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目的 回顾分析我院 2008 年至 2013 年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探讨其手术方式及适应症。方法随访 80 例手术治疗 50 岁以上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女 36 例,男 54 例,平均年龄 65.6 岁,应用 VAS 评分,对其进行术前、术后进行评分。结果 术后效果优良率87.3%。结论 对于老年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应积极进行手术治疗, 如果严格把握好手术适应症机预防好术后并发症,手术是解决老年性腰椎管狭窄症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 腰椎管狭窄;退行性;手术治疗
本文引用格式:曾凡林, 康露, 饶翔, 等. 治疗腰椎管狭窄症80 例的疗效分析[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74):39+41.
0引言
腰椎椎管狭窄症,是指各种原因引起椎管各径线缩短, 压迫硬膜囊、脊髓或神经根,从而导致相应神经功能障碍的一类疾病。它是导致腰痛及腰腿痛等常见腰椎病的病因之一, 又称腰椎椎管狭窄综合征,多发于 40 岁以上的中年人。静或休息时常无症状,行走一段距离后出现下肢痛、麻木、无力等症状,需蹲下或坐下休息一段时间后,方能继续行走。随着病情加重,行走的距离越来越短,需休息的时间越来越长。本院自 2008 年 3 月至 2010 年 8 月对80 例 50 岁以上临床诊断为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患者,进行了腰椎管减压、椎间融合、椎弓根内固定术,全部随访。
1临床质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 80 例病人,其中女 36 例,男 54 例, 年龄 50-78 岁,平均 65.6 岁,不合并有内科疾病患者 40 例(包括中央椎管狭窄、神经根管狭窄及侧隐窝狭窄),合并腰椎间盘突出症12 例,腰椎滑脱18 例,内科疾病合并糖尿病14 例, 高血压病 20 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 14 例,2 例其中 6 月前有脑梗塞病史,患者入院主要症状表现为:间歇性破行 45 例, 活动性腰背痛并下肢放射性肢体麻痛 32 例,马尾综合征患者3 例,术前 X 线片、CT 及MRI 均分别表现为腰中央椎管狭窄, 椎管中矢径 <12 mm(50 例)、侧隐窝狭窄(28 例),神经根管狭窄(30 例),椎间盘突出(12 例),腰椎滑脱(18 例), 黄韧带增厚(40 例),围手术其合并泌尿系感染 3 例,应激性溃疡 2 例。
1.2手术方式及术后处理。
根据患者病情及术前影像学检查, 分别给予全椎板切除减压(38 例),切除责任节段上椎体下关节突即为改良型 Plif+Tlif 手术方式 [1],减压 42 例,椎体滑脱患者尽可能予松解提拉复位,症状侧切除部分上下椎板,下关节突,上关节突的反折部,增厚的黄韧带,摘除责任节段椎间盘,显露并松解出行及下行神经根,所有的病例均进行了椎间植骨 +Cage 植入融合,并行椎弓根内固定术,术后常规应用抗生素 3 d,应用激素及甘露醇脱水、消肿 3-5 d, 并逐渐减量停药,所有患者未出现明显停药反弹,常规给予营养神经药物治疗,术后患者返回病房穿戴弹力袜,术后全部放置伤口引流管,术后 48-72 h 拔除引流管,术后第 1 d 就进行直腿抬高锻炼,术后 3 d 佩戴腰围陪人保护下下床活动, 伤口术后 2 周拆线,所有患者 3 月内告知避免剧烈活动,以功能锻炼为主。术后有 3 例出现泌尿系感染,考虑插入导尿管引起,拔除导尿管,术后嘱多饮水,应用左氧 + 口服碳酸氢钠片治疗,痊愈,出现应激性溃疡患者 2 例,立即停激素, 并予奥美拉唑护胃处理,未出现严重并发症。
1.3随访。
术后所有患者均进行随访 1-5 年,平均随访 3 年4 个月,随访 5 年患者 52 例,应用 VAS 评分,VAS 评分方法, 其中优 75%-100%,良 50%-74%,中 25%-49%,差 0-24%。
2结果
病人术后优良率为 87.9%,住院期间无死亡病例,术后效果不佳主要表现为:出现对侧根性症状 2 例,主要表现为
术后 1 周停药后,1 例经过保守治疗症状消失,另 1 例通过CT 发现神经根有骨性卡压,通过手术取出骨粒,症状消失, 痊愈出院,2 术后 3 例 3 年后出现邻近节段退变,并出现相应神经根症状,2 例予手术治疗,效果好,1 例后期随访无法联系,术后 1 例 3 月后出现感染症状,磁共振及 CRP、血沉、血常规提示腰椎术后感染,予加强抗生素治疗 6 周,卧床休息, 症状消失,指标正常。
