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针刺颈夹脊穴治疗咽部异感症验案举隅论文

发布时间:2020-08-18 13:36:12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咽部易感症的病因及发病机制较为复杂,目前暂无特效疗法,主要以药物口服及雾化吸入为主,但副作用大,疗效亦不甚理想,现报道运用针刺颈夹脊穴治疗咽部异感症,并总结经验,以期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针刺;颈夹脊;咽部异感症;梅核气

本文引用格式:肖倩,万碧江 . 针刺颈夹脊穴治疗咽部异感症验案举隅 [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19(76):284.

0引言

咽部异感症指除疼痛外的各种咽部异常感觉,即中医所指“梅核气”。本病典型表现为患者自觉咽部有异物、紧缩感,咯之不出,咽之不下,伴有痰黏着感或球塞感,部分患者诉颈部紧迫感、重者如束带样,衣领不能扣紧甚则不能触及皮肤,自觉呼吸憋闷,检查时并无呼吸困难体征,亦无咽部及邻近器官器质性病变[1,2]。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加剧,及空气环境的破坏,此类患者有逐年增加的趋势,严重影响患者生活与工作[3]。咽部易感症的病因较为复杂,其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往往随情绪波动而病情表现不同,病程持续时间长,易反复[4]。目前此类患者多以咽部不适为主诉就诊于耳鼻喉科,部分患者多次诊疗效果欠佳。临床跟诊发现导师运用针刺颈夹脊穴治疗咽部易感症患者,获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

 
1病案介绍

患者,男,65岁,退休,于2018年3月26就诊。主诉:咽部有异物感2年,加重1周。2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咽中似有异物梗阻,吐之不出,咽之不下,不伴有吞咽疼痛或吞咽困难。经多方医治,病情时轻时重,每因饮食不节或情志不遂而加重。1周前因受凉后咽部异物感较前加重,就诊于当地医院的五官科,经相关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后予中草药口服治疗,症状未有明显缓解,为就进一步诊治,遂来我科。就诊时症见咽部胀满、受压等不适感,多疑善虑,急躁易怒,伴胸闷、胁肋胀满,畏寒怕冷,食少纳差,夜寐差。查体:颈项部肌肉紧张僵硬,椎旁压痛明显,咽部黏膜充血,咽后壁滤泡增生明显,舌苔白腻,边有齿痕,脉弦滑。完善相关检查已排除隐蔽在咽部、颈部、上呼吸道、上消化道等器质性病变所致咽部异物感。颈椎正侧位X线片示:颈椎生理曲度增大,椎体边缘骨质增生,项韧带钙化,余无异常。中医诊断:梅核气(肝郁脾虚证);西医诊断:咽部易感症。治疗:取双侧C3~C7夹脊穴(相应颈椎棘突下缘左右各旁开0.5寸)。具体操作:患者取俯伏坐位,用75%酒精常规消毒,采用0.35×70 mm环球牌无菌针灸针[苏械注准20162270588,苏州针灸用品有限公司]进行针刺操作。取双侧C3~C7夹脊穴,以45°角刺入皮下,针尖向脊柱内侧透刺,每间隔10分钟捻针1次,使针感传至咽部为度,重复3次,留针30 min,快速出针。每日针刺1次,5次为1个疗程。1个疗程结束后,患者诉咽部胀满、受压等症有所缓解,但咽部仍感不适,食少纳差,查体颈项部肌肉僵硬,咽部黏膜充血及咽喉壁滤泡增生情况较前好转,舌苔厚腻,脉弦滑。分析患者病情,其颈项部肌肉仍僵硬,考虑项韧带挛缩钙化所致的局部高应力尚未解除。继前法治疗2个疗程后,患者诉咽部胀满、受压等症较前明显减轻,畏寒怕冷较前改善,精神明显好转,查体颈部肌肉僵硬感较前明显减少,咽部黏膜充血明显减轻,咽后壁散在少量滤泡,观其舌脉,舌苔白稍腻,脉弦数。巩固治疗1个疗程后,随访半年尚未见复发。

2讨论

咽部异物感是患者的一种主观感受,以此为主诉就诊的病人占比日渐升高。祖国医学将此辨病归属为“梅核气”,临床多表现为虚实夹杂之证,痰凝气滞为病之标,脾虚肝郁为病之本。中医药治疗本病虽有疗效,但本病病情缠绵,易反复,往往迁延难愈。余跟诊发现导师临床治疗本病有独到的经验,现分析总结如下。

咽是呼吸道和消化道的共同通道,位于C1~C6椎体前方,上起颅底,下止于环状软骨下缘,咽后壁与椎前筋膜相邻。当颈椎出现问题,尤其是颈椎生理曲度增大或骨质增生,会对咽后壁产生压迫,咽部症状随之产生。加之咽部黏膜神经十分丰富,其感觉和运动神经主要来自于咽后壁内的咽丛神经支配,含有迷走神经、舌咽神经、副神经颅根及颈交感神经的分支;此外,三叉神经的上颌支亦司咽喉的感觉。因此,当支配咽部神经的任何一支受到刺激,咽部不适感就会显得格外明显。

颈椎的解剖结构多而复杂,且颈部器官均被筋膜包裹,其中颈筋膜浅层又称封套筋膜,该筋膜后方附着于项韧带及C 7棘突,向两侧延伸包绕斜方肌,至其前缘处两层合为一层,与颈筋膜深层紧贴。当项韧带挛缩钙化后,附着其上的封套筋膜也随之紧绷,并在此处产生高应力,导致颈段脊柱力平衡失调,对椎动脉、颈交感神经及咽后壁产生压迫,进而刺激咽丛神经导致咽部感觉异常。

本案患者颈椎生理曲度增大,同时伴有骨质增生及项韧带钙化,使局部应力过大,导致咽后壁受压,同时刺激咽丛神经分支支配区域感觉异常,导致患者出现咽部胀满、受压等症出现,故治疗当从颈椎病出发,取颈夹脊穴。颈夹脊穴位于颈椎棘突旁,是颈项部软组织应力集中点。孙文善[5]等在超声引导下颈夹脊穴位埋线发现,颈夹脊穴区有斜方肌、头夹肌、头半棘肌、颈半棘肌、多裂肌、棘突、椎弓及肌筋膜等组织附着。取颈夹脊穴向脊柱内侧透刺可松解封套筋膜及项韧带,释放异常应力,恢复颈段脊柱力平衡,缓解对椎动脉及咽丛神经的压迫,改善血液循环,患者畏寒怕冷症状得以缓解,同时解除咽后壁的卡压,咽部的症状亦减轻。

咽部异感症的病因较为复杂,临床诊疗时当详问病史、检查应尽可能全面详细,并借助必要的辅助检查,综合准确地做出诊断,并选择适宜的治疗方式,以免延误病情。余跟诊发现,咽部异物感患者经五官科检查排除相关器质性病变,多数均伴有颈椎病,余师均采用此法治疗,均可获效。

\

 
参考文献

[1]熊大经.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第9版).中医耳鼻咽喉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176-178.
[2]何玉林,何伟.针灸治疗咽部异感症100例临床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1,15(19):651.
[3]丁慧丽.关于我国咽异感症常见病因的Meta分析[D].安徽医科大学,2018.
[4]刘尧,贾林.难治性癔球症患者食管压力特征及血清脑肠肽水平的变化[J].中华诊断学电子杂志,2016,4(3):149-152.
[5]孙文善,楚宁宁,封燕婷,等.超声引导下颈夹脊穴埋线层次与得气的初步研究[J].中国针灸,2015,35(09):931-934.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1770.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