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妊娠期糖尿病是妊娠期最常见的一种代谢异常性疾病。近年来运动疗法在妊娠期糖尿病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妊娠期可选择的运动项目很多,进行合理的运动可以有效控制孕妇体重,有效降低血糖,降低高血压发生率,提高孕妇氧储备。妊娠期间的运动形式、强度、持续时间的选择应考虑到安全、舒适,妊娠晚期的孕妇更适合选择无负重的运动形式。等长抗阻力运动疗法可显著降低孕妇的血糖水平,控制妊娠期糖尿病的进展。
关键词:妊娠;糖尿病;等长抗阻力运动;上肢运动;综述
本文引用格式:曾婷婷.等长抗阻力运动对妊娠期糖尿病的研究进展[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8):32,34.
0引言
妊娠期糖尿病是指妊娠期首次出现糖耐量异常、糖尿病症状的疾病,是妊娠期发病率最高的并发症之一[1]。运动疗法是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的基本方法,但是由于妊娠期的特殊性,特别是需要接受保胎治疗的患者,难以确保户外运动的安全性及运动量[2]。等长抗阻力运动运动是指肌肉收缩而长度不变,对抗一定阻力的运动方式,可以使肌肉在静止的基础上做肌肉的等长收缩、用力,有利于提高人体神经、肌肉的耐力,影响血液和氧气供应,增加肌肉无氧代谢能力和肌红细胞量,从而增加了肌肉对葡萄糖的摄取和体能的消耗[3],现将等长抗阻力运动用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的研究进展如下。
1等长抗阻力运动
1.1运动方法
等长抗阻力运动又称静力性运动,比较适合孕妇(除产科禁忌证外)。指导患者进行双上肢和双下肢等长抗阻力训练,所有患者运动干预均在每日三餐后30 min实施[4]。
1.1.1双上肢训练
上肢训练内容有手臂侧平举练习,前平举练习,静坐上举练习,颈后肘关节屈伸练习以及肘关节屈曲训练:将一侧屈肘40~50°,手掌置于运动侧前臂或上臂,运动侧上肢伸直,双手用力握拳,并同时使力,持续3~5 s,30 s后交替另一侧实施运动[2-5]。
1.1.2双下肢训练
下肢训练内容包括左右腿髋及踝关节伸展运动,踝关节伸展训练:使患者保持踝关节中立位,用力绷紧踝关节周边肌肉,持续3~5 s,随后放松,反复训练;髋关节训练:使患者处于仰卧状态下,将一条腿伸直,另一条腿在伸直状态下缓慢上抬,持续3~5 s放下,随后进行另一侧训练[2-5]。
1.2运动强度、时间、频率
上肢训练首次训练时间为5 min,可根据患者实际病情状况将训练时间逐渐延长至30 min。下肢训练时间5~30 min/次。患者训练过程中需根据实际状况调整训练时间,保证运动适量,同时要避免宫缩,注意胎动、胎心,其间可穿插必要的间歇。所有运动均以患者运动过程中呼吸不急促、持续运动5~30 min后仍能坚持运动、第2天无疲劳感为运动适宜。适宜的运动频率为3~4次/周[2-5]。
2等长抗阻力运动对妊娠期糖尿病的作用机制
糖尿病是因胰岛素分泌量绝对减少和胰岛素抵抗引起的以血浆葡萄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代谢内分泌疾病,等长抗阻力运动疗法能够增加骨骼肌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改善骨骼肌细胞的胰岛素敏感性,还可以通过增加机体能量的消耗,减少脂质在体内堆积,增加骨骼肌细胞摄取葡萄糖和胰腺细胞分泌胰岛素的能力。
妊娠期糖尿病作为糖尿病的一种特殊类型,妇女妊娠期间,随着孕周的增加,胎儿在母体的生长,使妈妈的身体负荷增大,限制了孕妇的活动,尤其是住院保胎的孕妇,因保胎治疗要求卧床休息,致使孕妇的户外运动量下降,等长抗阻力运动能促使肌肉等长收缩,提高肌肉氧代谢能力及肌肉耐力,促进糖分、营养物质消耗,从而增加了肌肉对葡萄糖的摄取和体能的消耗,抑制机体糖分储存、聚集,增强降血糖目的,可进一步改善血糖水平,改善妊娠结局[3,14]。
3等长抗阻力运动对妊娠期糖尿病的作用影响
3.1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血糖值控制的影响
经过研究病人使用等长抗阻力运动干预后,干预组在常规治疗和糖尿病分餐饮食指导的基础上,可有效降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含量。并且对卧床患者进行等长抗阻力运动干预,干预效果良好,有效促进了血糖值的控制和糖化血红蛋白量的下降[3,6]。妊娠期糖尿病属于全身代谢性疾病,可引发全身多种并发症,等长抗阻力运动不仅能间接影响血糖代谢,而且可提高肝细胞膜的抗氧化应激能力,改善肝脏代偿功能,促使胆红素分解排泄,降低高胆红素血症发生风险[7]。同时适当的运动锻炼,可消耗能量,增加肌肉力量,增强机体耐受能力,从而降低低血糖等发生风险[8-9]。
3.2对分娩方式的影响
通过研究对妊娠结局的分析进一步发现,等长抗阻运动可以降低胎膜早破的发生率及剖宫产率,提示其在改善母体妊娠结局方面的重要意义[6][13]。
3.3对新生儿结局的影响
妊娠期糖尿病是妊娠前糖代谢正常或有潜在糖耐量减退,但在妊娠期才表现出的糖代谢异常,是妊娠期常见的代谢性疾病。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妊娠期糖尿病是引起不良妊娠结局的高危因素[10]。妊娠期糖尿病不仅影响着孕妇的生命活动过程,易导致孕妇内分泌紊乱,引起孕妇出现多种并发症,危害脏器功能,还会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机体内分泌失调后将直接影响胎儿的营养供给,高血糖状况也易导致胎儿血流动力学异常,易引起流产、早产、死胎等,威胁母婴生命安全。目前研究给予妊娠糖尿病孕妇等长抗阻力运动可有更好的护理疗效,降低血糖,降低早产率,降低巨大儿的发生率,降新生儿并发症,保证母婴健康[11-12]。等长抗阻运动可以提高肝细胞膜的抗氧化应激能力,提高肝功能的代偿作用,促进胆红素等代谢毒素的分解排泄,降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本研究中运动组治疗后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仅为8.3%,下降程度较为明显,这些均提示了等长抗阻运动对于改善新生儿结局方面有很大作用[5][13]。
