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两种中药制剂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外周血 T 细胞的影响论文

发布时间:2020-04-24 11:10:02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运用流式细胞法,探讨重连口服液与羚羊感冒口服液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外周血中淋巴细胞的影响。方法选择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分别加用重连口服液(20mL,每天3次)、羚羊感冒口服液(10mL,每天3次),治疗5天。在治疗前和治疗后5天后采取外周血样本。流式细胞学检测人体内成熟T淋巴细胞(CD3+)、抑制性/细胞毒性(CD3+/CD8+)T淋巴细胞亚群和辅助性/诱导性(CD3+/CD4+)、T淋巴细胞亚群的百分比和绝对计数的变化。结果经过5天的治疗,重连口服液疗效明显,相关检测项目数据均有不同程度上升。结论重连口服液通过提高Th/Ts比值,调节患者的免疫失衡而发挥作用。

关键词:重连口服液;羚羊感冒口服液;淋巴细胞;流式细胞学

本文引用格式:刘昕烨,李雪苓.两种中药制剂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外周血T细胞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0):23-25.

Effects of two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 on T Cells in Peripheral Blood of Patients with Acute 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preparations

LIU Xin-ye1,LI Xue-ling2*

(1.Anhu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Hefei Anhui;2.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Anhu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Hefei Anhui)

ABSTRACT:Objective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chonglian oral liquid and antelope cold oral liquid on peripheral blood lymphocytes of patients with acute 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by flow cytometry.Methods 60 patients with acute 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On the basis of routine treatment,recombined oral solution(20mL,3 times a day)and antelope cold oral solution(10mL,3 times a day)were added respectively for 5 days.Peripheral blood samples were taken before and 5 days after treatment.The changes of mature T lymphocyte(CD3+),inhibition/cytotoxicity(CD3+/CD8+)T lymphocyte subsets,helper/inductance(CD3+/CD4+),percentage and absolute count of T lymphocyte subsets were detected byflow cytometry.Results After 5 days of treatment,the effect of recombination oral liquid was obvious,and the data of related test items were increased to different degrees.Conclusion Recombination oral liquid plays a role in regulating immune imbalance by increasing Th/Ts ratio.

KEY WORDS:Reconnection oral liquid;Antelope horn oral liquid;Lymphocytes;Flow cytometry

引言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acute 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是指鼻腔、咽或喉及其隆突以上气管感染急性炎症的概称。是临床上常见多发病,具有一定传染性,在冬春季节或气候变化、机体免疫力下降时易发病。约有70%-80%由病毒引起,细菌感染多继于病毒感染之后。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最常见的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多为散发,且可在气候突变时小规模流行。主要通过患者喷嚏和含有病毒的飞沫空气传播,或经污染的手和用具传播。引起上感的病原体大多为自然界广泛存在的多种类型病毒,机体对其感染后产生的免疫较弱、短暂,病毒间也无交叉免疫,故可造成反复发病。通常情况下,成人每年发生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次数约2至4次,儿童的发病率较成人高,每年约到6至8次。发病率高,传播范围广,流行速度快是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特点,且上感可引起多种疾病,例如急性病毒性咽炎和喉炎、急性疱疹性咽峡炎、急性咽扁桃体炎等,若治疗不当可导致病情急剧加重,部分患者可继发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风湿热、肾小球肾炎,可并发病毒性心肌炎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人类面临的主要公共健康问题之一,历来是众医家关注的焦点。

上呼吸道感染属中医外感发热范畴,外感发热是感受触冒风邪,邪犯卫表而致的常见外感疾病。外感发热(流行性感冒、上呼吸道感染等)是由外感六淫邪毒所致,热病邪由口鼻而入,初起多有肺卫见证;继则表证解而肺热渐炽,出现邪热壅肺,肺失宣降之证;热郁于肺,炼液为痰,可致痰液阻肺,痰液互结于上焦,气机失于通降。多以恶寒、发热、咳嗽咳痰、口渴、脉数等为主要临床特征。

近年来外感发热的研究已成为中医科研与临床研究的热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包括感冒、急性病毒性咽炎和喉炎等,随着广谱抗生素的泛用,耐药菌株不断增加,病毒感染无特效药,给治疗带来了困难,从目前来看这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

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基于“清热解毒、顿挫高热、保存阴津、防止传变为主法治疗流感”的认识,创制运用清热燥湿、退热利咽、泻火解毒的中药重连口服液预防外热。重连口服液(又名热毒清口服液)为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治疗外感高热、风热感冒的经验方,系由《药奁启秘》所录主治疗疮肿痛的古方蚤休散化裁而来,由蚤休、连翘、黄芩、板蓝根、大青叶、射干、甘草7味中药组成,具有清热解毒、泻火退热、利咽止咳之功效。其组成药物有抗病原微生物与抗炎作用,对甲型及亚洲甲型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能促进白细胞吞噬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对其它致病菌、流感病毒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1-2]。

