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观察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用于活跃期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论文

发布时间:2020-05-07 14:10:41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研讨分娩活跃期实施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镇痛的临床价值。方法以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在我院分娩的200例单胎足月妊娠产妇作为观察对象,并利用计算机进行随机模式分组,a组(n=100)在分娩活跃期未进行镇痛,B组(n=100)予以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镇痛,对两组的分娩镇痛效果进行评估及比较。结果两组潜伏期的Vas评估结果相比接近,P>0.05,无统计学意义;但在活跃期、宫口近全时以及宫口开全时,B组的Vas评估结果较a组降低均更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a组与B组第一产程潜伏期、第二产程及第三产程时间基本相当,P>0.05,无统计学意义;但第一产程活跃期时间相比,B组较a组明显缩短,P<0.05,有统计学意义。与a组比较,B组产妇的阴道分娩率更高,剖宫产率更低,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产妇分娩活跃期实施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镇痛效果确切,并可缩短第一产程活跃期时间,增加阴道分娩率,降低剖宫产率,值得推荐。

关键词:分娩活跃期;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分娩镇痛;临床价值

本文引用格式:刘洋.观察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用于活跃期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3):65,70.

0引言

受节律性宫缩、产道阻力等因素影响,产妇分娩时往往会产生较强烈的疼痛感。为避免剧烈疼痛延缓产程进展、增加胎儿宫内缺氧的发生概率,现阶段产科医师多主张无痛分娩[1-2]。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CSEA)是当前公认分娩镇痛效果最理想、最可靠的一种方法,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我院对部分分娩活跃期产妇实施该方法镇痛,取得较满意的研究结果,现做如下归纳。

\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在我院分娩的200例产妇作为观察对象,纳入产妇均属单胎足月初次妊娠,美国麻醉师协会(ASA)分级Ⅰ~Ⅱ级,且产妇及家属已在研究相关文件上签名;排除存在椎管内麻醉禁忌证、伴严重妊娠期合并症或并发症等产妇。利用计算机对产妇进行随机模式分组,A组(n=100)产妇中,年龄最高40岁,最低20岁,平均(29.8±3.4)岁;孕周最长41周,最短38周,平均孕周为(38.96±0.43)周;B组(n=100)产妇中,年龄最高39岁,最低20岁,平均为(30.2±3.1)岁;孕周最长41周,最短38周,平均为(38.88±0.57)周。将A、B组产妇的年龄、孕周构成比等基线资料输入统计学软件SPSS 20.0处理,P>0.05,有可研究性。

1.2方法

A组产妇在分娩活跃期未进行镇痛。B组产妇在分娩活跃期予以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镇痛,常规监测产妇的基础体征(如脉搏、血压及心率等),为其建立静脉输液通路,并对麻醉区域皮肤进行常规消毒与铺单,在宫口开大3 cm时,经L3~4穿刺,于蛛网膜下腔置26 G腰穿针,待可见脑脊液流出后,给予1%盐酸罗哌卡因3 mg(配比生理盐水2 mL)缓慢推注,完成后退针,于硬膜外腔往头端置管3~4 cm,推注试验剂量1%利多卡因3 mL,观察生命体征无明显变化,确定导管在硬膜外腔后,给予0.08%盐酸罗哌卡因+0.5μg/mL舒芬太尼混合液10 m L,将阻滞平面维持在T 10以下,再连接自控镇痛泵,给予产妇微量泵泵注0.08%盐酸罗哌卡因+0.5μg/m L舒芬太尼混合液,总量、背景量、自控量依次为100 mL、5 mL/h和5 mL,自控给药时间锁定为20 min,观察到宫口开全后再停用。

1.3评估项目

观察A组与B组产妇的分娩疼痛程度,分别于潜伏期、活跃期、宫口近全时以及宫口开全时采取可视疼痛评估法(VAS)打分,总分10分,0分表示无痛,10分表示无法忍受的剧痛[3]。同时记录两组产妇的第一产程(潜伏期与活跃期)、第二产程及第三产程时间,统计A组与B组产妇的阴道分娩率以及剖宫产率。

