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胸痛三联一站式ct扫描技术及临床应用论文

发布时间:2020-05-09 13:59:54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Ge discovery ct750在胸痛三联一站式检查及临床应用。方法我们对20例胸痛患者进行了胸痛三联ct扫描,后传入工作站运用MPr、Vr、cPr以及MiP技术进行冠状动脉、肺动脉及主动脉的分析。结果18例患者可清晰显示冠状动脉、主动脉及肺动脉,其中两例冠状动脉局部有呼吸伪影产生。结论通过检查前的充分准备能够很好地显示造成胸痛的冠状动脉、肺动脉及主动脉血管的狭窄及斑块情况,具有非常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一站式ct;扫描技术;提升

本文引用格式:孙玉宁,宋佰玉,陈波,等.胸痛三联一站式CT扫描技术及临床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3):165,167.

0引言

胸痛三联CT一站式扫描是一种通过一次静脉给药一次CT扫描就能对冠状动脉、主动脉、肺动脉疾病迅速做出诊断的检查手段。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及工作压力的增加,造成胸痛的心肺血管病的发病率也在不断增高,而这些血管病变往往都是急重症,这就要求我们能快速、准确地做出诊断,从而为临床的救治提供宝贵时间。

1资料和方法

我院共收集从2018年5月至2019年2月的20例进行了GE discovery CT750胸痛三联一站式扫描的病例,患者都有突发胸痛或(及)呼吸困难的表现。部分患者心率较快,但由于心电编辑技术及心脏冻结技术(SSF)的出现修复了部分伪影。

\

 
2扫描参数及后处理

肺动脉扫描层厚5 cm,层间距5 cm,转速0.4 r/s,电压120 kV,电流400 mA;冠状动脉和主动脉扫描层厚2.5 cm,层间距2.5 cm,转速0.35 r/s,电压120 kV,电流500 m。采用timing bulos方法确定最佳的扫描时间,采用双筒高压注射器,速度在3.0~5.0 mL/s,造影剂为欧乃派克。首先测定肺动脉及升主动脉的阈值,肺动脉的范围在主动脉弓上约3 cm,下达心脏膈面,然后算出冠状动脉及主动脉扫描的等待时间,扫描范围同肺动脉,但扫描的左右径缩小,扫描后再把心脏重建出来,此20名患者均采用回顾性门控自头向足侧扫描,后传入GE工作站,后处理图像均应用GEAW4.6及4.7工作站处理[1]。由于多为急诊患者部分心率控制不佳,有两名患者心脏部分血管显示不佳,同时因为心脏冻结技术的应用其余患者的都能较好的满足临床诊断。后处理有2名有经验的医师进行,常规重建45%及75%的R-R间期的图像进行心脏冻结,通过后处理软件做出动脉血管分析图、VR图及冠状动脉血管树的图像,进而对各个血管的病变情况进行分析、诊断。

3结果

20例患者中,有2人心脏血管局部诊断困难。有5人主动脉夹层,其中3例为Stanford A型,2例为Stanford B型;有2例壁间血肿,其中1例累及主动脉弓;有5例为肺动脉栓塞,其中1例无下肢静脉血栓,肺动脉栓塞位置位于3~4级肺动脉,另外4例患者有下肢深静脉血栓且均出现肺动脉栓塞,肺动脉栓塞位置有3例位于左右肺动脉干,1例位于3~4级分支;有3例冠状动脉重度狭窄,其中2例为左前降支,1例为左旋支,另外2例中度狭窄,1例为右冠状动脉近端,1例位于左侧前降支近端。还有1例冠状动脉、主动脉及肺动脉正常。部分患者受钙化影响,评估时狭窄程度减低一级[2]。典型病例见图1~3。

4讨论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胸痛三联一站式扫描技术也越来越成熟,冰冻技术的出现也让一些高心率患者成为现实。胸痛三联CT一站式扫描可以避免患者反复的进行CT扫描,而且总体注入造影剂药量明显减少。此项操作是先对肺动脉进行扫描,然后进行心脏和主动脉的扫描,主动脉和冠状动脉的阈值时间比较接近,所以选择好冠状动脉扫描时的等待时间至关重要。等待时间我们用升主动脉阈值时间减去肺动脉扫描等待时间和扫描时间,然后再常规加上2~3 s的时间。由于部分患者为急诊患者所以检查前未充分准备。常规情况下,我们要求患者检查前口服倍他乐克,扫描前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半片,扫描速度为4~5 mL/s,注射量为60~80 mL,再者部分患者由于肺动脉栓塞而出现呼吸困难,所以影响了心脏的成像[3]。

临床应用方面,急性胸痛是近年来比较常见的一种症状,急性冠脉综合征、肺动脉栓塞及主动脉夹层均可出现,同时此三种疾病也是临床上比较凶险的急重症。我院的GE discovery CT750升级版能很好的同时对这三种疾病进行诊断,为临床的后续治疗提供依据。此技术能够较好地显示肺动脉栓子,不仅可以多角度观察,而且可以重建成MPR及VR进行分析,对于肺动脉及3~4级肺动脉栓子诊断的阳性率几乎可以达到100%;冠状动脉方面,对于心率比较好的患者,工作站后处理时通过多种重建的方法几乎可以准确判断出血管的狭窄程度,后期与冠状动脉造影比较,准确率达90%以上,对一些高心率的患者扫描后我们通过心率编辑及GE公司的心脏冻结技术,基本都可以做出诊断,与冠状动脉造影比较诊断准确率也可达到75%以上,主动脉的扫描由于有了心电门控的原因,对主动脉夹层的诊断准确率几乎可以达到100%,同时也能提高主动脉夹层破口的检出率,另外我们还通过仿真内窥镜技术显示内膜的破口,通过以上多种方法我们能够很好地对主动脉夹层进行Stanford分型,进而指导临床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

综上所述,胸痛三联一站式扫描可以很好解决患者不明原因的胸痛所带来的各种问题,可以对恶性胸痛做到早诊断进而早治疗,这样技术能够很好地对肺动脉栓塞、主动脉夹层及其分型、破口位置、受累的分支血管,冠状动脉狭窄位置、程度、斑块性质等作出明确诊断。可以说一项简单、快速、准确的用于胸痛诊断的检查方法,实用价值较高。

\

 
参考文献

[1]郭健 , 张伯生 , 贾福艳 , 等 . 一站式多层螺旋 CT 检查在胸痛三联征诊断中的应用进展 [J].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8,24(17):36-37,55.
[2]任增光.64 排 128 层螺旋CT 胸痛三联一站式扫描技术临床应用价值[J]. 慢性病学杂志 ,2013,15(7):508-511.
[3]张蕴 , 荐志洁 , 赵婷婷 , 等 .64 层螺旋 CT 胸痛“三联”CTA 技术与诊断价值 [J].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13,29(12):2036-204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5376.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