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利美达松局部注射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的疗效分析论文(附论文PDF版下载)

发布时间:2018-11-27 16:58:29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目的  探讨利美达松局部注射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的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 2014 年 12 月至 2017 年 12 月来我院就诊的 100 例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 50 例采用常规调理紊乱药物进行治疗,试验组 50 例基于常规方式,还采用了 LTS 局部注射法。结果 试验组治疗成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副作用率和对照组差异不明显(P> 0.05)。结论  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时,和常规调理紊乱治疗方式相比,在利美达松局部注射治疗方式下,可以大大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副作应发生率不明显,值得推广。

关键词: 利美达松;局部注射;亚急性甲状腺炎;疗效

本文引用格式:麦文才. 利美达松局部注射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的疗效分析 [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74):121+124.

\

0引言

就利美达松(LTS)而言,其作为一类活性物质前体, 经过人体酶的作用能够发生水解,进而生成地塞米松,如此, 也就能够发挥出自身的抗炎功能,有着相对较强的免疫性。该药物在炎症组织方面导向性比较强,能够在炎症位置积累较高的药物浓度,因而有着相对较强的局部作用 [1]。我院最近几年将利美达松应用在亚急性甲状腺炎的治疗中,有着较好效果,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随机选取 2014 年 12 月至 2017 年 12 月来我院就诊的 100 例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 50 例采用常规调理紊乱药物进行治疗,试验组 50 例基于常规方式,还采用了 LTS 局部注射法。对照组中,男 25 例,女 25 例;年龄为 27-45 岁,平均(39.4±3.37) 岁。伴随Ⅱ度双侧肿大的患者 36 例,占本组患者的比例为72.00%,伴随Ⅱ度单侧肿大的患者 14 例,占本组患者的比例为 28.00%。有 14 例患者文化水平为小学及以下,占对照组患者的比例为 28.00%;有 12 例患者文化水平为初高中,占对照组患者的比例为24.00%;有 13 例患者文化水平为大学专科,占对照组患者的比例为 26.00%;有 11 例患者文化水平为大学本科及以上,占对照组患者的比例为 22.00%。试验组中,男 26 例,女 24 例; 年龄 26-44 岁,平均(39.3±3.45) 岁。伴随Ⅱ度双侧肿大的患者 35 例,占本组患者的比例为70.00%,伴随Ⅱ度单侧肿大的患者 15 例,占本组患者的比例为 30.00%。有 13 例患者文化水平为小学及以下,占试验组患者的比例为 26.00%;有 13 例患者文化水平为初高中,占试验组患者的比例为 26.00%;有 12 例患者文化水平为大学专科, 占试验组患者的比例为 24.00%;有12 例患者文化水平为大学本科及以上,占试验组患者的比例为24.00%。两组患者在性别、 年龄、症状、文化水平等方面差异不显著(P> 0.05)。

1.2方法。A 组采用常规调理紊乱药物对患者进行常规的治疗。B 组在西药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利美达松局部注射法。具体来讲,取 1-2 mL LTS(1 mL 里含有 2.5 mg 的地塞米松), 加入 1 mL 浓度为 2% 的利多卡因,采用 5号针头(需要锐利并且没钩),在患者甲状腺肿大的地方进行注射(切记避开血管并且采取放射状),每隔半个月注射一次,持续到肿大的甲状腺由有变无。因为甲状腺有着相对较硬的质地,可能在注射的时候会存在阻力,可以采用适当的力度进行加压, 如果无效可以将针头外退一直到外围再进行注射。

治疗两到三天后,如果患者体温仍然高于 38℃或者局部疼痛难以忍受,给予患者一天三次的服用 6 mg 左右的强的松, 服用七天后慢慢减量最终停止服用。如果患者伴有甲亢症状, 可以给予患者同时一天三次的服用 10 mg 心得安,一直持续到患者不再伴随任何症状。

1.3观察指标
1.3.1颈围。在治疗前后,由同一名医生(专业)进行患者颈围的测量,连续测量三次后取其平均值,进而进一步对患者甲状腺体积的变化进行了解。

1.3.2甲状腺功能恢复情况。在患者治疗后一个月和两个月后分别测量其血清中 FT3、FT4、TSH 的大小,对比分析患者甲状腺功能的恢复情况。

1.4治疗疗效评定。如果患者不再伴随临床症状且各检测指标都已经正常,说明治疗痊愈;如果患者基本不伴随临床症状且各检测指标都基本正常,说明治疗有效;如果患者临床症状和各检测指标都变化不大,说明治疗无效。前两者有效率为治疗总有效率。

