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冠心病与心率变异性关系的研究进展论文

发布时间:2020-06-24 11:14:25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冠心病是当今世界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已成为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心率变异性是目前临床上应用最广泛的定量分析自主神经功能的检测方法,具有简便、无创、可定量、重复性强的特点,已得到公认。

关键词:冠心病;心率变异性

本文引用格式:曼则热姆·图尔荪,买买提江·帕尔哈提,阿斯亚·吾甫尔.冠心病与心率变异性关系的研究进展[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5):61.

0引言

据统计,冠心病(CHD)占我国公民所有死亡数的40%以上。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中国死于CHD的人数占世界第二位,其中一项研究估计,中国CHD的发病率将趋于年轻化,估计在2000~2030年,中国死于心血管疾病的人中将有22%的在35~64岁。

心率变异性(HRV)是目前临床上应用最广泛的定量分析自主神经功能的检测方法。大量心血管病的临床和基础研究表明,HRV是可良好定量评价自主神经功能的指标。它产生于自主神经系统对窦房结的调节,因此它可以为我们评估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的状况及二者的相互作用提供参考,间接反映心脏自主神经系统的平衡,用于评价心脏自主神经功能。迷走神经张力降低或交感神经张力增高时,HRV降低[1-2]。

1冠心病与心率变异性

冠状动脉造影是临床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其能够明确血管管腔狭窄的程度,但由于危险性高、费用高、设备条件及技术要求高等缺点,不易普及。HRV测定用于评价冠心病病情测定不仅有价值且无创[3]。近年来许多研究已证实心率HRV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CHD的严重程度及患者预后,而且有研究指出,CHD患者HRV降低程度越大,此类患者发生心源性猝死的可能性越大。Wennerblom等[4]对心绞痛患者进行研究发现HRV下降与冠脉狭窄程度有关。

相关学者对120名明确诊断冠心病的患者及120名健康志愿者进行了心率变异性分析,结果发现,冠心病组患者的各项心率变异性参数水平均都呈现持续下降的趋势,而健康对照组却始终保持在正常的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李晓旭等[5]通过分析70例冠心病患者和50例健康人的心率变异性结果,得到以下结论:冠心病组的SDNN、PNN50、rMSSD、LF、HF、TP等参考值均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说明冠心病患者普遍存在自主神经调节功能失衡,HRV降低。故可将HRV作为诊断冠心病的一项诊断标准。

研究证明[6]在冠心病的早期就已存在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损害,破坏了人体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张力之间的平衡,表现为交感神经功能亢进,副交感神经张力减弱,随着冠心病冠脉狭窄程度的加重,两者均受损,以迷走神经损害为主,表现为相对交感神经亢进,原因可能是由于心肌长期缺血、缺氧,对室壁机械性、化学性感受器产生刺激作用,并通过心-心反射活动改变了心脏自主神经调节的平衡性,随着缺血、缺氧的加重,出现交感神经、迷走神经均受损,迷走神经功能下降减弱对抗交感神经活动的作用,交感神经活动相对占优势。总而言之,随着冠心病冠脉狭窄程度的加重,HRV减低越明显。

\

 
研究显示变异性心绞痛发作前HRV中低频成分有明显变化,伴有冠脉严重病变者较冠脉正常或狭窄<40%者HRV显著下降,同时显示HRV低者冠状动脉病变重、预后差。而Kop WJ研究认为甚至在冠心病患者出现症状以前HRV就出现降低,故可通过HRV预测冠状动脉狭窄的程度。HRV的改变对心血管疾病有重要意义,它与心脏性猝死、冠心病、心脏移植等均有密切关系,HRV降低常常提示上述疾病出现恶化。

2结论

综上所述,HRV对评价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程度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对评价冠心病病情及预后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但临床上单用某一种方法不能完整地评估冠心病的病情,我们可采用HRV联合其他多种方法对冠心病的病情做出比较准确的评估。HRV作为判断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的一项指标,近年来得到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成果,并逐步应用到临床对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分层和疾病预后的评估。因此进一步开展冠心病与HRV关系的研究在临床上评估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利敏,程燕,孙尧,等.合并高血压和2型糖尿病的老年冠心病患者心率变异性分析[J].河北医药,2015,44(17):2572-2575.
[2]Perkiömäki JS,Huikuri HV,Koistinen JM,et al.Heart rate variability and dispersion of QT interval in patients with vulnerability to ventricular tachycardia and ventricular fibrillation after previous myocardial infarction[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1997,30(5):1331.
[3]许宜冠,周胜华,李玉光,等.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与心率变异性的关系[J].心脏杂志,2007,19(5):578-581.
[4]Wennerblom B,Lurje L,Solem J,et al.Reduced heart rate variability in ischemic heart disease is only partially caused by ischemia[J].Cardiology,2000,94(3):146-151.
[5]李晓旭,吴丽华.冠心病患者的心率变异性分析[J].临床心电学杂志,2013,22(5):345-346.
[6]邹小兰,王建榜.心率变异性与冠心病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分析[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18,6(27):26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8798.html
本文标签: 冠心病 ,心率变异性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