1.4数据分析方法

将此次研究的计数、计量数据输入SPSS 20.0软件程序中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t和2检验,以P<0.05说明数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A、B组不同时点的VAS评估结果


两组潜伏期的VAS评估结果相比接近,P>0.05,无统计学意义;但在活跃期、宫口近全时以及宫口开全时,B组的VAS评估结果较A组降低均更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

 
2.2A、B组的产程时间记录结果

A组与B组第一产程潜伏期、第二产程及第三产程时间基本相当,P>0.05,无统计学意义;但第一产程活跃期时间相
比,B组较A组明显缩短,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2.3A、B组的分娩结局记录结果

A组的产妇顺利经阴道分娩相比较低于B组经阴道分娩者,P<0.05,有统计学意义;B组的产妇选择剖宫产术分娩,较A组的剖宫产率显著下降,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

 
3讨论

分娩疼痛是育龄女性在分娩时需面临的一种剧烈疼痛,由于痛感强烈,产妇的机体与精神往往需要承受巨大的痛苦,并可通过一系列生理反应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增加宫内缺氧等问题的发生;甚至有相当一部分产妇由于无法忍受分娩疼痛而选择剖宫产[4-5]。

分娩镇痛是现代产科学提倡的一种分娩方式,其能够借助麻醉药物减轻或消除分娩疼痛,最终达到改善分娩结局的目的。目前临床上多采取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进行分娩镇痛,其镇痛效果确切,经蛛网膜下腔给药,可避免单纯硬膜外阻滞所带来的麻醉药用量大、阻滞不完全等问题,与硬膜外阻滞麻醉联合实施,又可防止蛛网膜下腔给药后对麻醉维持无法持久的不足,能够起到全程、有效镇痛的作用[6]。关于分娩镇痛时机的选择,既往临床多于分娩潜伏期开始麻醉镇痛,但会延长给药时间,增加麻醉药物用量,同时还有抑制宫缩的可能性;因此目前国内外临床较推荐于第一产程活跃期给药[7-8]。本研究中,我院在部分产妇分娩活跃期实施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并对照未实施分娩镇痛的产妇资料,发现B组产妇除潜伏期的VAS评估结果与A组接近外,在活跃期、宫口近全时等时点的VAS评估结果均明显下降,提示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在减轻产妇分娩活跃期的疼痛方面效果肯定,并且B组有95.0%的产妇顺利经阴道分娩,仅5.0%的产妇选择剖宫产分娩,B组的阴道分娩率较A组更高,剖宫产率较A组明显下降,进一步肯定了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的分娩镇痛可行性,对于改善产妇的分娩结局、降低剖宫产率也有较理想的作用,与上述研究看法基本吻合。

综上所述,在产妇分娩活跃期实施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操作简便安全、镇痛效果确切,并可缩短第一产程活跃期时间,尽可能地保障产妇顺利经阴道分娩,降低剖宫产率,能够作为改善分娩结局的一种有效手段,值得加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舒恋婷,孙霞.腰硬联合阻滞分娩镇痛对母婴结局的影响[J].浙江临床医学,2016,18(6):1155-1156.
[2]张沛,杨木强,郭丹.腰-硬联合麻醉在无痛分娩中的应用及对活跃期的影响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12(5):126-127.
[3]杨海宁.腰硬联合麻醉与硬膜外麻醉在分娩镇痛中临床应用效果的比较[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28):15-16.
[4]韩丽莹,贺朝阳.潜伏期与活跃期腰硬联合麻醉分娩镇痛对母婴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6,19(20):106-107.
[5]马杰.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用于活跃期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观察[J].安徽医药,2016,20(3):572-574.
[6]郭红.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用于活跃期分娩镇痛的临床分析[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6,10(15):201-202.
[7]应震阳,黄晓东.第一产程活跃期减速期分娩镇痛方法的临床分析[J].浙江临床医学,2016,18(12):2322-2323.
[8]彭伟,况敏良.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对产妇分娩潜伏期镇痛的临床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7,12(35):113-11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5178.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