1.5统计学评价。采用卡方检验进行率的比较,采用 t 检验进行均数比较。

2结果

2.1临床疗效对比。研究结果发现,试验组中,有 31 例患者治疗效果为痊愈;有 17 例患者治疗效果为有效;有 3例患者治疗效果为无效。对照组中,有 15 例患者治疗效果为痊愈; 有 19 例患者治疗效果为有效;有 16 例患者治疗效果为无效; 试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 96.00% 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 68.00%(P < 0.05)。

2.2临床指标对比。研究发现,治疗后,试验组中颈围缩小差值为(2.4±0.41l)cm,甲状腺功能复原率为 96.7%,对照组中颈围缩小差值为(1.0±0.321)cm,甲状腺功能复原率 为 82.3%,两组差异明显(P < 0.05)。

2.3副作用。研究发现,比较于对照组,试验组并未伴随激素样副作用,也没有因为穿刺而伴随局部出血或者组织损伤的副作用,两者副作用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 > 0.05)。

\

3讨论

大多数情况下,诸多学者都认为亚甲炎是因为病毒感染而致发的一类自身免疫力疾病,当患者伴随此类疾病的时候, 大多会伴随内分泌系统的破坏或者免疫系统的破坏。而诸多甲状腺病理结果也表明,患者伴随浸润的间质淋巴细胞以及多核巨细胞,伴随明显萎缩的甲状腺滤泡。临床上大多采用对患者免疫功能调整的方法进行治疗,比如采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法等,此法能够对患者体液的免疫反应进行抑制。也有学者认为地塞米松可以对甲状腺激素的释放产生抑制的功能,能够及时将患者血液中伴随的甲状腺激素进行相应的降低,使得患者高代谢症候群能够得以改善。LTS 经过代谢可以产生地塞米松,有着较好的抗炎持久性,同时其抗免疫功能也相对较好。还有研究指出,将此种药物在炎症组织上进行应用有着明显的导向作用,不仅能够在炎症局部集中较高浓度的药物,还有着相对较强的抗炎作用 [2]。

在本次研究中也发现,试验组中,通过 LTS 治疗,能够较快的控制患者体温,帮助患者将局部伴随的疼痛进行消除,能够推进患者甲状腺摄取功能的恢复。这也充分说明了,LTS 局部注射于亚急性甲状腺炎,能够迅速集中于患者腺体组织,有着较高的药物浓度,能够直接作用于腺体。并且,LTS 治疗和对照组相比,副作用差异并不明显,对于那些伴随体温较高的患者或者疼痛难以忍受的患者,如果配合剂量

较小的强的松有着较好的缓解效果 [3-6]。可见,LTS 治疗效果高效和持久,并且副作用并不明显,因而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温艳,邓介华.甲状腺内注射地塞米松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疗效观察[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1,24(z1):72.
[2]曾兆良 , 苏胜 , 李锦华 , 等. 地塞米松联合曲安奈德局部注射亚急性甲状腺炎临床观察 [J].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0,25(11):1000-1001.
[3]徐谷根 , 王国华, 金文胜, 等. 地塞米松局部注射与强的松口服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的疗效比较 [J]. 广东医学,2015,14(3):316-317.
[4]郭万桃 , 赵海军, 李芳军, 等. 生脉注射液联合利美达松对急性哺乳期乳腺炎免疫指标影响的研究[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3(29):3257-3259.
[5]孟庆云, 柳顺锁 , 魏淑明, 等. 利美达松在疼痛治疗的应用 [J]. 疼痛学杂志 ,1997(01):3-7.
[6]章永德, 王思群, 顾湘杰. 利美达松关节腔内注射治疗无菌性关节炎 50 例分析 [J]. 骨与关节损伤杂志,1995(05):280-281.

《利美达松局部注射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的疗效分析论文》附论文PDF版下载:
http://www.lunwensci.com/uploadfile/2018/1127/20181127045914875.pdf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846.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