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微波、leep刀及药物治疗在妇产科宫颈糜烂治疗中的效果分析论文

发布时间:2020-07-17 13:30:33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妇产科宫颈糜烂患者中运用微波、药物以及leep刀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选2016年1月至2019年5月期间在本院产科治疗的妇宫颈糜烂患者资料共计120例,抽签法分组为微波组、药物组以及leep刀组每组40例。分析三种治疗方式的效果差异。结果药物组和微波组间的治疗效率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而Leep刀组治疗效率均显著高于药物组以及微波组(P<0.05)。结论临床上针对妇产科宫颈糜烂患者采取Leep刀治疗效果相较于药物以及微波治疗更为突出,具有较高的价值,值得推广。

关键词:妇产科;宫颈糜烂;微波;leep刀;药物

本文引用格式:杨萍.微波、leep刀及药物治疗在妇产科宫颈糜烂治疗中的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1):168.

0引言

近年来,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物质水平逐步提升,与此同时,工作带给人们的压力也随之剧增。正是因为剧增的工作与生活压力,不规律的生活作息以及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导致疾病的发生率也在逐年提升,尤其是宫颈糜烂在女性人群中的发病率一直呈增长趋势[1]。作为慢性宫颈炎的一种,患上宫颈糜烂的女性会出现白带异常且增多、宫颈出血等临床症状,严重影响了女性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目前,宫颈糜烂的恶化也是导致女性不孕的原因之一。本文在各大医学专家的研究基础上对宫颈糜烂的临床治疗方法进行深入的探究,主要探究的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利普刀治疗和微波治疗,具体试验过程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抽选2016年1月至2019年5月期间在本院产科治疗的妇宫颈糜烂患者资料共计120例,抽签法分组为微波组、药物组以及leep刀组每组40例。微波组年龄在22岁至53岁,平均(39.54±2.55)岁;药物组年龄在23岁至55岁,平均(39.67±3.41)岁;leep刀组年龄在22岁至56岁,平均(40.08±3.62)岁。三组之间的常规资料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

 
1.2方法

给予药物组患者相应的药物治疗,治疗期间使用的药物为聚甲酚磺醛(烟台荣昌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4373)。当有带血色的物体从阴道分泌出时,将聚甲酚磺醛放于阴道内,治疗时间一般选在睡觉前[2],每天进行治疗1次,1次完整的治疗持续6天时间。给予微波组患者行微波治疗,进行微波治疗的时间应选在患者月经结束后的一周,在进行微波治疗前,对患者阴道和宫颈等部位进行消毒处理,随后进行相关操作使宫颈暴露,利用微波技术照射宫颈,直至糜烂处变色[3]。给予leep刀组患者采用利普刀治疗的时间应选在患者月经结束后的一周,在治疗进行前,消毒患者的宫颈和阴道,随后在阴道镜的配合下,将宫颈糜烂部分进行切除并采取电凝的方法进行止血[4]。

1.3疗效评估

在治疗结束后,对接受不同治疗方法的三组患者分别进行治疗效果的评估,评估标准如下:(1)显效:患者在接受治疗后,宫颈不再出现糜烂部位,无血肿情况,且表面光滑,则评价治疗效果为显效;(2)有效:患者在接受治疗后,宫颈的血肿情况得到缓解,糜烂部位的面积减小,则评价治疗效果为有效;(3)无效:患者在接受治疗后,宫颈糜烂部位的面积没有改变,且存在严重的血肿情况,则评价治疗效果为无效。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2.0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研究显示药物组和微波组间的治疗效率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而Leep刀组治疗效率均显著高于药物组以及微波组(P<0.05)。见表1。


\
 


3讨论

近年来,剧增的工作压力,人们不规律的生活作息以及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导致疾病的发生率日益升高。其中,宫颈糜烂在女性中发病率一直呈增长趋势,且愈发偏向于年轻化。宫颈糜烂是宫颈炎的一种,厌氧菌和大肠杆菌等菌体是引发该病的直接病原体,该病患者的宫颈管内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外移,宫颈表面变红且出现糜烂。本文的试验结果显示,接受微波治疗和药物治疗的两组患者,在治疗效果的评价中并无有显著的差异,但是接受利普刀治疗的第三组患者在治疗效果的评价中取得了较好的结果,尤其是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利普刀治疗组明显高于前两组。在对试验结果进一步分析后得出以下原因:①药物治疗是目前最常应用于临床治疗宫颈糜烂的方法,但是单一的药物治疗效果并不理想,难以治愈重度糜烂患者。聚甲酚磺醛是一种高酸性栓剂,在临床的治疗中发现,该药物可以有效的消除部分存在于宫颈糜烂部位的顽固真菌和病毒[5];②微波治疗在临床中的治愈效果较药物治疗有所提升,其作用原理主要是增强体内白细胞的功能,使白细胞吞噬宫颈糜烂部位的病毒,促进组织的形成代谢和自我修复,加速宫颈组织的再生。微波治疗的临床治愈率较高,但是术后的复发率一直难以得到很好的控制。鉴于药物治疗和微波治疗方法的不足,我国正在大力推广新型的治疗手段—利普刀治疗法,有着微创、无痛和术后复发率低等优点。综上所述,我院在保留药物治疗和微波治疗方法的同时,将大力进行利普刀治疗方法的推广应用,力求为每位宫颈糜烂患者提供最佳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张玲,叶梅青.LEEP在治疗宫颈良性疾病中的应用[J].皖南医学院学报,2018,177(04):48-50.
[2]李宇燕.干扰素联合LEEP刀治疗宫颈糜烂合并HPV感染的临床疗效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74):46-47.
[3]王艳青,刘玉娟.护理干预对重度宫颈糜烂LEEP刀手术治疗的临床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50):130.
[4]马小江.LEEP刀宫颈环形电切术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栓治疗中重度宫颈糜烂的疗效及对患者宫颈微循环的影响[J].现代实用医学,2018,30(06):69-71.
[5]赵维维.比较不同治疗方案治疗妇产科宫颈糜烂的临床效果[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88):3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0346.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