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对标准化护理急救流程在脑疝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收治的60例脑疝患者,把所有患者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抢救护理方法)和观察组(30例,按照标准化护理急救流程进行抢救护理),对两组患者干预后的抢救成功率和抢救时间进行数据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进行相应的护理干预均取得一定效果,但观察组的抢救成功率和抢救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脑疝患者进行抢救护理时,采用标准化护理急救流程的抢救护理模式能够有效改善抢救效果,可以有效提升抢救成功率,缩短抢救时间,有很高的使用价值和推广价值。
关键词:标准化护理急救流程;脑疝;抢救;应用效果
本文引用格式:李海霞.标准化护理急救流程在脑疝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7):298-299.
0引言
脑疝为颅脑损伤相关疾病的常见并发症,其发病率较高。其发病机制为:脑组织受到颅腔内分腔压力的影响,开始从高压区分腔向低压区分腔进行移动,并在脑内生理孔道位置受到挤压,再加上部分血管及神经的压迫,使得脑脊液循环出现障碍,进而导致了相应症状群的出现[1]。脑疝是由颅脑损伤引起的并发症,其并发症发生率可高达75%左右,并且病死率较高,对患者的生命安全影响较大。由于脑疝的病死率较高,因此进行迅速合理的抢救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脑疝患者的存活率,而迅速合理的抢救就需要对抢救流程进行完善,以准确性和快速性为主要原则来完善抢救流程。本研究针对脑疝患者抢救中的标准化护理急救流程进行了分析,具体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选取我院于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收治的60例脑疝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脑疝的诊断标准,并可被确诊。现将其按照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30例,男19例,女11例,年龄为22~71岁,平均(45.58±9.12)岁,观察组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为23~70岁,平均(44.15±9.07)岁。对这两组患者一般资料进行分析后可以看到,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所有患者对本研究均完全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我院伦理委员会对本研究也完全知情,并批准研究。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抢救护理方法,包括以下内容,患者体位的正确、呼吸的通畅性、使用影像学检查、对患者体征的监测、各类医学器材的准备等,其具体流程为:医生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初步观察和判断→医生下达医嘱→护士按照医嘱执行→医生及护士补写抢救护理记录。
观察组:按照标准化护理急救流程进行抢救护理,具体流程如下:患者到达医院后→首先护士对其病情进行评估和判断→通知医生→为患者进行紧急处理→确认好医嘱并予以执行→对病情进行监测→在患者治疗时保持其舒适性[2]。具体抢救护理方法如下:①在患者到达医院前护士就需要做好抢救相关的准备工作,在患者到达后可根据病情配合医生进行抢救,抢救内容包括建立静脉通道和按照医嘱合理用药等;在患者到达后就需要尽快通知急诊科室,由急诊科护士提前准备好相关设备和用具,还需要提前通知相关的医生,保证其提前到达急诊室;②在接诊后,护士需要根据患者的瞳孔情况、生命特征和意识进行病情的评估,并配合医生做好相关的检查,检查时要进行全面的检查,不可有遗漏问题出现;对于有需要的患者可以进行气管插管处理,保持患者的脑组织供氧;护士还需要按照标准化护理急救流程进行相关药品和器械的准备,对患者实施安全护理;③按照标准化护理急救流程进行抢救,护理人员要对各自的分工进行明确,一位护理人员协助医生对患者进行抢救处理;一位护理人员建立静脉通道,并依照医嘱正确给药,同时还需要配合医生对患者的呼吸功能进行改善,确保呼吸的通畅性;另一位护理人员则需要依靠监护设备对患者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包括患者的心电、血压、血氧饱和度、生命体征和神志意识等内容,如果患者出现心跳停止的情况,需要立即协助医生进行心脏复苏[3-4]。
1.3观察指标
对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和抢救时间进行评价。抢救成功率的评判标准为:对患者进行抢救后,其生命特征趋于正常则可判定为成功,反之则为失败;抢救时间的评判标准为:对患者整个抢救流程所消耗的时间进行记录,并进行计算,需要具体到分钟。
1.4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 12.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使用t和(±s)检验及表示计量资料,使用卡方和(%)检验及表示计数资料,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两组患者的情况进行评价可以看到,观察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和抢救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3讨论
患者脑内的颅内压急剧增高导致了脑疝的形成,其治疗原则为:降低颅内压,在临床上可以采取对患者快速静脉输注降颅内压药物的处理方式,以缓解患者的病情,为后续的治疗争取时间[5]。脑疝作为一种并发症,其发生率与死亡率均较高,如不及时治疗,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有很大的威胁,因此,就需要采取针对性的治疗和护理措施。常规抢救护理方法的适用面很广,对很多疾病都有一定的护理效果,但是其护理效果有限,并且由于其针对性不强,面对一些病情较为凶猛的疾病时容易出现抢救不及时的问题,因此就需要更加科学的抢救护理方式来进行操作,标准化护理急救流程的抢救护理方法开始得到许多人的关注[6]。
标准化护理急救流程是现代化和科学化护理的集中展示,通过科学合理的流程设定,能够有针对性地满足一些疾病的抢救护理要求[7]。其流程设定原则就是:以患者的需求为主,对患者各项要求进行满足,同时还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实施预见性的护理方式[8]。这种抢救护理流程的标准化,有利于临床护理人员的学习,能够为护理人员提供更加专业的抢救工作指导,明确抢救护理人员的职责,确保患者的抢救有效性。通过本研究可以看到,对脑疝患者采取标准化护理急救流程进行抢救,能够有效提升抢救的成功率,进一步缩短抢救的时间,确保了患者的生命安全。
综上所述,在对脑疝患者进行抢救护理时,采用标准化护理急救流程的抢救护理模式能够有效改善抢救效果,可以有效提升抢救成功率,缩短抢救时间,有很高的使用价值和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邵惠清.急救护理干预在颅脑损伤并发脑疝中的应用效果[J].基层医学论坛,2018,20(14):126-128.
[2]何雁洪,黄健仪.研究标准化护理急救流程在脑疝抢救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科学,2018,8(17):133-135.
[3]Lakshmy RS,Agnees J,Rose N.The Upturned 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 Sign for First-Trimester Detection of Congenital Diaphragmatic Hernia and Omphalocele[J].Journal of Ultrasound in Medicine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Institute of Ultrasound in Medicine,2017,36(3):583-592.
[4]项红,沈月花.颅脑损伤并发脑疝42例的急救和护理[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7):1265.
[5]姚慧.专科护理干预应用于颅脑损伤致脑疝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36):236-237.
[6]丁杨.综合护理用于大面积脑梗死伴发脑疝患者术后护理中的临床效果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41):43-44.
[7]Croall ID,Lohner V,Moynihan B,et al.Using DTI to assess white matter microstructure in 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SVD)in multicentre studies[J].Clinical Science,2017,131(12):1361-1373.
[8]陈丽.针对性护理措施对脑出血患者预防脑疝的效果观察[J].吉林医学,2018,39(11):2175-217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18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