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分析责任制整体护理对老年重症肺炎患者护理的效果。方法选2017年3月至2018年9月我院收治的老年重症肺炎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列表法分为对照组39例,主要为常规护理,观察组39例,进行责任制整体护理。对比两组患者肺炎状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PaO2(血氧分压)以及SaO2(氧饱和度)等临床护理效果显著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出现心律失常、电解质紊乱、休克等并发症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可形成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老年重症肺炎患者予以责任制整体性护理时可提升患者存活率,降低人工气道时间、住院时间,有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责任制整体护理;老年重症肺炎;住院时间
本文引用格式:陈淑彦.责任制整体护理对老年重症肺炎患者护理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9):284+287.
0引言
老年重症肺炎为呼吸内科常见疾病,有病情危急、死亡率高的特点,且随着老年人口提升,疾病发病率也在持续提升。老年人由于免疫功能衰退,常会并发多种基础性疾病,因此可累及多个器官,为患者予以有效的护理便十分重要。现阶段常用护理基础主要从基础护理方式入手,但均重视护理责任制,因此为患者予以良好护理便十分重要[1]。现选取我院患者为研究对象,主要分析责任制整体性护理的效果,结果分析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取2017年3月至2018年9月我院78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对照组39例,男20例,女19例;年龄62-87岁,平均(72.16±1.63)岁,合并心绞痛16例,合并糖尿病14例,高血压9例。观察组39例,男21例,女18例;年龄61-87岁,平均(72.20±1.50)岁,合并心绞痛17例,合并糖尿病13例,高血压9例,研究通过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年龄疾病等状况并未较大差异,差异无较大差异。
1.2方法
1.2.1对照组患者主要为常规性护理。首先为患者予以基础护理,保持病房卫生、监测其生命状况,也为患者予以吸氧护理和心理护理,引导患者正确认识疾病合理用药。
观察组患者为责任制整体护理。成立责任制护理小组,小组内至少1名主管护师予以3名工作时间2年之上护理成员,小组成员负责全程责任制护理。为患者制定责任目标,进行全程质量控制。护理人员可依据自身能力不同分别分管不同床位,确保护理人员和患者处于最短服务半径,主要负责患者治疗、检查、康复宣教以及心理护理等内容。责任护士白天深入病房,除基础性护理外协助生活护理和患者家属沟通,了解患者基础需求。病情观察,结合患者疾病动态指标,评估患者体温、意识、心脏以及咳痰等。4 h监测一次体温。注意患者呼吸频率以及呼吸节奏。护理时认真分析患者痰液颜色和量。监测心率、早搏等出现问题立即处理。观察患者状况时也为其进行交流沟通,预先做好心理准备,讲解疾病知识。呼吸通畅。肺炎患者由于肺组织水肿,常会造成呼吸道分泌物提升,继而造成部分支气管梗阻,护理时确保患者呼吸道通畅。正确吸氧治疗,纠正机体缺氧。吸氧时结合血气判断,CO2潴留患者采用低浓度氧疗,单纯缺氧患者可予以高浓度给氧,避免长期高流量吸氧时氧中毒。排痰护理,鼓励患者进行深呼吸,协助其翻身并叩击胸部,指导患者有效咳痰,促使分泌物排出。叩击频率为25 Hz、时间至少5 min。口腔护理。口饲、鼻饲患者均需保持口腔清洁,防止口腔细菌自身进而造成下行感染。同时也要适当检查口腔细菌感染状况,依据PH值选择适当溶液进行口腔护理。进食、吸痰之后立即漱口进行口腔清洁。饮食上鼓励患者多摄入易于消化的事物,鼻饲患者可抬高床头,避免误吸。并发症护理。针对患者常见并发症,主要为保持患者休息充分,同时适当予以药物输液治疗,出现意外状况时立即通知医生进行处理。通过饮食结构调整改善电解质平衡。观察出血、淤点状况防止其他并发症状况。
1.3观察指标。①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主要对比患者人工气道时间,住院天数、PaO2(血氧分压)、SaO2(氧饱和度)指标变化状况。②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状况,其中主要并发症为心律失常、败血症、电解质紊乱、休克。③对比两组患者死亡率。
1.4统计学分析。采取SPSS 24.0软件处理78例数据,以χ2检验患者并发症和死亡率资料(%、n),以t检验患者临床护理效果资料(±s),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对照组:人工气道时间(13.18±2.41)d、住院天数(18.34±2.34)d、PaO(26.14±0.34)kPa、SaO2(90.24±1.06)kPa;观察组:人工气道时间(9.67±3.22)d、住院天数(14.21±3.41)d、PaO(27.72±0.28)kPa、SaO2(96.16±1.13)kPa。观察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显著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450、6.236、22.402、7.739,P<0.05)。
