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分析生活方式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的重要性。方法筛查45名在我社区中心健康小屋进行免费测量血糖的检查的患者,对其实施健康教育,生活方式的干预,观察干预前后疾病知晓率的情况。结果干预后患者对糖尿病的知晓率明显提高,差异显著(P<0.05)。结果对社区糖尿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能够提高患者对糖尿病的知晓率,有助于患者病情控制,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糖尿病;生活方式干预;效果评价
本文引用格式:丁月.生活方式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的重要性[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0):292.
0引言
糖尿病已经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我国糖尿病患者的增速令人震惊,1980年的0.67%到2010年的11.6%,有1.139亿糖尿病患者[1]。调查显示,我国糖尿病患者病情知晓率不到1/3,且仅有1/4的患者接受过治疗[2]。随着我国老龄化的加速,糖尿病问题会给家庭和社会发展带来更大的负担,同时,糖尿病知识的普及也有潜在巨大的市场需求。
1资料
1.1一般资料
通过对我社区中心健康小屋免费为患者测量血糖的检查情况,筛查出45名糖尿病患者,其中60岁以下的8名,其余全部为60岁以上的患者。女性5名,男性40名。其中合并高血压者12名,冠心病者2名。按照体重指数,16名肥胖,其余正常。
1.2干预方式
我中心开展健康小屋,为患者免费测量血糖,制作食物热量交换份模型,让患者对交换的食物有感性的认识;为患者计算出每日所需热量;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运动方案;制作方便患者能够理解的宣传资料和健康处方;并且有糖尿病课题小组对患者进行健康讲座和随访。饮食干预:(1)制定患者每日的总热量。按照患者的体型和劳动强度,每公斤体重所需的热量,然后乘以标准体重得出每天所需的总热量,再把总热量除以90千卡就可以换算出每天需要几个热量单位的食物,根据食物金字塔方案合理配比食物即可。(2)合理安排好三餐的营养,合理分配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并增加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吸收,如蔬菜、海藻、粗粮、蘑菇等食物的摄取,补充适量的膳食纤维。(3)戒烟、戒酒。打消患者错误的饮酒想法,饮酒会使血糖值升高,消耗人体的胰岛素,扰乱饮食习惯,很难控制血糖。(4)可以在血糖控制相对稳定情况下,进食水果,增加维生素。在两餐之间吃水果,食用水果每日不能超过一个交换份的热量90千卡,并且选择熟悉常见的水果,像榴莲、芒果等热带的水果含糖量较高,不宜食用。运动干预:(1)制定个性化的运动方案。对有冠心病、高血压的患者指导其进行有氧运动,如太极拳、散步。对60岁以下的和无并发症的患者以及肥胖的患者指导其进行快走、慢跑、游泳或者跳舞等运动项目,循序渐进的进行轻微的肌肉的力量性运动,如组合的健身器械、哑铃健身。(2)从吃第一口饭算起,在饭后1小时左右开始运动。每次的运动时间相对固定,如每次都在晚饭后运动或者在早餐后运动。体重每周减轻500g左右。每周运动5次,肌肉力量性运动每周1-2次。(3)选择适合自己的体力状况,并遵循循序渐进的锻炼原则。糖尿病患者运动强度应保持的心率是200减去年龄再乘以百分之六十到百分之七十。(4)在有健身步道、铺有塑胶的跑道或者跑步机上进行快走或者慢跑。(5)运动时的注意事项:运动时选择合适的运动鞋和棉袜,鞋一定要密闭性好,并且透气性好;运动时随身带好救急药物、糖果和联系电话。心理平衡,解除精神压力。糖尿病患者心理问题主要是抑郁、焦虑。我们的健康小屋不仅是给患者测量血糖,还是与患者进行语言沟通,让病人倾诉的场所,让病人心境放开,多进行语音交流。鼓励患者多参加社会活动,如社会志愿者,义务管理员等,让患者感到自己是有价值的。还可以让病人适量的运动,放松紧张情绪。
1.3观察指标
记录并比较患者干预前后对糖尿病的知晓率、并发症的危害以及饮食和运动干预的重要性。
1.4统计学方式
使用SPSS 20.0软件对统计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的方式表示,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统计结果有显著性差异。
2结果
干预前45例患者中仅28例患者对糖尿病较为了解,31例知道糖尿病并发症的危害,30例知道饮食和运动干预的重要性,干预后所有患者均对糖尿病知晓,且均知道糖尿病并发症的危害以及饮食和运动干预的重要性,干预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本研究通过对45名患者的生活方式的干预,患者的血糖控制平稳,能够健康的饮食,做到三餐配比合理、限量、营养丰富。运动行为有了自觉性,肥胖者主动参与运动,并能坚持下来,将体重控制在正常范围;原来不运动只依靠药物的患者现在血糖水平平稳了,并能坚持运动行为。
在健康小屋为患者做血糖监测时,通过与患者的沟通,结合患者的病情,进行饮食指导,制定运动方案,达到控制血糖的目的。运动与饮食是密切关联的,二者相辅相成,互相配合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患者身心都走向一个良性循环[3]。糖尿病是死亡率和致残率很高的疫病,要早发现,早治疗,早诊断,还要进行早期的干预,从而使死亡率和致残率得到控制,提升患者的高质量的生活,同时也提高了患者的幸福指数[4]。
综上所述,对社区糖尿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能够提高患者对糖尿病的知晓率,有助于患者病情控制,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魏亚庆,张琦,刘菊香,等.我国基层糖尿病患者教育与管理现状[J].中国基层医药,2017,24(12):1901-1904.
[2]佚名.中国成年人糖尿病患病率Meta分析[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8,39(6):852-857.
[3]陈观连,范穗光,沈丽琼,等.糖尿病健康小屋在糖尿病社区护理管理上的应用[J].实用医学杂志,2015,31(16):2748-2750.
[4]刘冬梅,赵晓华,袁志喜,等.医院-社区一体化的社区糖尿病健康小屋模式探讨[J].护理研究,2012,26(32):3064-306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46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