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杵针联合微波治疗对腰椎间盘突出症血清疼痛介质的影响论文

发布时间:2020-08-19 14:45:13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究杵针联合微波治疗对腰椎间盘突出症血清疼痛介质的影响。方法将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杵针组、微波组,分别给予杵针+微波治疗、杵针刺激干预、微波刺激干预,持续治疗4周,比较三组患者的疼痛介质水平及VAS评分改善。结果三组患者经4周治疗后其血清中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5-羟色胺、P物质和VAS评分相比治疗前均有所改善,但其中以联合组各项指标下降最为显著,其次为杵针组,改善最不明显的为微波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杵针和微波疗法能有效调节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血清中疼痛介质水平,缓解疼痛症状,促进疾病康复。

关键词:杵针;微波;腰椎间盘突出症;血清疼痛介质

本文引用格式:仉贵龙,张正松,樊效鸿.杵针联合微波治疗对腰椎间盘突出症血清疼痛介质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8):142-143.

0引言

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是腰椎间盘退行性病变,由于外力作用引起髓核向后方挤压,破坏纤维环,导致神经根或马尾神经受到压迫而出现以腰痛并伴有下肢疼痛或麻木等一系列临床症状。80%患者通过保守治疗可得到较好疗效[1],针灸和推拿作为传统中医疗法自古以来就应用于治疗腰腿痛,其中杵针第14代传人李仲愚先生将毕生行医60年经验进行总结,并将结合了针灸针刺以及推拿疗法双重优点的杵针发扬传播。而作者在临床长期使用杵针疗法或杵针联合其他疗法治疗LDH的反馈较好。鉴于此,本文对杵针结合微波疗法治疗LDH的血清疼痛介质影响进行了观察分析,现将其报道如下。

\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杵针组、微波组,各组20例。联合组男13例,女7例;年龄42~66岁,平均(51.4±5.1)岁;病程3~12月,平均(7.2±1.5)月。杵针组男11例,女9例;年龄44~67岁,平均(50.9±5.7)岁;病程4~10月,平均(7.5±1.3)月。微波组男12例,女8例;年龄46~65岁,平均(51.2±5.3)岁;病程3~11月,平均(7.3±1.5)月。三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比、病程比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次研究通过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并由患者或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治疗方法

杵针组治疗方案如下:(1)取穴:患者俯卧位,全身放松,取腰阳关八阵穴,即以腰阳关穴为中宫,到左右大肠俞穴之间的距离为半径,形成八阵穴河车路命门到长强段,即从命门至长强的督脉线以及旁开0.5寸(与夹脊穴走行一致)1.5寸、3寸(与膀胱经走行一致)的两侧各两条线,共7条线,局部取穴以委中、环跳、承山、昆仑为主。(2)手法:①在腰阳关八阵上以七曜混元杵杵尖逆太极行转方向行运转7次,持续操作3 min。②在腰阳关穴位处以五星三台杵杵尖行点叩手法,点叩49次,持续操作3 min。③在河车路命门至长强段,以七曜混元杵杵尖沿7条线由上向下循行,施以升降手法,每条线各做7次,持续操作5 min。④环跳穴处以金刚杵杵尖施加点叩手法,点叩49次,持续操作3 min,再以奎星笔杵柄逆太极行转方向做运转手法7次,持续操作1 min。委中、昆仑、承山穴杵针治疗手法同环跳穴。治疗时点叩均以皮肤潮红以及患者耐受为度,升降和运转手法可稍重,以局部皮肤潮红、酸胀感为度,每次治疗约30min。每天一次,5天为一疗程,共4个疗程,疗程间休息2天。

微波组治疗方案如下:患者俯卧,微波治疗仪波口正对病变处椎间盘以及疼痛显著部位,治疗时圆形和鞍形辐射头距离治疗部位约8~10cm,以连续三维模式进行,选取连续照射,每日治疗1次,每个部位每次15分钟,5天为一个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疗程间休息2天。联合组患者给予杵针干预与微波干预,具体操作方式同杵针组与微波组。