2.2对比护理之后患者并发症率。对照组:心律失常2例、休克1例、电解质紊乱2例、败血症3例、并发症率20.51%;观察组:心律失常1例、休克0例、电解质紊乱1例、败血症0例、并发症率5.13%。观察组患者心律失常、休克、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29,P<0.05)。
2.3对比两组患者死亡率。对照组:死亡5例,12.82%;观察组死亡0例0.00%。观察组患者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可形成统计学意义(P<0.05)。
讨论
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常会合并其它严重脏器疾病,因此极易出现肺氧结合障碍,进而致使呼吸衰竭,脏器功能衰竭[2]。本次研究认为,全面建立整体责任制小组进行整体护理时更便于进行呼吸护理,提升患者恢复情况,降低并发症。
本次研究发现,常规护理中常会发生护理人员不足和工作量大,因此患者无法得到准确有效的护理和健康指导。同时也部分护理人员工作和能力匹配度较低,因此护理时意外事件和不良状况较多。责任制整体护理和常规护理相比有明确的层级制度,能力不同的护理人员分别进入不同工作岗位。各层护理人员相互配合共同完成护理工作,有效促使患者愈合[3-4]。在本次人员分配中所有护理人员能力均符合同时患者和护理人员半径最小可有效减少无效劳动,极大提升工作效率。由于责任制护理每个护理人员负责固定的护理内容,因此护理十分熟悉,可充分显示自身专业性,护理责任感也有显著提升[5-7]。因为每个护理人员均有固定岗位所以责任护士有更为充分的时间观察患者病情,和患者沟通,安排自身工作提升护理效率。本次护理具体内容主要为病情观察和呼吸护理、口腔护理。其中病情观察为所有护理内容的基础,本次护理中护理人员责任心较强,因此多数问题刚出现即可得到良好处理。呼吸为护理的主要问题,本次护理中将为患者排痰护理和保持护理道通畅护理均予以流程化控制,因此患者均可保持呼吸道通畅。对比两组患者整体护理状况可知,观察组患者血气指标和人工气道状况显著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可知,为患者予以良好呼吸护理时,呼吸道可时刻保持通畅,因此血气指标更优。对比其他学者研究结果可知,良好的护理对改善呼吸状况效果十分显著[8]。同时也为患者予以良好的口腔护理和并发症护理,口腔护理主要为防止感染和其他不良状况。护理后患者心律失常、电解质紊乱等并发情况均较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可知由于进行良好并发症护理因此多数不良状况均可得到有效控制。同时分析患者死亡率可知,观察显著更少。
综上所述,为老年重症肺炎患者予以责任制整体护理可有效降低并发症率、死亡率,改善血气指标有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王玲珊,李学群.责任制整体护理对老年重症肺炎患者护理效果观察[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7,37(5):593-594.
[2]徐文银.责任制整体护理在老年重症肺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评价[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24):211-212.
[3]胡美保,胡细白,周红.整体责任护理在重症肺炎患者中应用效果[J].中国医药科学,2016,6(5):145-147.
[4]秦文.呼吸道综合护理对老年重症肺炎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J].河南医学研究,2017,26(6):1145-1146.
[5]王玲珊,李学群.责任制整体护理对老年重症肺炎患者护理效果观察[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7,37(5):593-594.
[6]张真真.综合呼吸道护理对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呼吸道炎症及治疗效果的影响[J].系统医学,2016,1(12):155-157.
[7]宁利峰,赵青云.预见性护理在老年重症肺炎患者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17):9.
[8]倪丽红.预见性护理在老年重症肺炎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2(9):173-174.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99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