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伤寒论》是一部阐述多种外感疾病及杂病辨证论治的专书,属于中医的经典。由东汉张仲景所著。书中提出的疾病诊疗方式方法对后世诸多医家的医学研究、疾病诊疗产生了重要影响,其中的三阴三阳位序观点经过多年发展,仍然为很多医家争辩论道的内容,很多研究者在该观点本质研究中提出了多方面的看法,丰富了三阴三阳位序观点的内涵。基于此本文对三阴三阳位序(六经)相关内容进行了分析,结合六经实质阐述了中医经方发展历史沿革,以此为现阶段三阴三阳位序的体系化研究提供助益。
关键词: 伤寒论;三阴三阳位序;六经;经方
本文引用格式:李文汉. 从《伤寒论》三阴三阳位序看六经实质及经方发展史 [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74):151.
0引言
中医理论体系包含着多种重要的理论观点与概念,可以为中医学的长远健康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其中三阴三阳位序观点属于该体系中的重要内容。该观念源自于《伤寒论》, 又被称之为六经,具体为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
1六经实质分析
1.1理论起源。分析中医理论发展史,可知起源为八纲。八纲辨证可以由表及里、从浅入深的找出疾病的部位和性质。张仲景著《伤寒论》时受到八纲辨证影响,书中经方理论就是源自于八纲辨证,同时在深化病位概念基础上提出了疾病诊断的半表半里观点,使得书中的经方更趋于完善 [1]。
1.2反映八纲辨证下的疾病表现。中医学界对于《伤寒论》六经的研究热情经久不衰,为该理论发展做出了大量努力,提出了气化说、脏腑说、八纲说、经络说等多种学说,多角度的阐释了六经实质。但是具体分析《伤寒论》时发现全书以三阴三阳提出疾病诊断要点,未涉及经脉、脏腑等字眼,应用上述学说注解《伤寒论》,与作者的学术思想偏离太远。《伤寒论》有云:“少阳之为病,口苦……目眩也。”“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必胸下结硬。[2-3]”分析这些疾病判断标准,可知张仲景将疾病称为病,但未从经络、气化功能等方向做出分析, 而是对该疾病的临床常见症状做了阐述,即为症。
1.3关键概念 - 半表半里。八纲病位概念最开始为表、里两个单独概念,经过多年发展人们依托表与里概念诊治疾病时, 发现疾病发病早期病情多不严重,且症候多体现在表面,随着疾病的不断恶化,病情越来越严重,表层疾病逐渐会渗透内里。张仲景著书立论时提出的“血弱、气尽……邪气因入, 与正气相博……其痛必下……”[4],即说明患病初期太阳病较为明显,可在表部清楚反映,病情进一步发展后患者会表现出明显的血气不通情况,待血弱气尽后正气不敌邪气,导致在表邪气侵入,继而邪气继续作用进入里,使得患者病情加重出现往来寒热、食欲不振、咽干、口苦等表现,但还不到阳明部位的里,上述病情符合少阳证诊断标准,即可采取临床治疗效果理想的小柴胡汤治疗。
2经方发展史分析
《伤寒论》中已经构建出体系化的六经辨证系统,其以半表半里概念的提出为主要标志。该书中的多项内容与《汤液经法》有着多方面的联系,其中《汤液经法》对于疾病表、里相关内容阐释较多,但是半表半里概念始见于《伤寒论》。
《汉书》中的“艺文志之方技略”部分,从寒热、阴阳等药物特点提出了要依据药物经方特点,来对患者病情的寒与热、虚与实、阴与阳表现进行针对性治疗,实现人体阴阳的平衡。但是《汉书》中的经方特点仅从表和里方面进行了疾病的用方干预,随着人们对疾病表、里的认识加深,张仲景结合前人的研究并总结临床治疗经验,在书中指出部分患者疾病不在表或里,处于表、里之间,对此类病例需要应用和法进行有效治疗,所以《伤寒论》中体现了张仲景半表半里概念。因此根据经方表里发展情况来看东汉以前医家通过表、里对经方进行总结,东汉之后总结的经方中添加了半表半里概念, 所以六经形成于这一时期,就是按照表阳证太阳- 里阳证阳明- 半表半里阳证少阳 - 里阴证太阴 - 表阴证少阴 - 半表半里阴证厥阴的顺序编写经方的 [5]。
3结论
《伤寒论》是我国第一部理法方药比较完善,理论联系实际的古代重要医学著作。能给我们很大的启示,值得中医研究者不断加强研究,更好的把握六经实质以及经方发展脉络。
参考文献:
[1]李宇航 “. 五脏苦欲补泻”用药法则在仲景经方中的体现——经方“五脏五味补泻”用药范例 [J]. 世界中医药,2018,13(02):295-308.
[2]马萌. 解 码《伤寒论》六经之 温病法度 [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8,33(02):448-452.
[3]顾哲元. 从《伤寒论》探析仲景辨证运用经方思维方法 [J].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8,42(01):39-41.
[4]董正平, 叶蕾 , 王斌胜 , 等. 论经方医学在当代中医师承教育中的优势[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8,16(01):30-32.
[5]冯世纶. 通治: 经方治病的原创思维方式 [N]. 中国中医药报 ,2018-01-10(004).
《从《伤寒论》三阴三阳位序看六经实质及经方发展史论文》附论文PDF版下载:
http://www.lunwensci.com/uploadfile/2018/1128/20181128013735692.pdf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8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