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个性化防护在全麻患者术中护理的应用论文

发布时间:2020-07-28 13:00:49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对全麻手术患者术中采取个性化保护措施,以减少护理并发症,确保患者安全。方法对3491例全麻患者进行角膜、周围神经、关节、皮肤的护理防护,总结相应的护理要点,为此类患者的临床护理提供参考。结果对全麻患者需要采取的个性化防护内容包括角膜防护、周围神经防护、关节防护、皮肤防护等。经过有效的个性化防护以及护理措施,3491例患者手术顺利完成,无一例并发症发生。结论正确应用防护措施后能有效降低全麻患者护理问题的发生,更好地保障手术效果以及患者安全。

关键词:全麻患者;术中;护理;防护

本文引用格式:伍晓玲.个性化防护在全麻患者术中护理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5):355-356.

0引言

全身麻醉的患者中枢神经系统受到抑制,神志消失,肌肉松弛无力,保护性反射作用大部分消失或减弱,基本上失去了自主调节能力[1]。手术护士在手术过程中应重视病人的防护,预防并发症的发生。通过对本院2018年6月至2018年12月3491例全麻手术患者采用个性化防护措施进行防护,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无1例发生并发症,现将防护的具体方法及注意事项报道如下。

\

 
1临床资料

3491例患者中男性1902例,女性1589例,年龄4-89岁。手术时间1-11h。手术体位包括平卧位、俯卧位、侧卧位、截石位。

2防护方法

2.1角膜的防护


全麻状态下由于眼睑闭合不全及瞬目反射消失,导致角膜失去眼睑的保护和泪膜的湿润作用。若不采取有效的预防性角膜保护措施,出现暴露性角膜炎的比例高达40%-66.4%[2]。我们根据手术体位及手术部位采用不同的防护方法。

2.1.1仰卧位手术患者头部有头架支撑,无敷料直接遮盖,麻醉后只需将患者上眼睑轻轻下拉,用3M胶布贴在上下眼睑上,使病人眼睛处于自然闭合状态。

2.1.2头面部手术时,术中无菌治疗巾严密包裹头部,手术操作时无菌敷料易摩擦眼部,在手术过程中出现碰伤或擦伤等一系列的机械性损伤。麻醉后使用3L手术巾平整覆盖于双眼睑上,手术巾粘贴性好、不易脱落,可有效避免摩擦造成的角膜损伤。

2.1.3一些颌面部手术,眼部也在消毒范围内,为了避免消毒液顺眼角流入眼内烧伤角膜,麻醉后先将适量的氧氟沙星眼膏均匀地涂满双眼球前部,再用3M透明敷料贴粘贴于患者双眼睑上,范围包括上下眼睑及内外眼角,敷料贴从上眼睑向下眼睑黏贴,稍加一定拉力使眼睑闭合,黏贴应平整,无缝隙、无皱褶,防止消毒液流入眼内。

2.2周围神经的防护

2.2.1仰卧位时上肢放在托手架上外展60°为宜,最大外展不可超过90°,巡回护士需经常提醒术者站位不可挤靠托手架,以防上肢过度外展损伤臂丛神经。如患者身材矮小,手术医生无足够空间站位影响手术操作时,可将外展的上肢肘部弯曲,并将前臂手掌侧稍抬高,做“投降”状,既便于观察外周输液状况,又不影响手术医生的操作。

2.2.2侧卧位安置时在患者受压腋下垫一硅胶垫,防止臂丛神经损伤。硅胶垫根据患者体重选择适合的厚度,既能保证神经血管未受压,又不会造成腰部悬空。

2.2.3截石位脚架的高度与大腿在仰卧屈髋时高度相等,支腿架位置固定在床两侧宽度45°为宜,角度过小影响术野暴露,角度过大下肢过度外展挤压到膝外侧,易拉伤到肌肉引起腓总神经损伤。

2.3关节的防护

2.3.1去枕仰卧位患者头后仰,注意头、颈部悬空,在颈部垫小枕、头部垫头圈固定,避免头部左右摆动。四肢自然伸直,呈功能位放置。升降台与脚趾有足够的空间,以便手术床的调节。

2.3.2侧卧位、俯卧位搬动患者时,应将患者头、颈、胸椎保持在同一水平,勿扭转、前屈或后伸。胸科手术侧卧位时患者双上肢呈环抱状,采用截石位脚架作为上方上肢的支撑架,利用脚架的弧度使肘关节和腕关节自然弯曲,保持功能位。

