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总结1例回肠造口还纳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护理体会。针对1例回肠造口还纳术后出现切口愈合不良,医护紧密配合,全面评估切口情况,合理应用新型敷料,减轻患儿疼痛,促进伤口愈合。
关键词:造口还纳;新型敷料;切口愈合不良
本文引用格式:王欣,乔艳.小儿回肠造口还纳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1例伤口护理体会[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7):286.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患儿女性,一岁两个月。患儿因出生后诊断为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炎,于2018年3月20日行剖腹探查术+肠造口术+腹腔引流术,2018年3月30日因先天性胃壁缺损合并胃穿孔,急诊行胃壁缺损修复术,于2019年3月18日行回肠造口还纳术+回肠-直肠吻合术,术后第十一天因术区切口愈合不良来我院进行换药治疗。
1.2客观资料
1.2.1常规检查
体温36.7℃,脉搏88次/min,呼吸18次/min,奶粉喂养。
1.2.2其他检查
白细胞:8.18×109/L↓,红细胞:3.88×1012/L↓,血红蛋白含量:94 g/L↓,C-反应蛋14.32 mg/L↑,白蛋白:37 g/L↓,总蛋白:62 g/L↓。心电图及胸片未见异常。
1.2.3伤口评估
2019年3月29日首次换药,伤口位置:右上腹,伤口大小:2.5 cm×0.5 cm×0.7 cm,渗液中量,淡黄色,无臭味,周围皮肤:略红肿(皮肤切口吻合处),基底组织:黄色25%,红色75%,疼痛评分:6分。
2护理问题
(1)回肠还纳术后切口不愈合与患儿多次手术肌肉纤维未恢复有关。
(2)疼痛与切口未愈合有关。
(3)营养不足与喂养方法、手术、低蛋白血症有关。
3处理与护理措施
(1)首次换药过程(2019.3.29):先给予碘伏消毒、然后生理盐水清洗伤口及周围皮肤。内层敷料:因为伤口基底颜色有25%的黄色,所以给予洁瑞银离子藻酸盐填充,保持伤口湿润环境,抗菌。外层敷料:纱布胶布固定。
(2)第二次换药时(2019.4.2)可见伤口大小:1 c m×0.3 c m×0.3 cm,比首次所见伤口有所缩小,少量渗液,淡黄色,无异味。切口缝合处略红肿,伤口基底红色100%,疼痛略减轻,评分4分。给予碘伏消毒、生理盐水清洗伤口及周围皮肤,缝合处间断拆线,清理切口周围痂皮。内层敷料:伤口处填塞藻酸盐敷料(藻酸盐敷料可以吸收渗液,并且可以保持伤口的湿性环境)。外层敷料:纱布胶布固定。
(3)第三次伤口换药(2019.4.4)可见伤口大小:1 c m×0.3 c m×0.3 cm,渗液:微量,淡黄色,无异味,切口缝合处略红肿,基底组织:红色100%,疼痛评分:2分。给予碘伏消毒、生理盐水清洗伤口及周围皮肤,缝合处全部拆线,外层敷料:纱布胶布固定。
(4)1周后患儿来复诊,切口完全愈合。
4健康教育
(1)嘱咐患儿家属保持敷料的整洁与干燥,如遇潮湿污染或敷料脱落时及时来医院换药。
(2)可进一些含蛋白质丰富的饮食,科学合理喂养。
(3)避免腹泻、便秘,注意保暖,避免受凉感冒。
(4)继续加强肛周护理,进行扩肛治疗。
(5)多给患儿饮水,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保持大便通畅。
(6)门诊随访。
5护理评价
患儿从3月29日到4月10日一共来我科室换药3次,每次对患儿的切口进行准确的评估,灵活使用新型敷料,并进行健康教育,家长科学合理喂养,手术切口完全愈合。
6讨论与总结
(1)每次换药要及时评估伤口的情况,根据伤口的情况调整治疗方案。
(2)伤口的愈合过程在不停的变化着,对伤口实施动态准确的评估,并灵活选择适用的各种敷料,可以缩短伤口愈合过程。湿性愈合理念和新型敷料的正确使用为难愈合的伤口提供了新的护理方法[1-2]。
(3)患儿家长的心理状况与伤口愈合有着密切的关系。患儿的切口愈合了,家长的焦虑情绪解除。
(4)藻酸盐敷料填塞,能吸收大量渗液,提供湿性愈合。
(5)含银的藻酸盐敷料吸收渗出液,使随渗出液进入敷料的细菌失活,从而起到抑菌作用,药物作用时间长,在致病病原体失去活性后银离子再度释出,重复杀菌作用,增强抑菌疗效[3]。
7结论
(1)慢性伤口处理前要正确评估全身及局部因素。
(2)正确处理伤口是促进伤口愈合的关键。
(3)灵活选择适用的各种敷料,可以缩短伤口愈合过程。湿性愈合理念和新型敷料的正确使用为难愈合的伤口提供了新的护理方法[4]。
(4)正确全面的健康教育与家长的配合可以使患儿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王瑞淑.湿性愈合新型敷料在外伤难愈合伤口中的应用及护理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性电子期刊,2016,16(65):366-367.
[2]简英.银离子藻酸盐敷料治疗慢性伤口42例疗效观察[J].医药卫生(文摘版),2016,8(7):260.
[3]陈芳,屠文娟,孙丽霞.低位直肠癌患者行Dixon手术辅助盲肠置管造瘘的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4,6(12):1116-1117.
[4]冯丽影,叶雪梅,李海燕.银离子敷料在慢性伤口疗效及炎性因子变化的观察[J].中国伤残医学,2017,25(24):65-6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31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