察与护理[C]//中华护理学会全国静脉治疗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2010.
[8]王红岩,邹超,崔慧娟,等.止痒平肤液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拮抗剂相关皮肤不良反应的疗效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35(7):57-59.
[9]王秀改.LG09老鹤草方治疗EGFR-TKI所致皮疹的临床研究[D].合肥:安徽中医药大学,2014.
[10]王雄文,陈日辉.23例吉非替尼相关皮疹中医辨证治疗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2008,24(13):9-10.
[11]陈端洪.加味批把清肺饮治疗EGFR-TKI致皮疹的临床观察[D].哈尔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2.
[12]姜苗,刘鹏.“三两三”治疗EGFRI相关皮疹10例临床分析[J].中医中药,2009,16(21):66-68.
[13]胡正国.庞德湘教授治疗肺癌靶向治疗所致腹泻经验总结[J].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17(4):18-20.
[14]邱玉梅.裴氏黄自散治疗易瑞沙所致皮肤不良反应的疗效观察[J].西部中医药,2012,25(11):80-82.
[15]崔慧娟,王红岩,自彦平,等.中药方剂“止痒平肤液”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拮抗剂相关皮疹20例疗效观察[J].中日友好医院学报,2012,26(2):97-9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35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