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对肝脏实质性小病灶应用超声造影的早期诊断价值分析论文

发布时间:2020-05-11 14:32:19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分析对肝脏实质性小病灶应用超声造影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在本院接收的130例患者进行超声造影检查出152个肝内实质性小病灶,病灶的直径≤3cm,所选择的对象需要进行增强ct与和磁共振成像的检查,需要进行手术诊断并对其随访,进行造影的So noVue,使用的药量是2.4ml并进行静脉注射,观察患者在门脉相、动脉相、实质相的灌注病灶情况。结果在检查的152个肝内实质性小病灶里,检查出以下疾病:36个肝细胞性肝癌,20个转移性肝癌,这两个是恶性病灶;40个血管瘤,30个局部脂肪缺失,10个局灶性结节性增生,14个肝硬化增生结节,2个局部脂肪变性,这些为良性病灶。可以看出在使用造影灌注肝内良恶性病灶病变方式都不一样。结论对肝脏实质性小病灶采用的早期诊断是具有很高的价值的,可以提升检出的例数。

关键词:超声造影;肝肿瘤;诊断;应用价值

本文引用格式:陈洪,杨世艳.对肝脏实质性小病灶应用超声造影的早期诊断价值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5):186,190.

0引言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对各项疾病都有较为准确的诊断,超声造影技术也在不断更新完善,将更加准确将病变数据正确反映,是在检查肝内实质性小病灶中起到了越发重要的作用[1],本文主要是对肝脏实质性小病灶应用超声造影的早期诊断价值进行分析。

\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本院接收的需要进行超声检查的患者中选取130例作为实验对象,实验对象一共有152个肝脏实质性小病灶,且病灶的直径都≤3cm,选取的时间选2017年2月至2018年12月,其中12例转移性肝癌有20个病灶,10例局灶性结节增生,36例原发性肝细胞肝癌,28例局灶性脂肪缺失有30个病灶,30例血管瘤有40个病灶,2例局部脂肪变性,12例肝硬化增生结节有14个病灶,肿块下限是0.8cm×0.9cm,上限是3cm×2.7cm。患者的男女比例是72:58例,年龄上限是76岁,下限是22岁,年龄平均值(41.85±11.69)岁,所选择的患者疾病需要经过增强和磁共振成像或者是CT检查,并经过穿刺病理或者是手术确诊。

1.2仪器的选用

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器和造影剂,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器的型号是Acuson Sequoia 512,仪器探头频率是2.0 MHZ,并配置CPS(对比脉冲系列造影成像技术),器械的机械数据大约在0.16左右[2]。造影剂选用型号是SonoVue,生产国家是意大利Bracco公司,使用方法是5ml的盐水与59mg的六氟化硫用力将两者药物混合成具有稳定性的气体,体积是8μl/ml,气泡的直径是2.5μm,选取2.4ml混悬液在开通好的静脉通道将其注射进去。使用的注射器型号为20G,注射后使用生理盐水进行冲洗[3]。

1.3使用方法

首先在患者的肝脏进行检查使用灰阶超声机器,将患者的病灶各项数据记录下来,如回声的特点、数量、大小和血流灌注,并对其结果进行初步判断,在对肝脏实质性小病灶检查时对各方面的各结节切面进行全面观察,并使用定位仪器,机器调整为最低机械指数约为0.16[4],将增益调到可以看清肝包膜,这个时候是看不到图像的,只有二次谐波信号来自造影剂[5],在启动内置录像时加入造影剂,并观察造影的整个过程与谐波一起。在造影剂注射30s内与实质相120s以及门脉相40-120s时间段,观察的病灶各项数据均要增加,如时间、方式、形态、时像等。等待造影检查后,将检查结果交由专业医生诊断[6]。