1.3观察指标

于患者在治疗前与治疗结束后对其抽空腹静脉血,离心处理后血清,置于-80℃冰箱内保存待用,以荧光分光光度法对患者血清中的疼痛介质水平进行测定,包括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5-羟色胺(5-HT)和P物质(SP)四项指标[2]。另外,采用VAS(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对患者治疗前、治疗2周、治疗4周的主观疼痛感受进行评价,疼痛的感受度从0到10,越靠近10表示疼痛越显著。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介质水平比较见表1。

\

 
2.2三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见表2。


\

 

3讨论

LDH是骨科常见的一种多发病,以腰腿部出现放射性疼痛为主要症状,严重者甚至出现下肢功能麻木与异常。中医认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属于“腰痛”“痹证”“腰脊痛”范畴,多因风、寒、湿、热、瘀或肝肾亏虚等导致经络阻滞,引发“不通则痛”的临床表现。在既往的研究中发现,LDH的致痛原因是机械因素,研究还发现,患者出现疼痛症状还与细胞因子、神经源性炎性递质、免疫性炎性递质相关,其中最突出的指标为IL-1与IL-6显著上升引发强致炎物质前列腺素E2在体内大量释放,加重疼痛[3]。杵针疗法是指用特制的杵针工具作用于人体,施术穴位同传统经穴并结合杵针特色穴位,以杵针学理论指导施以相应手法,该疗法兼针刺和按摩之长,又避免针具刺入皮肤或组织肌肉,工具制作简单,操作方便,易于被接受。

对于杵针治疗LDH的机制研究,国内关于LDH的细胞因子报道篇幅较多,其中以炎性因子居多[4],但基于血清疼痛介质的研究还凤毛麟角。NE、DA、5-HT都对机体有直接的致痛作用,能通过第二信使在局部产生效果,刺激患者的感觉神经末梢因而出现疼痛感。SP则是一种在中枢与外周神经系统内广泛分布的伤害型刺激神经肽,能发挥出疼痛信号与致痛作用[5]。而本组研究主要针对寒湿型患者经不同手段治疗后的疼痛症状改善,其中以联合组治疗后的NE、DA、5-HT、SP显著低于杵针组与微波组,另外以微波组的各类血清疼痛介质改善最不明显,单独予以杵针治疗则略优于微波治疗。在对三组患者的VAS评分中同样也以联合组表现出最优的效果,联合组在治疗2个疗程、治疗4个疗程后患者的疼痛主观感受都明显下降,且下降程度显著优于杵针组与微波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采用杵针单独对LDH患者进行治疗能有效降低患者的疼痛感受。此外,联合组经杵针与微波治疗后表现出明显的血清疼痛介质下降,其次为杵针组,进一步证实了采用杵针治疗能有效加速疼痛介质的排出,调理脏腑、通络行气、消肿化瘀,在此基础上联合微波治疗效果更佳[6]。

综上所述,杵针和微波疗法能有效调节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血清中疼痛介质水平,缓解疼痛症状,促进疾病康复。

参考文献

[1]王钦奋,周仕国,刘国铭,等.腰椎间盘突出炎性因子与神经根性疼痛相关性研究[J].医学信息,2018,31(15):59-63.
[2]张立源,俞杰,宋雪,等.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经皮椎间孔镜手术后血清疼痛介质及炎症因子的分析[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8,40(11):1288-1292.
[3]王权亮,高根建,杨勇.搓飞针刺手法治疗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评价及机制研究[J].陕西中医,2019,40(1):116-118.
[4]范纯海.针灸联合正骨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及其对疼痛、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J].湖北中医杂志,2018,40(6):12-14.
[5]景峰,郭新锋.中医正骨法联合消痛散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9,4(17):125-127.
[6]时克昌.艾灸配合手法治疗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及炎症因子的影响[J].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2017,27(5):58-6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1857.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