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观察纳美芬与醒脑静注射液联合应用于急性酒精中毒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80例急性酒精中毒病人的收治时间在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间,随机分考察组与治疗组各40例,考察组单用纳美芬治疗,治疗组则联合纳美芬与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效果。结果对两组采取不同方法治疗后,考察组总有效率是85.00%,治疗组是97.50%,两组差别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发生的并发症情况主要有恶心呕吐、头晕头痛、疲劳乏力等,治疗组总发生率为40.00%,考察组为72.50%,两组差别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考察组治疗后苏醒时间平均为(142.32±17.64)min,治疗组平均为(88.97±16.42)min;考察组2 h内苏醒率为62.50%(25/40),治疗组为72.50%(29/40),两组差别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酒精中毒病人选择纳美芬与醒脑静注射液联合治疗的方式,可快速改善病人症状,有效性高,值得推荐。
关键词:纳美芬;醒脑静注射液;急性酒精中毒
本文引用格式:陈翔.纳美芬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酒精中毒的临床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55):129+131.
0引言
近年来,由于人们的生活方式改变,饮酒人群也越来越多,因饮酒而引发的酒精中毒现象也日益频繁。急性酒精中毒是因过度饮酒或者过度引用乙醇医疗导致的急性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也是急诊科比较常见的一种情况,可分成兴奋期、昏迷期及共济失调期,当病人的病情没有得到及时的控制时,很容易危及其生命健康[1]。所以,对急性酒精中毒病人尽早施治,对加快其脱离昏迷和恢复意识、预防并发症等有着巨大意义。为了探究对急性酒精中毒有效的治疗手段,本文以80例急性酒精中毒病人为对象,将其分组对照,观察单用纳美芬和纳美芬联合醒脑静治疗分别取得的效果,现将对比研究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80例急性酒精中毒病人的收治时间在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间,其中,男性71例,女性9例;年龄17-56岁,平均(38.61±2.42)岁;饮酒量350-800 mL,平均(431.04±60.33)mL。随机分考察组与治疗组各40例,两组病人不存在基础性疾病,均超过酒后2 h入院,入院时处于昏迷状态,部分患者昏迷前有呕吐情况。查体可见所有病人均为中度以上的昏迷,呼吸鼾声或伴有暂停情况,所呼出气体有浓郁乙醇味,无疼痛反应,双瞳对光的反应迟钝或者消失,不存在病理反射情况。将两组病人一般资料加以比较,其差别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所有病人在入院急诊科后立刻给氧,并进行心电监护,观察呼吸抑制情况,之后做洗胃处理,以清除其体内残留的酒精。在此基础上,考察组使用盐酸纳美芬治疗,用0.2 mg纳美芬融入0.9%氯化钠注射液20 mL中行静脉滴注,之后再继续用0.1-0.2 mg纳美芬融入0.9%氯化钠注射液50mL中行静脉滴注,每次给药时间间隔1 h。治疗组给予纳美芬+醒脑静注射液治疗,其中,纳美芬用法用量同考察组,再给予20 mL醒脑静注射液和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混匀后行静脉滴注,每隔1h用药1次。
对所有病人在治疗的过程中,医务人员每隔15 min巡查一次,观察病人的呼吸、脉搏、血压、神志、言语及肢体活动等情况,直到病人的各项指征恢复至正常状态后停止用药。
1.3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治疗的临床效果,显效:在治疗1 h内病人的意识恢复,症状缓解,且生命体征恢复平稳;好转:在治疗1-4 h内病人的意识恢复,症状缓解,且生命体征趋于平稳;无效:在治疗4 h后病人的症状无改善情况,生命体征也不平稳[2]。总有效率=显效率+好转率。同时观察两组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和苏醒时间、2 h内苏醒率等。
1.4统计学分析。数据以SPSS 22.0软件包进行统计,组间的对比以P<0.05为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治疗的临床效果。对两组采取不同方法治疗后,考察组总有效率是85.00%,治疗组是97.50%,两组差别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两组发生的并发症情况主要有恶心呕吐、头晕头痛、疲劳乏力等,治疗组总发生率为40.00%,考察组为72.50%,两组差别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比较两组苏醒时间和2 h内苏醒率。考察组治疗后苏醒时间平均为(142.32±17.64)min,治疗组平均为(88.97±16.42)min;考察组2 h内苏醒率为62.50%(25/40),治疗组为72.50%(29/40),两组差别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急性酒精中毒指的是在短时间内摄入了大量的酒精,使体内酒精的浓度异常增高,大大超出肝脏代谢能力,使酒精蓄积而引发昏迷等的一种症状。酒精有脂溶性,可通过血脑屏障刺激下丘脑β-内啡肽的大量释放,从而引发大脑神经系统发生先兴奋后抑制的症状[3]。急性酒精中毒的临床表现主要有昏迷、呼吸及运动中枢受抑制,症状严重者可引发肝损伤和呼吸衰竭等,最终造成病人死亡。
对于急性酒精中毒的临床治疗,纳美芬是一种阿片受体阻断剂,可阻断内源性阿片样物质引发的呼吸及中枢神经系统抑制症状,可有效缓解酒精中毒,改善病人临床症状[4]。但单用药物疗效也存在一定局限。醒脑静是由麝香、冰片、郁金以及山栀子等中药成分制成的注射液,其中,麝香可醒脑开窍,冰片有清香宣散之效,可增强麝香的功效,郁金可清心解郁,山栀子有凉血解毒之效,诸药联用,共奏开窍醒脑、清热解毒之效[5]。
在本研究对比结果中也可见,对急性酒精中毒病人选择纳美芬与醒脑静注射液联合治疗的方式,可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减少并发症,加快苏醒时间等作用,疗效安全可靠,可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曾志明.醒脑静与盐酸纳美芬联合应用治疗急性酒精中毒昏迷期的实践与评价[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37(35):4414-4415.
[2]梁松,杨溶海.急性酒精中毒急诊应用盐酸纳美芬注射液治疗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J].中国实用医药,2017,12(06):114-116.
[3]黄洋辉,梁隆斌,徐尚刚,等.盐酸纳美芬联合醒脑静对急性酒精中毒昏迷患者的疗效及血清β-EP,SOD,MDA水平的影响[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7,17(20):3905-3908.
[4]许忠波,朱素有,廖为民,等.纳美芬治疗急性酒精中毒有效性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J].临床药物治疗杂志,2018,16(03):62-67.
[5]龚如燕.盐酸纳美芬和盐酸纳洛酮在急性酒精中毒中的疗效差异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18):141-14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70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