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连续护理模式在老年慢性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并收集分析我院接诊的82例老年慢性病患者基础资料后开展此次研究,依照双盲均等分配模式设定病例数均为41例参照组与41例研究组,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研究组采用连续性护理方法,统计两组与护理的相关数据指标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老年慢性病患者采用持续护理模式护理效果显著。其不仅可以控制症状及各项健康指标,还可以改善护理人员与患者的关系,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进一步临床推广。
关键词:连续护理模式;老年慢性病;应用效果
本文引用格式:帕提古丽·麦提库尔班.探讨连续护理模式在老年慢性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53):284-285.
0引言
老年人常见的慢性疾病有高血压、脑梗塞、糖尿病和冠状动脉心脏病等。病人有着往往超过两种或两种以上慢性疾病,这会严重的伤害身体。一般的临床治疗和护理会带来较差的预后。而且,护理人员应加强观察病人的相关临床指标,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意识和避免不良事件[1]。
本文将研究我院2017年10月至2018年6月接诊的82例老年慢性病患者经过连续护理模式后对老年慢性病护理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并收集分析我院2017年10月至2018年6月接诊的82例老年慢性病患者基础资料后开展此次研究,依照双盲均等分组模式设定病例数均为41例参照组与41例研究组。参照组病例中,男性、女性病例分别为25例、16例,年龄54~81岁,平均(59.4±4.7)岁;研究组病例中,男性、女性病例分别为23例、18例,年龄57~82岁,平均(62.3±3.9)岁。对两组患者所有临床基础资料对比发现无明显差异,P>0.05,可开展统计学处理。
1.2护理方法
两组均接受相应的治疗方案,与此同时参照组41例老年慢性病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1)服药方式谨遵医嘱;(2)生命体征的监测;(3)各项指标的观察研究组41例老年慢性病患者采用连续护理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点:(1)心理安抚;(2)健康宣传;(3)患者安全管理;(4)预后生活的指导。
1.3评价指标
1.3.1护理效果评价
护理效果分为三个层级:显效、有效、无效。显效:患者病症基本消失,各项指标逐渐恢复正常值;有效:患者病症有所好转,大部分的指标逐渐恢复正常值;无效:患者病症无消失迹象或病症严重。
1.3.2护理满意度
采用我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表,满意程度分为三个层级:(1)非常满意;(2)一般满意;(3)不满意。
1.4统计学方法
运用统计学软件(版本:SPSS19.0)对组间统计数值进行运算分析,对应执行t检验、2检验,以(±s)(%)的形式来表示计量、计数资料统计情况,当P<0.05即表明数值比对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有效率比较
研究组41例老年慢性病患者,显效21(51.22%)例,有效15(36.58%)例,无效5(12.20%)例,总有效率87.80%;参照组41例老年慢性病患者,显效13(31.71%)例,有效17(41.46%)例,无效11(26.83%)例,总有效率73.17%。数值比对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研究组41例老年慢性病患者,非常满意25(60.98%)例,一般满意9(21.95%)例,不满意7(17.07%)例,总满意度82.93%;参照组41例老年慢性病患者,非常满意14(34.15%)例,一般满意15(36.58%)例,不满意12(29.27%)例,总满意度70.73%;数值比对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在当今社会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老年慢性病的发病率也在逐年升高,而因为老年人的免疫力下降,使得病程加长,发病程度也较为严重[2]。老年慢性病的疾病特点:(1)老年慢性病病因不明确;(2)疾病病期长,病症会时常反复;(3)早期疾病不容易被患者所察觉,病发后症状表现具有多样性;(4)病理的个体差异性大;(5)老年慢性病的患者往往有着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疾病;(6)暂无特效药物或特效手段控制病情[3]。
老年慢性病患者采用持续护理模式护理效果显著,此方法不仅可以控制症状及各项健康指标,还可以改善护理人员与患者的关系,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提高护理满意度。连续护理方法主要包括:(1)医务人员应积极了解患者年龄、性别、职业、以往病史、生活习惯、过敏药物等基本情况,并制定护理的计划,使方案更适合患者的实际情况,便于患者实施[4];(2)医务人员应与患者有效沟通,要根据患者的心理情况及时的、有效的、有针对性的进行疏导,排除患者的心理波折,提高患者的自信心,使患者无过度焦虑。还增强了患者对医生的信任,减轻患者的焦虑、恐惧、抑郁等负面情绪,提高患者治疗的自信心[5];(3)老年慢性病的病情时常反复,治疗时要对患者生命体征指标会严密监控,而入院患者治疗时处于长期卧床状态并发症的发生需要加强护理;(4)患者应了解疾病的相关知识,所以护理人员应对患者进行健康宣传,树立患者对于治疗的信心,增强对医护人员信任,减少因沟通问题而产生的不良医患关系;(5)耐心讲解患者所服用的长期药物,简化患者所服用药品的种类,以免服药过多种类的药物使患者身体受到二次伤害,并在患者预后对患者进行预防和康复讲解[6]。
采用连续性护理预后患者还要在各个方面防治病症,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1)饮食方面:患者要做到少食多餐,餐食应该是低脂肪、低胆固醇、少盐的。少吃海鲜,少吃刺激性强的食物,最好能戒烟酒[7];(2)运动方面:适量的运动对患者身体有一定程度的康复作用,有助于提高心肺功能,患者在运动方面应该循序渐进,从低强度运动开始慢慢的增加强度,运动项目可以选择散步、快走、爬坡、骑自行车等,每次运动时间在30min以上,不要空腹运动。通过合理的饮食控制和增加运动量的方式,可以控制病情反复,也可以预防老年慢性疾病的发生。
本组结果表明,研究组的护理效果和满意度均优于参照组,可见连续性护理在老年慢性病患者的护理过程之中,提高了临床治疗的效果,提升了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王艳凤,梁珍伟,叶芳飞.连续护理模式在老年慢性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思考[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9,27(3):127-128.
[2]周建红,王建芳,陈燕珏,等.老年慢性病患者出院后居家介护式护理模式效果评价[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9,33(2):83-85.
[3]喻思思,童琪,王丹,等.老年综合评估在老年慢性病中的研究进展[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9,39(1):245-248.
[4]孙雪梅,袁惠.连续护理模式在老年慢性病患者护理管理中的作用[J].中国农村卫生,2018,11(24):60-61.
[5]苏建英.连续护理模式在社区老年慢性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26):229-230.
[6]顾贵芸,朱艳.连续护理模式在老年慢性病护理管理中应用的质性研究[J].中国卫生产业,2015,12(23):93-95.
[7]程淑玲,臧小英,赵岳.连续护理模式在老年慢性病护理中应用的质性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10):916-91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63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