3讨论
3.1腰椎管狭窄症及手术指征:腰椎椎管狭窄症,是指各种原因引起椎管各径线缩短,压迫硬膜囊、脊髓或神经根,从而导致相应神经功能障碍的一类疾病。它是导致腰痛及腰腿痛等常见腰椎病的病因之一,又称腰椎椎管狭窄综合征 [2], 多发于 40 岁以上的中年人。静或休息时常无症状,行走一段距离后出现下肢痛、麻木、无力等症状,需蹲下或坐下休息一段时间后,方能继续行走。随着病情加重,行走的距离越来越短,需休息的时间越来越长。手术治疗主要适用于:经非手术治疗无效者;出现明显的神经根症状;对于继发性腰椎椎管狭窄,进行性加重的腰椎滑脱及伴有腰椎侧凸或后凸者 [3],已伴有相应的临床症状和体征。
3.2PLIF 技术指经腰椎后路椎间植骨融合技术,主要是咬除棘突及两侧椎板、及韧带,去除黄韧带及关节突内侧缘, 扩大侧隐窝及根管。切开纤维环清除髓核,刮除上下终板软骨, 椎间植骨及植入 Cage,安装椎管内固定。有报道称 PLIF 术后神经根并发症高达 13.6%,而该并发症常由术中的神经根牵拉导致。PLIF 手术的治疗原理和优势:①能够直接减压;②椎体间融合;③同期 PLF,获得更为坚强的环形融合;④ 恢复或重建椎间高度;⑤同期可作椎弓根螺钉系统固定,提高融合率,并能矫正滑脱畸形。许多学者报道 PLIF 手术可达100% 的融合率。
3.3TLIF 技术指经腰椎间孔入路椎间植骨融合技术,主要是咬除术侧下关节突,进入椎管。部分去除上下椎板、黄韧带,暴露硬膜外缘,神经根管减压,摘除髓核,刮除终板软骨,椎间植骨,置入 Cage,椎弓根内固定。文献报道 TLIF 手术严重并发症发生率约为 7.6%。此外,Hunt 等报道 TLIF 术后的对侧神经根症发生率约为 2.5%,主要的并发症有神经并发症和椎体间假关节形,本组病人采用 PLIF+TLIF 技术, 切除中央椎板及责任间隙上椎板下缘、上椎板上缘,上椎体下关节突、下椎体上关节突反折部,这样减压更充分、更彻底、神经根牵引并发症少 [4],切除的骨质可以用作植骨材料, 植骨原材料多,行椎间植骨融合融合率高 [5]。
4结论
后路椎间植骨融合手术,需要进行彻底椎板减压时,用不保留小关节植骨床的 PLIF 手术,既能够减少传统 PLIF 手术神经根及硬膜牵拉损伤的几率,减少手术时间,从而降低老年患者麻醉风险,同时能得到满意的手术疗效及椎体融合率,行后路 / 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P/TLIF)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更低 [6],死亡率更低,总住院费用更少,住院时间更短。当然,在临床工作中,还是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以及医生、医院自身的技术水平来选择更加适合的手术方式,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参考文献:
[1]张忠民, 王亮, 黄敏军. 责任节段减压固定融合治疗合并退行性腰椎侧凸的腰椎管狭窄症 [J]. 中华骨科杂志,2017(20):1256-1262.
[2]寇福新 , 孙常太. 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治疗进展 [J].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2013(08):90-93.
[3]朱迪 , 李危石, 陈仲强 . 腰椎管狭窄症减压固定融合术后远期疗效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2013(10):7-13.
[4]迟成, 张建党, 邹德威. 单侧症状的双侧腰椎神经根管狭窄行单、双侧减压的前瞻性研究[J].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3(04):44-48.
[5]何勍, 阮狄克 , 侯黎升. 单纯减压与减压融合内固定术治疗伴I 度退行性滑脱的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比较 [J].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2,22(5):412-417.
[6]马超, 吴继彬 , 赵猛. 不同手术方法治疗老年退变性腰椎滑脱合并腰椎管狭窄症疗效的比较[J].中华医学杂志,2012,92(9):620-623.
《治疗腰椎管狭窄症80例的疗效分析论文》附论文PDF版下载:
http://www.lunwensci.com/uploadfile/2018/1119/20181119035934181.pdf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7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