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胸腹腔镜联合下食管癌根治术治疗食管癌的临床观察论文

发布时间:2020-08-24 17:19:45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胸腹腔镜联合下食管癌根治术治疗食管癌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8年10月在本院行食管癌根治术治疗的58例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9例,实验组29例,对照组中实施传统的食管癌根治术治疗,实验组中实施胸腹腔镜联合下食管癌根治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切口长度等术中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术中各项指标情况均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对食管癌患者予以胸腹腔镜联合下食管癌根治术治疗,能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以及输血量,缩小切口长度,对患者创伤较小,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食管癌;根治术;胸腹腔镜联合治疗;治疗效果;并发症

本文引用格式:刘金明.胸腹腔镜联合下食管癌根治术治疗食管癌的临床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6):134,140.

0引言

食管癌为消化道常见肿瘤,发病率较高。据相关调查显示[1],全世界每年约有30万人死于食管癌,我国为食管癌高发国家之一,平均每年有15万人死于食管癌疾病,且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40岁以上人群。食管癌常见症状为胸骨后疼痛,咽食物时出现哽噎感,进行性咽下困难等,早期症状并不明显,只出现吞咽食物有不适感,不易察觉。食管癌的发病原因尚不明确,但与患者摄入的亚硝胺类化合物,遗传因素,经常食入过烫类食物等因素密切相关[2]。临床上针对食管癌的治疗主要以手术治疗为主,但传统的食管癌根治手术,因为其创伤大,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等特点,不利于患者预后治疗。因此,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用以治疗食管癌患者意义重大。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逐渐提升,微创外科手术逐渐呈现在大家的视野,因其具有失血少,创伤小等优点,被临床广泛应用于手术治疗的过程中。此次研究中,对食管癌患者使用到了胸腹腔镜联合下食管癌根治术治疗,力在探讨其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6年7月至2018年10月在本院行食管癌根治术治疗的58例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各29例,所选患者均在我院诊断为食管癌,诊断依据符合食管癌相关诊断标准,均经本人同意参与本项研究,心肺功能状况良好,排除术前进行放化疗治疗的患者,有胸膜炎既往病史的患者,有精神异常患者,有癌细胞转移患者。对照组29例中,男19例,女10例,年龄42~79岁,平均(62.39±7.28)岁,TNM分期:Ⅰ~Ⅱa期:21例,Ⅱb~Ⅲ期:8例;实验组29例中,男20例,女9例,年龄40~78岁,平均(62.11±6.54)岁;TNM分期:Ⅰ~Ⅱa期:20例,Ⅱb~Ⅲ期:9例。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中实施传统的食管癌根治术治疗,手术前,对患者进行全麻处理,麻醉处理后,实施气管插管操作,使患者采取左侧卧位,在患者右胸外侧实施切口操作,切除患者食管,清扫纵膈淋巴结,调整患者体位,采取平卧位,在患者腹部与左颈部做切口,使患者胃部与食管左颈部吻合,手术过程中密切注视患者的出血量以及各项生命体征变化,及时为患者输血。

实验组中实施胸腹腔镜联合下食管癌根治术治疗,首先与对照组一致,实施全麻处理,气管插管等操作,协助患者采取左侧卧位体位,在患者的右胸腋后线第8肋间,做出一个观察孔,然后在患者的第6肋间腋前线,第4肋腋前线,第8肋间肩胛下角线做操作孔。采用超声刀切开患者的食管表面,游离切除胸段食管,之后进行纵膈淋巴结扫除,扫除时,应注意避开气管膜部以及胸导管,防止损伤。对术区进行彻底止血,操作完成后,将操作孔缝合,在患者胸腔位置放置引流管,结束胸部手术。

再次调整患者体位,使其取仰卧位,双肺通气,对患者腹部进行消毒处理,在患者脐上1.0 cm出行切口操作,左上腹取约1.5 cm,0.5 cm切口,右上腹取约0.5 cm,0.5 cm切口,探查患者腹部有无明显转移,牵拉患者胃体,展开胃结肠韧带,使用超声刀切开胃结肠韧带,保留患者胃网膜右动脉,离断韧带中的结扎血管,切开胃脾韧带,结扎离断胃短动脉分支,充分暴露术野,但不应用力过大,避免脾脏收到损伤,待胃大弯侧游离足够时,将胃肝动脉离断,保留胃右动脉,游离全胃,清扫腹腔内淋巴结。结扎离断胃左血管,游离胃小弯完毕,暴露其两侧的膈肌脚,游离食管下段,与患者的右侧胸腔相通,扩大膈肌的裂孔,将患者下段食管拉入腹腔,上腹部取约5 cm厘米切口,将全胃拉出腹腔,制作管胃,在患者左颈部沿胸锁乳突肌前缘取约4 cm切口,游离患者颈段食管,将患者的管状胃拉至左颈部,保障胃与颈段食管吻合。。

1.3观察指标

(1)观察患者术中各项手术指标,如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切口长度等。

(2)观察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观察术后出现吻合口瘘,肺部感染,脓胸等人数。

1.4统计学分析

用SPSS 20.0分析数据,计量资料(±s)、计数资料行t检验、2检验对比。P<0.05为差异显著。

2结果

2.1两组患者术中各项手术指标情况比较


实验组术中各项指标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

 

2.2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实验组出现吻合口瘘1人,肺部感染1人,脓胸0人,并发症发生率为6%;对照组出现吻合口瘘3人,肺部感染2人,脓胸1人,并发症发生率为20%,实验组并发症发生人数更少(2=8.664,P=0.003)

3讨论

近年来,我国食管癌患病率与致死率呈上升趋势,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3]。食管癌具体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但与患者的日常生活行为和饮食遗传因素等密切相关,长期吸烟饮酒的人群发病率远高于普通人群。食管癌早期无明显症状,到医院就诊后一般都为晚期。

对于食管癌的治疗,主要是以手术治疗为主,但传统的手术治疗,对患者的伤害较大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此次研究中,对患者实施了胸腹腔镜联合下食管癌根治术治疗,其对患者的创伤伤害较小,能减轻患者术中的痛苦,最关键在于能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在手术过程能扩大术野,便于医生更好操作,有利于淋巴结更高效的清扫。

对比此次研究中的对照组和实验组的术中各项指标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实验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证明对食管癌患者实施胸腹腔镜联合下食管癌根治术治疗,确能提高治疗疗效,减轻患者的痛苦,有利于患者更好的恢复。

综上所述,对食管癌患者予以胸腹腔镜联合下食管癌根治术治疗,能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以及输血量,缩小切口长度,对患者创伤较小,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韦武芝,吕文强,刘宝珊.胸腹腔镜联合下食管癌根治术治疗食管癌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11):62-63.
[2]王军岐,杨智,付小伟,等.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治疗老年食管癌的临床疗效及预后分析[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5,15(15):2888-2890.
[3]徐士林,刘静.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治疗食管鳞状细胞癌的安全性及可行性[J].中国肿瘤外科杂志,2018,10(3):34-3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2188.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