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总结分析基底细胞癌的皮肤镜表现与病理类型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5年11月至2017年11月我院收治的60例基底细胞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皮肤镜检查资料及病理诊断资料,总结皮肤镜下表现与病理类型之间的相关性。结果①皮肤镜检查分为结节溃疡型39例、色素型8例、浅表型8例、硬斑病样或纤维化型5例。组织病理分型为结节囊肿型37例、浅表型6例、腺样型2例、色素型4例、硬化型4例、角化型7例、微小结节型2例。②皮肤镜检查中结节溃疡型患者病理检查以结节囊肿型为主,皮肤镜检查中色素型、浅表型与病理检查色素型、浅表型基本一致。结论基底细胞癌的皮肤镜表现与病理类型之间关系密切,通过皮肤镜表现可初步判断BCC病理类型,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基底细胞癌;皮肤镜表现;病理类型;相关性
本文引用格式:李向阳.分析基底细胞癌的皮肤镜表现与病理类型的相关性[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54):104,106.
0引言
BCC(基底细胞癌)是源于表皮基底层及附属器的皮肤癌变,具有生长缓慢、局部破坏、恶性低等特征[1]。临床诊断BCC的主要手段为组织病理学检查,通过组织病理学检查可见基底细胞样角质形成细胞增生、纤维黏液样基质,肿瘤细胞核大、胞质少,在制片过程中因肿瘤周围基质收缩可出现较大裂隙。皮肤镜(ELM)是一种表皮透光显微镜,是用于观察皮肤表面微细结构、色素组织的一种辅助设备,不会损伤皮肤[2]。皮肤镜可反映皮肤亚微观水平病理改变,包括表皮结构、色素、血管、皮肤附件等异常情况,在表皮恶性肿瘤筛查中具有重要辅助效果,有助于提高临床诊断准确性、减少漏诊[3]。现就我院60例基底细胞癌患者皮肤镜检查与病理分型的相关资料进行整理分析,详细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11月至2017年11月我院收治的60例基底细胞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接受皮肤镜检查和病理切片检查,其中男性29例,女性31例;年龄45~68岁,平均(54.8±0.6)岁。皮肤损伤部位包括:躯干部11例、头面部49例。
1.2研究方法
60例患者均接受皮肤镜检查,暴露皮损周围组织,经皮肤镜镜头覆盖皮损部位,调整焦距至图像清晰,以皮肤镜工作站处理图像,再由经验丰富的医师评价和分析图像后做出诊断结论。皮肤镜诊断BCC包括1个阴性标准与6个阳性标准,其中1个阴性标准为不含色素网,6个阳性标准为:蓝灰色较大的卵圆形巢、多发性蓝灰色小球、枫叶样区域、轮辐状区域、溃疡、树枝状毛细血管扩张,满足上述1个阴性标准及6个阳性标准中的任何一个就可判断为BCC。并根据皮肤镜表现将其分为结节溃疡型、硬斑病样、色素型、纤维化型、浅表型等类型。60例患者接受组织病理活检,手术切除皮肤组织经福尔马林固定后进行制片、切片、染色,做出诊断结论。
2结果
①皮肤镜检查中60例BCC患者分为结节溃疡型39例、色素型8例、浅表型8例、硬斑病样或纤维化型5例。组织病理血分型为结节囊肿型37例、浅表型6例、腺样型2例、色素型4例、硬化型4例、角化型7例、微小结节型2例。②皮肤镜检查中结节溃疡型患者病理检查以结节囊肿型为主,皮肤镜检查中色素型、浅表型与病理检查色素型、浅表型基本一致,见表1。
3讨论
BCC临床分型有很多种,以结节溃疡型、色素型、浅表型、硬斑病样或纤维化型等为主,也有其他部分罕见类型。结节溃疡型BCC最为常见,可见单个黄豆大小的浅灰白色或浅褐色结节,呈半透明状、质地坚硬[4]。色素型BCC则是结节溃疡型的一个变异类型,可见黑褐色沉着、色素分布不均,边缘处颜色深、中央处为网状或点状分布,难以与脂溢性角化、色素痣、恶性黑色素瘤等相鉴别。硬斑病样或纤维化型BCC较少见,以颜面部多发,多数为单发性、大小不等、扁平或稍微隆起的硬化斑块,且其皮损周围有不规则浸润带。浅表型BCC则以躯干部位多发,可见边界清晰的红斑[5]。本组皮肤镜诊断60
例BCC患者包括结节溃疡型39例、色素型8例、浅表型8例、硬斑病样或纤维化型5例。而皮肤镜作为BCC辅助诊断手段,对恶性肿瘤筛查、提高诊断准确性具有重要意义,利用阴性标准及阳性标准作为依据,可大大提高BCC检出率。组织病理学诊断是BCC诊断的金标准,在病理检查中可见细胞增生、纤维黏液样基质,肿瘤细胞核较大、胞质较少。对比皮肤镜与病理检查分型,可见二者之间有密切关系,但也有一定差异。皮肤镜检查中结节溃疡型患者病理检查以结节囊肿型为主,皮肤镜检查中色素型、浅表性与病理检查色素型、浅表型基本一致。虽然皮肤镜能有助于观察色素及血管结构等,但在不同皮肤病改变中可以观察到不同的状态。总的来说皮肤镜检查可降低不明智性病理活检使用率,有利于治疗方案选择的规范化。
综上所述,BCC皮肤镜表现与病理类型之间有密切相关性,皮肤镜的应用可提高临床诊断准确性,通过皮肤镜表现可初步判断BCC病理类型,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张舒,刘洁,方凯,等.多发性基底细胞癌的皮肤镜特点[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17,33(5):268-271.
[2]陈自学,周美杉,涂平,等.418例基底细胞癌病例临床病理特点回顾分析[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46(2):195-199.
[3]Altamura D,Menzies SW,Argenziano G,et al.Dermatoscopy of basal cell carcinoma:morphologic variability of global and local features and accuracy of diagnosis[J].Am AcadDermatol,2010,62(1):67-75.
[4]李薇薇,涂平,杨淑霞,等.皮肤镜对基底细胞癌鉴别诊断价值的初步研究[J].中华皮肤病杂志,2013,46(7):480-484.
[5]吴方毅.皮肤基底细胞癌中凋亡调控基因以及免疫调控基因的表达情况[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5,21(2):247-24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65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