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对比手法碎核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对硬核性白内障疗效。方法将在本院接受治疗的74例硬核性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每组37例。甲组行手法碎核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乙组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不同时段的视力恢复情况。结果治疗后1周、治疗后1个月,两组的视力恢复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3个月,甲组患者的视力恢复率(96.49%)高于乙组(78.33%),且组间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硬核性白内障的治疗中,手法碎核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的治疗效果优于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能显著改善患者视力,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硬核性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法碎核小切口;视力恢复;治疗效果
本文引用格式:吕莉,徐静.手法碎核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与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治疗硬核性白内障的治疗效果对比[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9):107-108.
0引言
白内障作为眼科中的常见病,具有极高的发病率,且随着我国老龄化问题的日益加剧,其发病率仍在不断上升,已经发展成为导致老年人失明的主要原因[1-3]。单纯的复明手术已经无法满足当前患者的治疗需求,高效、安全的手术方案对治疗效果、患者的术后恢复具有重要推动作用。手法碎核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是目前临床上治疗该疾病的重要手段,具有并发症少、创口小、恢复快等优势[4]。基于此,为进一步比较这两种手术方案在硬核性白内障中的治疗效果,本研究对本院的74例患者进行了分组治疗,以下为具体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择2015年10月至2018年3月在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硬核性白内障患者74例,随机分为甲组
(37例)和乙组(37例)。甲组中男21例,女16例;年龄48-80岁,平均(66.14±4.34)岁;病程1-8年,平均(5.31±0.45)年;单眼发病17例,双眼发病20例。乙组中男22例,女15例;年龄45-83岁,平均(65.53±4.26)岁;病程2-10年,平均(6.38±0.57)年;单眼发病14例,双眼发病23例。两组患者的性别、病程、发病类型等一般资料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为患者角膜行表面麻醉,于角膜12点位置作一个3 mm的巩膜隧道切口,于透明角膜缘10点位置作一个辅助切口。将黏弹剂注入前房,增加其深度,将丙烯酸树脂人工晶体植入囊袋内[5]。手法碎核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于角膜缘处作一个反眉弓式隧道式切口,将黏弹剂注入前房,行常规分离后再次注入黏弹剂,以扩大切口。使用碎核镊碎化晶状体核,进入前房。利用注水圈套器取出碎化的晶状体核,将皮质彻底吸除,向前房和囊袋注入黏弹剂,将人工晶体植入,彻底清除黏弹剂,手术结束。
1.3观察指标。分别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1周、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3个月的视力恢复情况,视力达到0.5-1.0则视为恢复。
1.4统计处理方法。统计数据均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进行卡方χ2检验。P<0.05时,则表明组间统计数据之间差异显著[6]。
2结果
如表1所示,治疗后1周、治疗后1个月,甲组患者的视力恢复率分别为73.68%、87.72%,与乙组的63.33%、81.67%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3个月,甲组患者的视力恢复率为96.49%,高于乙组的78.33%(P<0.05)[7]。
3讨论
白内障是一种以视物模糊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致盲性眼部疾病,其发病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遗传、退变、外伤、代谢、免疫等,且其发病几率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上升[8]。硬核性白内障表现为晶体状混浊程度严重且硬度大、囊膜弹性较差,目前治疗该病的有效方式为手术治疗[9]。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在硬核性白内障的治疗中应用广泛,可对前房发挥较好的固定作用,不会对眼压造成过大的影响,但超声能量的使用会对眼部组织造成一定程度的伤害,引发多种并发症,影响视力的恢复,整体的治疗效果不佳[10]。手法碎核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作为一种新型的手术方式,利用碎核镊将晶状体核压碎,使用机械刀对切,减少晶状体的活动幅度,具有操作简便、手术伤害小、并发症少、适应症广多种优势,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视力,提升手术治疗效果[11]。本研究中,治疗后3个月甲组患者的视力恢复率明显高于乙组(P<0.05),说明手法碎核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可对硬核性白内障患者发挥更佳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采用手法碎核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对硬核性白内障患者进行治疗可对患者的病情进行明显改善,相较于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疗效更显著、应用价值更高[12]。
参考文献
[1]伍芳玲,谢宝恩,曹世沛,等.手法碎核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与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治疗硬核性白内障的效果比较[J].当代医学,2018,24(10):15-17.
[2]穆爱君,宋长广,白伟,等.两种不同术式治疗硬核性白内障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7,33(30):25,27.
[3]张司,李一壮.白内障不同手术方法对角膜内皮细胞影响的研究[J].医药前沿,2016,6(27):359-360.
[4]王中利.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与手法碎核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对硬核性白内障的治疗效果[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8,34(2):65-66.
[5]张爽.两种手术方式对白内障患者手术前后黄斑区厚度变化的OCT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7,12(26):96-97.
[6]陈利荣,姚军平,高波,等.老年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后低视力的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J].现代医院,2016,16(12):1740-1741+1745.
[7]顾志敏,周利晓,齐若.高度近视伴有硬核白内障给予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的临床研究[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08):31-33.
[8]秦玲利,鱼喆,董永孝,等.小切口劈核法白内障摘除术治疗老年硬核性白内障的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8,3(30):77-79.
[9]郭斌.小切口劈核法白内障摘除术对老年性硬核性白内障患者术后视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河南医学研究,2018,27(18):3415-3416.
[10]项玉荣.两种方法治疗硬核性白内障的临床对比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22):181-182.
[11]廉娟.小切口劈核法白内障摘除术治疗老年硬核性白内障[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8,24(03):140-141.
[12]张大卫,孔凡宏.小切口与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治疗糖尿病硬核性白内障的临床对比性研究[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7,16(14):1440-1444.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97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