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究儿童输血时采用凝聚胺试验与微柱凝胶技术交叉配血方法的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在我院进行输血治疗的630例儿童,所有患者配血方式均采用凝聚胺试验联合微柱凝胶技术交叉配血与单用凝聚胺试验配血,对比两种配血方式的相合率。结果采用凝聚胺试验联合凝胶技术交叉配血的方式,相比单用凝聚胺试验配血,血液匹配相合率更高,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凝聚胺试验联合微柱凝胶技术交叉配血能够提高儿童用血时的安全性,同时相合率相比单用凝聚胺试验配血方法更高,值得在临床配血中应用。
关键词:交叉配血;凝聚胺试验;微柱凝胶技术
本文引用格式:汪贵香.儿童输血时采用凝聚胺试验与微柱凝胶技术交叉配血方法对安全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2):273-274.
0引言
输血手段是医疗手段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治疗手段,临床应用在各种手术中,相较于成年人输血,儿童输血过程中因体内各个器官功能尚未发育完全,对血液相合率等指标要求更高。配血方式多种多样,早年一般采用盐水配血法这类简单的配血方式,但盐水配血法安全性较低,不适用于儿童输血中,因此对于儿童输血,临床中一般采用安全性更高的凝聚胺试验或微柱凝胶技术配血[1],但多数配血相关研究中,均为单用上述两种配血方式。本文主要研究两种配血方式交叉配血在儿童输血中的安全性,本次研究以在我院进行输血治疗的630例儿童为研究对象,研究凝聚胺试验与微柱凝胶技术交叉配血的安全性,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次研究经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符合法规要求。将我院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进行输血治疗的630例儿童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凝聚胺试验与微柱凝胶技术交叉配血和单用凝聚胺试验配血的两种配血方式。其中男童320例,女童310例,年龄最小0.5岁,最大13岁,平均(5.82±2.88)岁。
1.2纳入与排除标准
1.2.1纳入标准
①所有参与本次的研究对象,均经家属和患者同意,自愿参与签署知情同意书;②研究对象适用凝聚胺试验或微柱凝胶技术的配血方式。
1.2.2排除标准
①脏器发育不全者或具有先天畸形等严重疾病;②存在先天性白血病等严重疾病。
1.3方法
凝聚胺试验配血:准备适量凝聚胺试验试液,取患者血清置入小试管,滴入一滴献血者提取的红细胞悬液;取献血者血清置入小试管,滴入一滴患者提取的红细胞悬液。向两支试管内加入低离子介质静置45 s,滴入事先准备的凝聚胺试液混匀,将标本放入离心机,离心处理15 s,扣摇10次,之后再静置60 s,取出反应物通过显微镜观察,若呈现凝集状态则为阳性,若未出现凝集现象,则为阴性。微柱凝胶技术:准备微柱凝胶技术需要使用的试卡,严格按照试卡操作指南操作。
1.4观察标准
整理所有研究对象的配血结果,对比采用交叉配血方式与单用凝聚胺试验配血方式的血液相合率。
1.5统计学方法
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 17.0对计数资料(%)进行处理计算,以2检验,P<0.05则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交叉配血方式的血液相合率为98.73%,单用凝聚胺试验配血的相合率为93.02%,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42<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讨论
输血作为一种常见的治疗手段,已在医疗领域广泛应用。输血的前提是确定受血者与献血者的血型是否一致、是否存在抗原-抗体反应,不相合的输血会对受血者的健康造成极大危害,出现过敏、发热、溶血等症状[2]。目前输血配血中主要采用凝聚胺试验配血方法,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检验耗时少的优点,但也存在受药物影响、必须使用显微镜观察的缺点[3],并且大批量的配血过程中,发现凝聚胺试验存在一定的漏检率,因此在临床配血中,一直在探寻更为有效安全的配血手段。
微柱凝胶技术是通过检测试卡,将受血者的血清与红细胞同献血者的血清与红细胞通过生物化学凝胶过滤法、离心技术等手段进行匹配对比,确定血液是否相合。微柱凝胶技术的检测结果相较凝聚胺试验更为准确,受其他因素干扰小,大批量的检测中应用也较为方便[4]。相比凝聚胺试验,微柱凝胶技术也存在一定的缺点,比如检测时间过长,操作较凝聚胺试验更为复杂繁琐,不适用于急诊配血,另外微柱凝胶技术的使用成本更为高昂[5-6]。当然,配血的方式不限于上述两种方式,还有其他配血方式,但均各自存在缺点,已在使用的过程中逐步淘汰,目前临床中广泛采用的是凝聚胺试验、微柱凝胶技术这两种配血方式。本次研究的目的是探寻凝聚胺试验与微柱凝胶技术交叉配血方式对于儿童输血安全性的影响。在本次研究中,630例输血儿童采用两种配血方式,即凝聚胺试验与微柱凝胶技术交叉配血的方式和单用凝聚胺试验,最后的结果表明,使用交叉配血方式的血液相合率更高,达到98.73%,而单用凝聚胺试验的配血方式的相合率为93.02%,两种检测方式对比,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钱勇等[7]认为,采用凝聚胺技术在临床输血检验中,检测结果准确,具有操作过程简便科学的优点,能检测出配血的契合度,是一种良好的输血检测手段。潘艳伟[8]认为,微柱凝胶技术在临床血型符合的鉴定中,有理想的灵敏度,结果易于判定,对配血的假阳性检出率高,能够减少因输血不匹配导致的不良输血反应,对提高输血的安全性有积极意义。因此,在上述研究的结果上,本次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两种检测方法交叉使用的方式,同时吸收两种检测方式的优点,进一步降低输血过程因血液不匹配带来的输血问题,提高输血这种治疗手段的安全性,保证受血者的受血安全。
综上所述,凝聚胺试验具有耗时少、操作科学便利及检出率高的优点,但大批量检测时会出现一定的漏检率;微柱凝胶技术具有极高的检出率,但耗时长,检查过程较为繁琐,且检测费用较高。但两种方式单用的检出相合率均未达到两种检测方式联合使用的程度,因此,在临床输血中,应根据实际情况,使用两种方式交叉配血,从而保证儿童输血过程中的安全。
参考文献
[1]黎海江,冯学冠,符晓玲,等.EDTA抗凝对凝聚胺交叉配血结果的影响分析[J].西南国防医药,2018,28(9):93-94.
[2]闫炜艳.输血前不规则抗体检测对输血安全性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81):156.
[3]谢霞,崔效玮,杨世明,等.微柱凝胶法输血相容性检测弱凝集现象的影响因素分析[J].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2018,34(8):68-71.
[4]鲍瑞玲,王闪.微柱凝胶技术在新生儿ABO溶血病输血前检验中的应用[J].实用医药杂志,2018,35(10):53-54.
[5]Faridi S,Ahmad A,Beg MA,et al.Arranging blood for elective thyroid surgeries:dilemma continues in the developing world[J].Bmc Research Notes,2017,10(1):49.
[6]Delaney M,Wikman A,Leo VDW,et al.Blood Group Antigen Matching Influence on Gestational Outcomes(AMIGO)study[J].Transfusion,2017,57(3):525-532.
[7]钱勇,嵇英芝.凝聚胺技术在临床输血中的应用研究[J].系统医学,2018,3(3):43-45.
[8]潘艳伟.微柱凝胶免疫检测技术鉴定临床血型及保证输血安全的意义[J].河南医学研究,2018,27(14):74-7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78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