4小结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人民生活质量的大幅提高,妊娠期发病率最高的并发症之一,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给患者带来严重的身体、心理、经济负担。经相关研究表明,妊娠期糖尿病可增加妊娠期高血压、羊水过多、早产等风险,甚至可能导致胎儿及孕妇死亡[4,15,16]。鉴于孕妇不能过于剧烈运动,选择适当的运动方式、频率、强度,方能达到安全、有效合理的运动要求[17],随者患者孕周增加有些运动可有增加母体妊娠不良结局的可能,而研究证明等长抗阻运动可在相同的外在阻力的对抗下持续性进行收缩和用力活动,提高机体的耐力,改善血氧含量和氧饱和度,增加葡萄糖的摄取和胰岛素的分泌,降低空腹及餐后血糖、降低糖化血红蛋白的值[18-20]。同时还可以降低胎膜早破的发生率及降低剖宫产率。
等长抗阻运动通过提高肝细胞膜的抗氧化应激能力,提高肝功能的代偿作用,促进胆红素等代谢毒素的分解排泄,降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4],因此,应采取积极的措施促进孕妇运动和锻炼[21],综上所述,运动疗法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有一定的意义,而等长抗阻力运动更适合有特殊情况的孕妇使用,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陶曼枫,王小榕.孕早期脂代谢异常对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率的影响[J].医学临床研究,2017,34(6):1054-1057.
[2]黄小云,等.长抗阻力运动联合心理护理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母婴后的影响[J].糖尿病新世界,2017,20(13)86-87.
[3]方慧苹,王箴,任素英,等.长抗阻力运动对妊娠期糖尿病病人血糖值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4,(32)4068-4069.
[4]厉晶晶,ZHAO,Chun.心理护理联合等长抗阻力运动在妊娠期糖病病患者中的应用[J].医学临床研究,2015,(11):2140-2142.
[5]陈爱昭.心理与等长抗阻力运动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结局的影响[J].糖尿病新世界,2017,20(11):6-9.
[6]林巧美,等.长抗阻力运动联合胰岛素泵短期强化治疗对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母婴结局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18,16(12):40-42.
[7]颜爱英,贾冬青,孙阳.抗阻力运动干预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6,22(17):39-40.
[8]刘露娜.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血胰岛素抵抗的状况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5,13(1):135-136.
[9]陈艳芝.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及围产儿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15,13(5):84-86.
[10]刘宝霞.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妊娠结局的影响[J].山西医药杂志,2017,51(3):353-355.
[11]李雪君.心理护理联合等长抗阻力运动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J].糖尿病新世界,2016,19(21):150-151.
[12]潘杰红.心理护理联合等长抗阻力运动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7,11(5):213-214.
[13]刘佳,胡泯,张方芳.饮食干预联合等长抗阻力运动对GDM患者血糖及好结局的影响[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7,28(7):858-860.
[14]朱静.产前体操联合等长抗阻力运动对版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及妊娠结局的影响[J].现代医用影像学,2019,28(2)446-447.
[15]熊秀兰.护理干预对妊娠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探讨[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3(5):558-560.
[16]王慧兰,周婉平.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血糖控制情况对母婴预后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16,31(20):4152-4153.
[17]阎黎,莫俊雯.运动干预对妊娠糖尿病高危因素的影响[J].广西医学,2012,10(34):1415-1416.
[18]张静,李洁,王丽丽,等.探究巨大儿血糖及血脂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6,27(8):977-980.
[19]Kgosidialwa O,Egan A M,Carmody L,et al.Treatment with diet and exercise for women with 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diagnosed using IADPSG criteria[J].J Clin Endocrinol Metab,2015,100(12):4629-4636.
[20]Taghiof H,Rezai S,Henderson C E.Effect of an exercise intervention on 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Obstet Gynecol,2015,126(3):676.
[21]李瑞芳.运动干预对降低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的效果评价[J].医药高职教育与现代护理,2019,2(1):60-6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18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