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调查分析我院住院药房的退药现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以减少或规范行为。方法从医院HIS系统统计我院2018年住院药房退药申请的科室、品种、剂型、原因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退药科室主要集中在:患者原因为退药的主要因素。结论为了有效减少并规范退药行为的发生,医院应加强住院药房管理力度,建立更加完善的退药体制:提高医嘱执行质量;完善药学服务、改善服务流程;并加强医、药、护、患之间的相互沟通,从而保证患者用药的安全、合理、有效。
关键词:住院药房;退药现状;分析与对策
本文引用格式:任涵兰.我院住院药房退药现状分析与对策[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2):309-310.
Analysis and Suggestion 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Drug Withdrawal in Inpatient Dispensary of Hospital
REN Han-lan
(Department of Phamarcy,Sichuan Science City Hospital,Mianyang Sichuan)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and analyze the status of drug withdrawal in hospital pharmacies,and propose corresponding strategies to reduce or standardize behavior.Methods A retrospective statistical analysis was carried out from the hospital HIS system to collect the departments,varieties,dosage forms and causes of the drug pharmacy drug withdrawal application in our hospital in 2018.Results The drug withdrawal department was mainly concentrated on:the main reason for the patient's withdrawal was drug withdrawal.Conclusion In order to effectively reduce and standardize the occurrence of drug withdrawal behavior,hospitals should strengthen the management of hospitalized pharmacies,establish a more complete drug withdrawal system:improve the quality of medical records implementation;improve pharmaceutical services,improve service processes;and strengthen medical,medicine,care,Communicate with each other to ensure that patients are safe,reasonable and effective.
KEY WORDS:Hospital pharmacy;The status of drug withdrawal;Analysis and suggestion
0引言
药品是一种具有时效性、安全性的特殊商品,其质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命安全。而药品的质量安全是我院药事管理工作的核心内容。卫医政发(2011)11号《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第28条规定,为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除药品质量原因外,药品一经发出,不得退换[1]但在实际工作中,医疗机构退药事件屡见不鲜,尤其是住院药房,因各种原因退药情况时有发生[2-4]。退药不仅影响了药房的正常工作秩序,增加药师工作量,也为药品的质量管理增加了难度,为医疗安全埋下隐患。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
从我院HIS系统中,分别对2018年我院住院药房退药原因、退药原因、退药科室、退药品种、退药剂型进行统计汇总。
1.2采用WPS Excel 2018软件对随机抽取的退药申请单按照退药科室、品种、剂型、原因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从而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和意见。
2结果
2.1退药科室统计
从统计资料显示,退药率>3%的科室有13个,占总退药率的89.52%,退药最多的是ICU,第二至第五名是消化内科、呼吸内科、肿瘤科、神经内科,具体见表1。
2.2退药品种统计
统计资料显示,退药品种前10位的药物中,退药最多的是抗微生物类药物,其次是消化系统和营养治疗药物。具体见表2。
2.3退药剂型统计
统计资料显示,退药剂型最多的是注射剂,占85.72%,远大于其他剂型。具体见表3。
2.4退药原因分析
统计资料显示:退药原因中主要原因是病情变化更改医嘱、出院退药和转科、转院及死亡病例退药,具体详见表4。
3讨论
3.1退药情况分析
我院退药率、退药金额最高的三个科室分别是ICU、消化内科、呼吸内科。这三个科室,都是我院住院病人较多的科室,ICU比例最高,主要是由于ICU的患者多为病情危重的患者,患者病者因为经济原因或非医保药品无法报销,或患者自主意识比较强,造成药品的退药;因而,在平时与患者交代病情与治疗方案时,应向患者交代清楚药品是否为自费药,及时了解患者家庭情况,是否可负担贵重药品,以减少不必要的药品退药。
3.3改进措施及建议
3.3.1完善HIS系统,实现医嘱前置审核
利用HIS系统,对于医生的不合理医嘱进行拦截。同时,药师对于医嘱进行前置审核,及时发现医师不合理用药问题,以减少事后的退药。对药库缺货药品,HIS系统进行提示并阻止医嘱的生成,避免再次退药,使医院退药管理工作更加科学化、规范化。
3.3.2临床医生加强业务学习和合理用药培训
医生应当熟悉本科室常用药物的常见不良反应及药物间的配伍禁忌,以便在治疗过程中根据病情、用药史及经济情况选择最适宜的药品。同时,加强抗菌药物等各类药品的培训,严格把握适应症,减少人为因素的退药。
3.3.3完善药房退药制度,规范退药流程根据相关文件,结合临床用药实际及本院实际情况,制定药房标准化退药流程,做好退药相关记录。
3.3.4我院目前退药情况不容乐观,为改善目前状况,药剂科可联合医务科进行合理干预,患者发生用药不良反应或不耐受检查等客观原因造成的退药可不予追究,对于由于医生或药师工作失情变化较大,周转较快,故医师会随时根据患者情况需要更改医嘱,如旧的医嘱没有及时停用,就回导致退药情况的发生;此与退药原因中比例最高的原因相呼应。从表2统计获知:退药品种最多的是抗微生物药物,一部分是由于医师对于抗菌药物的使用指征把握不够,导致抗菌药物使用过多,因而不良反应也会相应的增加;另一部分是抗菌药物的迟发型过敏发应,导致患者退药较多。由表3得知,退药剂型主要为注射剂,住院患者多为病情相对比较重的患者,为及时控制病情,多使用的药物为注射剂型,因而,退药时更多的是注射剂型的药物。
3.2退药原因分析
(1)患者病情变化,医生更改医嘱,有些长期医嘱未及时停止时造成频繁退药的主要原因。长期医嘱多为今日取药明日使用。若患者病情复杂,经上级医师查房或会诊后调整治疗方案,需要更换药品,常发生在抗微生物药品的使用上,这类退药还是以病情为基础,占总退药的大多数,因而是合理的。(2)患者出院退药比例相对较大,原因是患者临时要求出院或紧急出院,长期医嘱未及时停止,只能退药处理。因而,要求医生与患者做好沟通,降低临时出院的例数。(3)患者在院内转科时,前后2个科室缺少协调,转科药品无法同转,因而增加了退药率。死亡患者造成的退药多发生在ICU、呼吸ICU、神经内科等病情比较重的科室。(4)一些患误导致的退药,应报送医务科,纳入没有科室目标考核,进行处罚。对于退药频繁的医师进行约谈,如无持续改进,可酌情加重处罚。
4结论
我院病区退药现象比较普遍,增加了药品管理的难度,使药品质量难以保证。
退药问题涉及到医生、护士、药师及医院HIS系统等各个方面,是医院规范化管理的一个重要课题,需要医院建立良好的退药管理机制,健全规章制度,梳理各个流程,以减少退药发生,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总后勤部卫生部关于印发《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的通知[S].2011-03-30.
[2]李烨,梁华,周长凤,等.某院住院药房退药现状分析与建议[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8(3):37-39.
[3]袁彩君.我院2016年上半年住院药房退药现状分析[J].北方药学,2017,14(7):141-142.
[4]蒋彬.我院住院药房退药现状的分析与对策[J].黑龙江医学,2018,42(2):170-171.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50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