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通过比较切开挂线术与切开引流术治疗肛周脓肿,探讨其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从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来我院肛肠科治疗肛周脓肿的260例患者,根据患者治疗方式选择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200例采用切开引流术进行治疗,对照组60例采用切开挂线术进行治疗,手术完成后对比两组患者相关手术指标和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无任何统计学意义,其中观察组患者在住院时间和创面愈合时间上均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肛周脓肿复发率(31.00%)高于对照组患者(18.33%);观察组患者肛瘘形成率(29.00%)高于对照组患者(11.67%),经检验对比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切开挂线术和切开引流术对于治疗肛周脓肿都具有一定效果,但是相比之下更推荐采用切开挂线术,具有术后恢复时间短、医疗负担小和复发率低的优势,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关键词:切开挂线术;切开引流术;肛周脓肿;临床效果
本文引用格式:王路,曲波.比较切开挂线术与切开引流术治疗肛周脓肿临床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3):82,84.
0引言
肛周脓肿是肛肠科常见三大疾病之一,病症主要发生在肛门、肛管和直肠周围,属细菌感染类疾病,常见于30~40岁男性[1]。肛周脓肿主要致病是因为肠道内受到细菌感染,导致肛窦和肛腺发炎,堵塞肛腺影响正常肛腺液排出,造成周围感染,进而蔓延到其他部位,最后形成肛周脓肿。肛周脓肿临床症状主要是疼痛,尤其是低位脓肿所引起的疼痛会更加剧烈,而且这种疼痛不会减轻,但是当脓肿自行溃破后会有所缓解,高位脓肿则不一定会引起疼痛,患者只会长时间感到坠胀感和便意。此外肛周脓肿还会引起患者发热,并且会随着脓腔严重程度温度越来越高,少数患者会出现大小便不通畅和失眠等情况[2]。由于肛周脓肿临床症状明显,因此对其诊断并不难,目前对于其治疗主要是通过手术进行治疗,常见的为切开挂线术和切开引流术[3]。本文为进一步探究两种手术治疗方法的确切效果,特选择260例患者进行对比实验,现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从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来我院肛肠科治疗肛周脓肿的260例患者,根据患者选择治疗方式选择的不同,分为观察组200例和对照组60例,其中观察组男136例,女64例,年龄30~58岁,平均(45.6±5.1)岁,病程2~15 d,平均(8.62±2.14)d;对照组男42例,女18例,年龄33~60岁,平均(44.8±4.9)岁,病程3~18 d,平均(8.2 8±3.65)d。纳入标准:①符合肛周脓肿病理诊断标准者;②未存在任何手术禁忌症者;③自愿且能坚持治疗者。对比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和病程等一般资料,对比无任何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对比。
1.2方法
1.2.1观察组
探查患者肛周脓肿处脓肿情况及位置,将脓肿处做弧形切开,将患者皮肤和皮下组织切开后分离脓腔,并将其脓液完全排尽,完成后使用双氧水将脓腔进行冲洗,使用纱布将创面进行引流包扎[4]。完成手术后嘱咐患者服用头孢类或者喹诺酮7 d,进行抗感染治疗。
1.2.2对照组
主刀医师首先使用食指在患者肛内进行探查,确定患者脓肿位置,确定位置后使用分叶镜对患者脓肿程度进行观
察,是否存在红肿、溢脓等现象,将脓肿处做放射状切开,分离脓腔并排尽脓液,使用双氧水随左手手指顺流冲洗脓腔,随后沿着切口底部慢慢探查肛内情况,将探针从脓腔处拉出后于两端合拢,结扎挂线后使用纱布包扎完成手术[5]。与观察组患者一致,均使用同样的药品进行抗感染治疗。
1.3效果判定
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创面愈合时间三项手术指标;对比两组患者完成手术后,肛周脓肿的复发情况和肛瘘发生率。
1.4统计学方式
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和相关病症发生率,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t和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相关手术指标,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无任何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住院时间和创面愈合时间上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对比两组患者肛周脓肿复发率和肛瘘形成率,观察组患者肛周脓肿复发率和肛瘘形成率均高于对照组患者,经检验对比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肛周脓肿主要分为肛周皮下脓肿、会阴筋膜下脓肿、括约肌间间隙脓肿和肛管后间隙脓肿等八类,该病起病速度快而且发展迅速,其临床症状严重影响到患者正常生活质量[6]。因此一旦确诊就需要尽快进行手术治疗,在经过手术治疗后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肛周脓肿复发率和肛瘘的形成,在传统切开引流术的治疗过程中虽然手术较为简单,也能缓解患者病症,但肛周脓肿属于严重化脓感染性疾病,细菌感染后极易形成肛瘘,造成患者二次手术,增加患者医疗负担,通过本次研究也可以发现切开引流术的复发率和肛瘘形成率均高于切开挂线术[7]。切开挂线术在肛周脓肿的治疗中采用更加灵活的方式,对患者肛周脓肿处的位置和严重程度有更加确切的观察,在不影响患者肛门功能的前提下进行手术切口,另外在实施挂线时通过对挂线松紧度进行合理控制,患者不易出现出血情况,对肛周脓肿的治疗效果更加确切,不易形成肛瘘且复发率也较低,在住院时间和创面愈合时间的比较中,也可发现切开挂线术均优于切开引流术,更利于患者后期恢复[8]。
综上所述,切开挂线术对于肛周脓肿治疗效果更加明显,术后肛周脓肿复发率和肛瘘形成率较低,住院时间短,患者经济负担小,值得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任玲,邢承忠,凌光烈.切开挂线术与切开引流术治疗肛周脓肿的疗效对比[J].局解手术学杂志,2017,3(5):55.
[2]陈兴长.切开挂线术与切开引流术治疗肛周脓肿的疗效比较[J].浙江临床医学,2017,4(11):92.
[3]宋培芬.切开挂线术与切开引流术治疗肛周脓肿临床对比[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2018,62(8):74.
[4]梁开惠,莫世新,邹友飞.切开挂线术与切开引流术治疗肛周脓肿效果比较[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7,84(5):62.
[5]吴成亮,陈耿臻,韩慧,等.不同手术方式(切开挂线术、切开引流术)治疗肛周脓肿的疗效评价[J].中国医学创新,2017,6(10):612.
[6]陈虹.切开挂线术与切开引流术治疗肛周脓肿的疗效评价[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2018,8(54):58.
[7]Ghahramani L,Minaie MR,Arasteh P,et al.Antibiotic therapy for prevention of fistula in-ano after incision and drainage of simple perianal abscess:A randomized single blind clinical trial.[J].Surgery,2017,162(5):1017.
[8]Salfity HV,Valsangkar N,Schultz M,et al.Minimally Invasive Incision and Drainage Technique in the Treatment of Simple Subcutaneous Abscess in Adults[J].American Surgeon,2017,83(7):69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50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