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对既往1120例外感高热进行临床疗效观察,临床观察结果表明具有高效、速效退热止痛作用,有效率92%;2003年至2008年对本方剂进一步临床研究和基础实验研究,证明本方剂顿挫高热,有效缓解患者的全身症状,缩短病程的作用,总有效率93.34%[3]。

在此基础上深入研究,采用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方法,分别以重连口服液(本院制剂室生产,皖药制字Z20050069,每1000毫升含蚤休、连翘、射干、黄芩、大青叶、板蓝根各200g)为治疗组,羚羊感冒口服液(国药准字Z19991003,南京同仁堂药业有限责任公司)为对照组,观察运用流式细胞法比较药物服用前后,人体内成熟T淋巴细胞(CD3+)、抑制性/细胞毒性(CD3+/CD8+)、T淋巴细胞亚群和辅助性/诱导性(CD3+/CD4+)、T淋巴细胞亚群的百分比和绝对计数的变化,提高有效率。两种中药制剂的配比思路及功效主治类似,要达到理想的疗效优劣的对比必须依赖新的技术方法。单克隆技术的进展和流式细胞仪的临床普及,使流式细胞学免疫表型分析在识别及确定T淋巴细胞各亚群比例方面应用成为可能,我们应用此项技术对临床收集到的60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的标本,进流式细胞免疫表型分析,旨在通过临床试验研究,评价重连口服液中药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临床研究。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根据病史、体检、胸片、血常规等检查确诊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均符合卫生部“十二五”规划教材《内科学》第8版,葛均波、徐永健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普通感冒诊断标准及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医病症部分》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ZYYXH/T4~49-2008,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感冒风热证辨证标准)其中选取60名患者,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排除标准:(1)近两周内使用过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中、西药物者;(2)经检查诊断为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下呼吸道感染、急性鼻窦炎、结核、麻疹、百日咳、白喉者;(3)妊娠或哺乳期妇女;(4)过敏体质或对多种药物过敏者;(5)合并心血管、肝、肾、脑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疾病,恶性肿瘤,精神病患者。入院后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分别用重连口服液(20mL,每天3次)、羚羊感冒口服液(10mL,每天3次),治疗5天。

1.2流式细胞学检测采集患者外周血标本,标本管编号,取一只绝对计数管标记相应序号,加入CD3-FITC/CD8-PE/CD45-PreCP/CD4-APC 20Ul。此管中再加入全血50UL,混均。置室温,避光孵育15min。加入FACSLysing溶血液2.0mL,置室温,避光孵育10min。300g离心5min,弃上清液。PBS洗涤细胞两次,300g离心5min,弃上清液。加入PBS 0.5mL。所有试剂均购自美国BD Biosciences公司,应用BD公司FACS Calibur流式细胞仪进行检测。绝对计数微球试剂盒购自北京同生时代公司。 

1.3统计学处理

所有资料均以±s来表示,用SPSS 17.0进行统计学分析,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相关症状及体征积分


入组以及治疗后第1、2、3、4天详细观察并记录受试者症状、体征变化,包括恶寒、发热等,以及舌象,脉象。症状包括恶寒,发热,鼻塞,肢体酸痛,咽痛,流涕,汗出,头痛,咳嗽,口渴,按其症状轻重,分为无(0分),轻(2分),中(4分),重(6分)(参考中医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安全性检查:给药前行胸片检查;给药前及停药后行血常规、肝肾功能(ALT、AST、BUN、Cr)、心电图、尿常规。


2.2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比较

治疗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积分均相近(P>0.05)。见表1。



\


两种药物对患者辅助/诱导T淋巴细胞百分比、抑制/细胞毒T淋巴细胞百分比、辅助/抑制T淋巴细胞比值等数值表达水平的影响。

如下图所示,经两种药物治疗后,总T淋巴细胞百分比、辅助/诱导T淋巴细胞百分比、抑制/细胞毒T淋巴细胞百分比、总T淋巴细胞绝对数目、辅助/诱导T淋巴细胞绝对数目、抑制/细胞毒T淋巴细胞绝对数目等数值均有不同程度的有所提高。

3讨论

祖国医学将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归于“风热”、“感冒”等范畴。

该病发病机制是外感风邪,侵袭肺系,营卫失合,肺脏娇弱,气道受阻,肺失宣泄;风热之邪,侵犯肺卫,则致流涕、咳嗽,侵袭咽喉,则致咽喉肿痛;上扰清窍,发为头痛。通过疏泄卫表,透邪外出以解除表证,临床上多灵活运用性味多辛苦而偏寒凉的药物,辛以发散,凉可祛热,即内经所谓“热者寒之”。