2结果

在进行造影时患者的肝内良恶性的实质性小病灶充盈方式不同,在对所有患者进行超声造影后,患者所有图像都出现程度不一的变化在肿块内,肝内两种情况的病灶回声强度不一样,增强良性肝内良性病灶的回声后发现对在同一时间的病灶回声要高,而恶性肝内病灶增强后有明显的消减并且也高于同时期的的肝实质回声,但是有4例患有肝细胞性肝癌患者的肝实质没有明显消减。152例病灶在增强诊断发现与磁共振成像和CT检查结果一样,有2例局灶性结节样增生除外,这2例局灶性结节样增生患者在增强经过超声造影与CT时发现是血管瘤,后被诊断成局灶性结节样增生。以下是在增强造影后152个肝内实质性小病灶的具体数据,见表1。


\
 

3讨论

社会的不断发展,各项医学技术也在不断的更新,在对肝内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上,临床上普遍采用两种检查方式,彩色多普勒超声与灰阶[7],虽然这两种诊断方式能对肝内占位性病变进行诊断,但部分患者患病复杂,很多病变没有得到及时诊断,不仅会给诊断结果带来误差还有可能影响治疗,其中对于诊断肝内实质性小病灶疾病、回声的肝癌小结节等,以上两种检查方式是不能将其完整且准确检查出来的,肝内实质性小病灶疾病是因为其病变的范围小并缺乏特殊性,回声的肝癌小结节是因为病变的四周没有显著的声晕和包膜,且患有这类疾病的患者一般还有脂肪肝或者肝硬化疾病,肝类疾病是会将灰阶超声的难度增加。有研究表明,当给肝癌患者且患有肝硬化疾病进行灰阶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时,超声的敏感度只有80%以下。在对肿瘤患者使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时,其优点是将肿瘤的供血情况显示,对血液流动性体现出来,理论上可以将提高肝内实质性小病灶的诊断率。但是肝内实质性小病灶的显示率和肿瘤的大小有联系,传统的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不能准确将病变内的血液信息完整展示出来。超声影像能很好将常规的二维超声的缺点进行补充,是因为利用了非线性效应,这种效应是在声场产生的,因为使用造影剂微泡,造影剂的谐波能将血流信号的信噪比提升,可以将动态的病变类型显示出并观察微血管结构在实质组织里[8]。由于增生结节无肿瘤血管和肝局灶性脂肪缺失,在本组的增生结节增强14例和局部脂肪组织缺失30例都没有表现病灶,四周的肝实质与门脉相均一起增强,且在回声上增强动脉相无局灶性,并且结节样的回声没有。由于门脉相的回声较低且迅速消失,形成了动静脉瘘,消失了许多实质相,在本次研究的36例肝细胞肝癌中,有4例的超声表现慢出,但是有32例患者的超声表现快进快出,说明实质相是等回声。

总而言之,对于某些彩色多普勒超声与增强CT检查困难的肝脏实质性小病灶来说,能将血管里血流灌注情况在肿瘤里进行动态的观察,能提高早期的诊断率,在检查肝脏实质性小病灶中值得在广泛使用。

参考文献

[1]姜艳,梁蕾,房敬阳,等.应用新造影剂的超声造影与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肝实质性肿块诊断效果对比[J].肝脏,2018,23(11):1013-1015.
[2]虞梅,梅琪,倪娟,等.肝超声造影监测和早期诊断微小肝癌的应用价值[J].中国癌症杂志,2014,29(3):203-207.
[3]王双龙,于美,吕镔,等.超声造影定量评估兔肝缺血再灌注损伤动态变化的实验研究[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18,27(8):725-729.
[4]范培丽,王文平,曹佳颖,等.超声造影对肝脏异型增生结节伴癌变的诊断价值[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18,27(12):1042-1047.
[5]张磊,董云伟,胡神保,等.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甲状腺癌分期系统(第8版)修订对甲状腺乳头状癌分期的影响[J].中国癌症杂志,2018,28(7):491-496.
[6]邱识博,丁建民,王彦冬,等.超声造影对比增强CT在诊断肝外胆管癌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18,34(10):908-911.
[7]储旭春.超声在诊断肝脏实质性占位病变中的临床价值[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68):193.
[8]查俪晶,闻卿,徐雯,等.超声造影在局灶性机化性肺炎与原发性肺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18,27(8):688-691.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5454.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