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分析瑞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联合导乐仪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收治的产妇90例,针对不同的分娩镇痛方式分为甲组(n=30)、乙组(n=30)及丙组(n=30),甲组给予导乐仪镇痛,乙组给予瑞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丙组联合导乐仪与瑞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观察三组的镇痛效果和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麻醉前,VAS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丙组麻醉后10、30及60 min、宫口全开、分娩时VAS评分均低于甲组和乙组(P<0.05),甲组麻醉后10、30及60 min的VAS评分均低于乙组(P<0.05),甲组宫口全开、分娩时VAS评分均低于乙组,但差异较小(P>0.05)。三组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联合导乐仪有效缓解分娩时产妇的疼痛,提高分娩质量。
关键词:瑞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导乐仪;分娩镇痛
本文引用格式:王丽静,刘和平.瑞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联合导乐仪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1):227,229.
0引言
分娩作为胎儿脱离母体成为独立个体的重要过程中,产妇会出现剧烈的分娩疼痛,导致产妇烦躁、抑郁等负面情绪,影响分娩质量,严重者威胁母婴安全,对于研究在分娩过程中减轻分娩疼痛对产妇和胎儿意义重大[1]。临床上为了减轻产妇的分娩疼痛往往会给予产妇镇痛药物,其中瑞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效果显著,对于母婴影响小,也有研究表明导乐仪对于分娩镇痛效果良好,在与瑞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联合的效果更为适宜,故现对瑞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联合导乐仪用于分娩镇痛研究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医院于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产妇90例,针对不同的分娩镇痛方式分为甲组(n=30)、乙组(n=30)及丙组(n=30),甲组给予导乐仪镇痛,乙组给予瑞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丙组联合导乐仪与瑞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所有产妇年龄在22~37岁,平均(27.76±3.22)岁,孕周38~41周,平均(39.18±0.57)周,产妇类型:初产妇68例,经产妇22例。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
1.2标准
纳入标准:(1)纳入单胎、孕周在38周以上足月妊娠、要求经阴道试产、对研究知情、自愿要求分娩镇痛的产妇;(2)ASA分级Ⅰ~Ⅱ级。排除标准:(1)患有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冠心病的产妇;(2)合并严重肿瘤疾病的产妇;(3)对研究药物过敏的产妇;(4)精神行为异常的产妇;(5)阿片类药物滥用史,分娩镇痛前8h内使用过其他阿片类药物(哌替啶等)。
1.3方法
三组产妇经心电图、血压、胎心等基础检查后,待宫口张开在3cm以后开始进行麻醉。甲组给予导乐仪,在产程宫口开3cm以后,产妇自觉疼痛加剧或中度疼痛(VAS评分2级)时,给予GT-4A导乐分娩镇痛仪[中国导乐集团本然天地医疗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生产]进行镇痛,告知产妇保持坐位,将小传导贴连接输出线连接在手部,在腰部连接大传导贴连接输出线方形接口部位,在粘贴时需注意顺序先腰背部,后手部。粘贴前,用医用酒精对产妇腰背部T12~S4部位、手部进行常规消毒,酒精挥发后粘贴。将仪器打开后,先设置为基础参数,手部设置为3,腰部设置为5,在设置过程中与产妇有效沟通,询问其是否出现酥麻感,之后将手部、腰部参数递增,手部一般为6~15,腰部一般为20~40,具体以产妇耐受为宜。镇痛参数必须要依照患者的疼痛耐受情况以及宫缩的具体情况进行及时调整,助产士陪伴直到宫口全开。乙组实施瑞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开放左上肢静脉后静脉注射瑞芬太尼,将粉针剂瑞芬太尼配制成浓度为20g/mL溶液自控镇痛,首次剂量为0.4g/kg,背景剂量为0.04g/(kg·min),患者自控镇痛(PCA)剂量为0.4g/kg,镇痛泵锁定时间为3min,直到宫口全开。丙组实施同甲组相同的导乐仪镇痛,同时采用乙组相同的瑞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
1.4观察指标及疗效标准
采取视觉模拟评分(VAS)记录三组麻醉前,麻醉后10分钟、麻醉后30分钟及麻醉后60分钟、宫口全开、分娩时的疼痛评分;观察三组的新生儿阿氏评分(Apgar评分)。
1.5统计学方法
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 22.0和Excel表格对所得数据处理,对计数资料采取百分比表示,计量资料采取均数标准差形式表示,进行t检验,进行卡方检验,在P<0.05时存在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比较三组产妇分娩疼痛VAS评分
麻醉前,三组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丙组麻醉后10、30及60 min、宫口全开、分娩时VAS评分均低于甲组和乙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麻醉后10、30及60 min的VAS评分均低于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宫口全开、分娩时VAS评分均低于乙组,但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比较三组的Apgar评分
甲组Apgar评分(8.91±1.03)分,乙组Apgar评分(8.89±1.12)分,丙组Apgar评分(9.05±1.01)分,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分娩过程中产生的疼痛可能会造成产妇体内儿茶酚胺增多,血压、心跳及耗氧量都随之增加,疼痛引起的过度通气可能会导致呼吸性碱中毒,使得胎盘血流量减少,胎儿发生宫内窘迫机率增加,影响产后胎儿质量,因此给予分娩镇痛意义重大[2]。导乐仪作为一种非药物镇痛手段,运用D-T波刺激产妇腕部和腰骶,在神经电传导的作用下激活产妇的镇痛系统,进而提高产妇的痛阈,减轻产妇的疼痛感,在单独使用时效果有限[3]。而瑞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是目前镇痛药物及方式中效果较好的一种,但是其随着剂量的增加对产妇的呼吸有一定的抑制作用[4]。研究两者联合应用的效果表明,比起单一应用导乐仪或瑞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联合应用产妇在麻醉后镇痛效果更好(P<0.05)。瑞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联合导乐仪应用在产妇分娩中,有效弥补导乐仪镇痛效果不足的缺陷,有效控制瑞芬太尼的用量,两者协同改善产妇分娩疼痛,提升分娩质量[5]。综上所述,瑞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联合导乐仪有效缓解分娩时产妇的疼痛,提高分娩质量,值得推荐。
参考文献
[1]吴利君,周取升,吴焘,等.PCEA-LP与PCEA-LCP两种给药方式对产妇自控硬膜外分娩镇痛及分娩效果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17,32(16):3996-3998.
[2]程雯.罗哌卡因复合瑞芬太尼硬膜外麻醉对产妇分娩的影响[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6,22(08):771-773+776.
[3]陈兰芳,何玉欢.导乐仪在产妇分娩镇痛中对提高分娩质量的临床价值研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7,38(07):861-862.
[4]杨静,张丽,刘丽,等.瑞芬太尼自控镇痛联合导乐仪用于产妇分娩镇痛的效果[J].中国临床研究,2017,30(11):1539-1541.
[5]杨静,陈晓燕,赵宪华,等.瑞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联合导乐仪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研究[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17,38(04):44-4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02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