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导师制在胸心外科轮转护士专科化培训中的探讨论文

发布时间:2020-05-07 09:58:56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导师制在胸心外科轮转护士专科化培训中的效果。方法采取一对一导师制培训方式,选取2018年至胸心外科轮转的12名护士为研究对象,以2017年轮转的11名护士为对照,比较2组护士轮转3个月后胸心外科专科理论知识和技能的考核评分、临床护理实践能力评分。结果轮转3个月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护士胸心外科专科理论知识和技能水平、临床实践能力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一对一导师制培训,胸心外科轮转护士实际工作能力得到很大提高,具有推广意义。

关键词:导师制;轮转护士;专科化;培训

本文引用格式:程艳莉,刘玮.导师制在胸心外科轮转护士专科化培训中的探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2):366,369.

0引言

随着胸心外科诊疗水平的不断发展,胸心外科专科化程度越来越高,这势必要求护理人员具备丰富的胸心外科护理知识和技能,故胸心外科专科化护理人才的发展逐渐成为一种趋势和需要。但是,国内护理院校目前的教育模式主要是传授全科护理知识和技能,对于胸心外科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内容少之又少,甚至缺失。我院胸心外科针对进入胸心外科的刚毕业的新护士或低年资的轮转护士,采用一对一的导师制培训方式,制定一系列专科规范化培训,现将轮转护士规范化培训计划及实施情况总结如下。

\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我院对应届毕业人员,入职前2年,每3个月轮转1个科室。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2月至胸心外科轮转的12名护士为研究对象,为观察组,每3人轮转3个月,本科4人,专科8人,全部为女性,年龄21-24岁,平均年龄(22.2±1.38)岁;以2017年3月至2018年2月至胸心外科轮转的11名护士为对照组,每2~3人轮转3个月,本科4人,专科7人,全部为女性,年龄20-24岁,平均年龄(22.6±1.99)岁。2组人员工作年限均在0~1.5年之间,学历、年龄及工作经历无差异(p>0.05),具有组间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


由护士长制定轮转培训计划,高年资护士作为带教老师,按照计划统一进行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培训,轮转结束出科前,由护士长统一考核。

1.2.2观察组

1.2.2.1导师制


安排高年资的护士作为轮转护士的培训导师,共位3导师,采用一对一培训模式。培训导师条件为从事护理工作5年以上,胸心外科专科护理工作3年以上的高年资护师。3位导师再选出一位总导师,承担总带教责任。

1.2.2.2胸心外科专科护理理论知识培训方法

由总导师负责,各位导师再依据轮转护士的薄弱点给予加强。授课内容以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外科护理学》和《胸心外科学》为蓝本,注重与临床工作紧密结合。授课内容主要包括:胸部的解剖生理概要,胸心外科各项专科检查,胸心外科病人的护理评估及常见护理诊断,常见疾病,如肋骨骨折、气胸、血胸、心脏损伤、脓胸、支气管扩张、肺癌、食道癌、先天性心脏病、心脏瓣膜病、冠心病、胸主动脉瘤等的临床表现、病情观察、护理常规以及健康教育。通过胸心外科专科护理知识的系统培训,使胸心外科轮转护士全面掌握胸心外科专科护理理论知识。

1.2.2.3胸心外科护理专科技能培训方法

由各位导师分别对轮转护士进行一对一培训,以本院编写的《护理工作流程和质量标准》为蓝本,在工作过程中培训规范的胸心外科专科护理技术操作。培训内容主要包括:雾化吸入、协助患者有效咳嗽、吸氧、经鼻/口吸痰、胸腔闭式引流护理、简易人工呼吸器使用、排痰仪使用、呼吸功能综合训练、心包纵膈引流的护理、鼻饲等操作的用物准备、流程、质量标准以及注意事项等。