重连口服液则多选用性味苦寒或甘寒具有清热解毒功效的药物。蚤休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蚤休及同属多种植物的根茎在《中药大辞典》中其描述功用:“主治:清热解表,消肿定惊。主治:痈肿疮表,咽肿、喉痹、乳痈、蛇虫咬伤、跌打伤痛、肝热抽搐。蚤休具有广谱抗菌作用,对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大肠杆菌、肠炎杆菌、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脑膜炎及双球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对亚洲甲型流感病毒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连翘,入心、肺二经,长于清心火,散上焦风热,即《珍珠囊》所谓:连翘之用有三:“泻心经客热,一也;去上焦诸热,二也,为疮家圣药,三也。”研究表明,连翘有广谱抗菌作用,抗菌主要成分为连翘酚及挥发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对其他致病菌、流感病毒以及钩端螺旋体也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连翘酯苷通过体内实验则可以发现15mg/(kg·d)的剂量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病症具有较好的质量效果[4]。提炼连翘制作而成的连翘挥发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双球菌等有抑制效果,并且在长期的临床使用后未出现耐药性问题[5]。另外,连翘醋昔和都具有较强的真菌抗性。

大青叶、板蓝根和射干均是清热解毒药,性味苦寒之品。大青叶与板蓝根分别是草药菘蓝的干燥叶和干燥根,二者功效类似,可凉血利咽,二者对金黄色链球菌、溶血性链球菌有一定抑制作用。革兰氏阴性菌、革兰氏阳性菌及流感病毒其所产生的内毒素,生物医学界一致认为其是导致患者体温升高的主要因素,中医对内毒素早期临床表现辩证为“实热证”,认为内毒素是“外邪、邪毒”等物质基础,而板蓝根内含有破换内毒素、自身毒性较低的有效物质,有明显强的解热功效。

方中以蚤休为君,苦寒之品,归肝经,可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息风止痛;连翘为臣药,味苦性寒,归肺、胃、小肠经,可清热解毒、消痈散结;射干其归肺经,可清热解毒、祛痰利咽;黄芩性味苦寒,归肺、胆、脾、胃、大肠、小肠经,可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大青叶、板蓝根味苦性寒,归心、胃经,可清热解毒、凉血消斑、利咽,增 强清热之功;以上,3味为方中佐药,既协同君、臣发挥治疗作用,又治疗兼症;甘草,甘、平,归肺、胃经,清热解毒,祛痰止咳,调和药性,为方中使药。全方共奏清热解毒、利咽止痛之功,具有抗病毒药、抗菌药、解热镇痛作用。

T细胞可以分成若干亚群,如:辅助性T细胞(具有协助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功能);抑制性T细胞(具有抑制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的功能);细胞毒性T细胞(具有杀伤靶细胞的功能)。其中T4细胞,它的作用是,有病毒入侵,CD4对免疫系统发出对抗信息,起到免疫应答的枢纽作用。T8细胞的作用是接到对抗信息后抑制和抗击病毒。

病毒感染不仅会直接损害呼吸道黏膜上皮细胞,同时可活化T细胞免疫反应,引起炎症反应,患者会出现Th/Ts比例下降显著,提示机体处于免疫抑制。CD4+、CD8+则分别为辅助性和抑制性T细胞的全部双阳性细胞,CD4+/CD8+细胞比值表示Th与Ts之间功能平衡状态,是人体免疫系统内环境稳定最重要的指标。细胞免疫功能改变往往敏感地表现在Th/Ts比值改变上,Th/Ts比值下降被认为是疾病严重和预后不良的重要指标之一[6]。二者比值平衡可维持机体免疫状态,一旦失衡则表明机体免疫功能紊乱可诱发疾病。维持辅助性和抑制性T细胞比值平衡,对控制疾病进展具有重要意义。如图d所示,患者在予以重连口服液治疗后,Th/Ts比值明显提高,提示激活自身免疫机制,免疫力提高,疾病得已控制,预后良好,而经羚羊感冒口服液治疗后,比值不升反降,反映机体免疫功能降低,疾病预后较差,治疗效果不容乐观,甚至恶化。

在本研究中,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的中医症状积分相近,对各项数值水平影响程度相似,二者均有明显疗效。单纯对Th/Ts比值影响方面,重连口服液较羚羊感冒口服液更加显著,为明确重连口服液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机制提供了新的证据。


\
\
\
\
 
参考文献

[1]周大勇,张宗铭,韩宁林,等.热毒清口服液治疗外感高热(风热证)临床研究[J].中国中医急症,2008,17(7):913-914.
[2]周大勇,张宗铭,韩宁林,等.热毒清口服液对内毒素性发热家兔体温及血浆一氧化氮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8,15(7):35-37.
[3]李雪苓,陈双萍,张宗铭.热毒清口服液治疗外感发热临床研究[J].中国中医急症,2005,14(9):847-878.
[4]李双,王东强,李志军.连翘主要有效成分的提取与药理作用[J].黑龙江中医药,2011,40(2):46-48.
[5]闫丽丽,姜颖.连翘药材主要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综述[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11):11.
[6]莫扬,许小东.流式细胞术检测体液T淋巴细胞亚群的临床应用[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0,31(1):52-54.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4510.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