2.4皮肤的防护

压疮的形成与手术持续时间长短有密切关系[3]。手术时间越长,局部受压组织处于低灌注或缺血状态时间越长,损伤发生率越高,患者发生压疮的风险就越大。术前应用Braden危险评估表评估手术患者压疮风险,Braden评分表总分6-23分,得分越低,发生压疮危险性越高。15-18分为轻度危险,13-14分为中度危险,10-12分为高度危险,9分以下为极度危险。我们根据评分及手术时长为患者采取不同防护措施。

2.4.1评分为轻度危险,手术时长<2h,应根据手术要求固定体位,摆放要符合人体力学原理,使肢体处于功能位。手术床、托手架垫海绵垫,床单干燥、平整无皱褶,头部垫软枕,并在受压皮肤的骨隆突处增加一层棉垫[4]。

2.4.2评分为中度危险或手术时长>2h但低于<4h,摆放体位时动作要规范,以患者感觉舒适为宜,避免拖拉等动作造成皮肤损伤。使用新型啫喱体位垫来固定患者体位,同时在体位垫的基础上增加一层棉垫,应用约束带的部位也要加衬垫,经过身体的输液管路、三通接头、各种导线,均应用棉垫隔开。注意保暖,裸露部位用薄棉被及敷料覆盖[5]。

\

 
2.4.3评分为高度危险、极度危险或手术时长>4h,摆放体位前做好皮肤保护工作,将水胶体减压贴贴在患者受压部位,维持皮肤正常的屏障能力。摆放体位时动作轻柔,使其局部组织受到的压力减少。做好保温工作,冲洗液及输注液加温至37℃,使用医用电热垫等,保持病人的体温,以免患者因体温过低出现末梢循环障碍,使得受压部位血供减少而引起压疮[6]。体质消瘦或其他不适合使用粘贴式负极板的患者可使用负极板回路垫。

3讨论

3.1术前访视


手术前1 d,由手术室巡回护士根据手术通知单,对择期手术患者进行术前访视,了解患者身体状况并对患者进行评分,护士应给每例病人制订术中的特殊护理方法,正确安置患者的体位,选用合理的体位护理器具,保护受压部位的皮肤,及时发现危险因素[7]。

3.2麻醉前做好解释工作

耳鼻喉科、口腔科的患者采用氧氟沙星眼膏保护角膜时,在复苏时比其他病种的患者烦躁。通过回访,患者述说在复苏期听到了医生的呼唤,知道医生让其睁开眼睛,但是当他们睁开眼睛时却眼前一片模糊,十分恐惧,原因是保护角膜使用眼药膏所致。因此麻醉前我们应先将具体的保护措施对患者进行说明,就可以有效减少患者的恐惧,平复患者的情绪,达到保护目的[8]。

3.3术中加强巡视

术中调节手术床位置时,要观察各种管道、连接导线是否被牵拉,体位架、升降台、器械车是否影响手术床移动,确认安全方可调节,调节后要及时检查患者全身情况。发现手术医生依靠体位架时,要及时提醒,并检查体位架是否移位。在围手术期的护理工作中,个性化的护理体现了“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内涵,不仅使患者躯体舒适,而且使患者的心理舒适,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医源性损伤,避免了各种并发症。

参考文献

[1]肖莹,李虹彦,曹红十,等.全身麻醉俯卧位手术患者眼部并发症的护理干预[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28):48-49.
[2]李凤鸣.中华眼科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122.
[3]陈云超,唐晓娟.手术中压疮高危因素分析及防护进展[J].护士进修杂志,2010,25(15):1358-1359.
[4]刘永慧.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对预防腹部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的效果[J].中国农村卫生,2019,11(12):60.
[5]吕艳群.综合护理干预在全麻显微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摘除患者中的应用[J].名医,2019,10(06):210,213.
[6]曾燕云,邵燕菁.保温护理对全麻患者麻醉与应激状况的影响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9,17(18):81-83.
[7]李慧.手术室护理干预对食管癌全麻患者尿道刺激反应程度及躁动的影响[J].西藏医药,2019,40(03):108-110.
[8]齐竹粉.全麻病人在麻醉复苏室的观察和护理[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48):258-25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1020.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