1.2.2.4临床实践能力培训

由护士长和总带教根据实际工作收集资料,与胸心外科专科知识和操作技能相结合,编写典型案例,导师结合典型案例和实际护理工作,在工作中培养轮转护士实践能力。

1.2.2.5考核方法

胸心外科专科护理理论知识每月将当月所学内容考核一次,出科前进行一次阶段考核。胸心外科专科护理技能每月考核两项,出科前进行一次阶段考核,考核以本院的《护理工作流程和质量标准》为评分依据。理论知识达到80分,操作技能达到90分为考核合格。不合格者,要重新考核,直至合格。

1.3评价指标

1.3.1胸心外科专科知识和操作技能评分


轮转护士出科前,由护士长组织专科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考核,评分采用百分制。

1.3.2胸心外科临床实践能力评分

轮转护士出科前,由护士长组织临床实践能力考核,考核标准依照江苏省年轻护士临床工作能力考核的要求制定,评分采用十分制。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excel建立数据库,运用SPSS 19.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描述性分析用均数和标准差表示,运用t检验对计量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专科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评分


经过3个月的轮转,采用导师制培训的护士,胸心外科专科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

 
2.2临床实践能力评分

经过3个月的轮转,采用导师制培训的护士,胸心外科临床实践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

 
3讨论

目前,我国护理院校对学生的培养主要是护理基础和全科护理知识和操作技能的传授,而对于胸心外科专科护理理论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较少,至胸心外科实习时间一般1-2周,只能初步了解胸心外科专科护理理论知识和技能。医院招聘的新护士来自不同的护理院校、学历不同、层次不同,护理理论知识和技能水平也不尽相同[1-2]。其次,胸心外科是一个专科技术要求很高的科室,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发展和患者需求的不断提高,胸心外科专业更加细化,对护理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胸心外科护士不但要掌握全科护理知识和操作技能,更要加强胸心外科专科护理理论知识和技能水平的培训,才能更好地配合胸心外科医生完成各项诊疗工作,进而顺应社会对护理的需求,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满足患者的需要[3]。对新护士进行专科知识技能的培训势在必行[4]。

我科室对轮转护士进行胸心外科专科护理理论知识和技能培训发现,采取导师制[5],为每位轮转护士安排一位高年资护士导师,进行一对一的培训,这样可以依据轮转护士自身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培训,使轮转护士护理工作能力得到全面发展。经过3个月轮转以后,轮转护士的胸心外科专科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与按照培训计划统一培训的轮转护士相比,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水平显著提升,已能胜任胸心外科各项护理工作。我科室很重视轮转护士的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由护士长组织收集、整理科室典型病例,将胸心外科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融入典型病例中,加深轮转护士对胸心外科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实际运用。在实际工作中,导师们借助典型病例对轮转护士进行培训,提升轮转护士的实际工作能力[6],从而使轮转护士在短时间内尽快适应胸心外科的工作。通过这种一对一的导师制培训的轮转护士的临床实践能力,与按照培训计划统一培训的轮转护士相比,显著提升。

综上所述,我科室对轮转护士采取一对一的导师规范化培训,取得较好的效果,使轮转护士的胸心外科专科护理理论知识和技能水平迅速得到提高,胜任胸心外科专科护理工作,为新上岗护士打下坚实的工作基础。我科室才用的一对一导师制轮转护士培训方式,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梁苑,陈应军,马文芳.护理行为与医患和谐[J].中国病案,2008,9(6):18-19.
[2]焦颖玉,桑美丽,王楠,等.三甲医院临床本科护士循证护理素质及培训态度现状调查[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8,37(1):45-47,78.
[3]余遥,赵体玉.麻醉专科护士在职培训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护理研究,2018,32(3):388-392.
[4]樊慧,徐翠荣,李国宏,等.新入职护士188名系统化岗前培训方法效果评价[J].齐鲁护理杂志,2016,22(24):111-113.
[5]王英.消化内科低年资护士培训引入全程导师制带教模式的效果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5,(12):95-96.
[6]范宝梅.案例分析法对ICU护理人员临床实践能力的影响[J].医学信息,2016,29(17):380-381.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5123.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