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静脉滴注阿奇霉素致不良反应114例分析论文(附论文PDF版下载)

发布时间:2018-10-19 15:50:32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 探究并评价分析静脉滴注阿奇霉素过程中会出现的各种不良反应。方法 取本院 2014 年 1 月至 2016 年 7 月就诊的 114 例静脉滴注阿奇霉素过程中会出现各种不良反应的患者,随机分两组,对照组(标准滴速)及观察组(缓慢滴速),分析研究静脉滴注阿奇霉素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 予以两种方案后,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下降明显,较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其中, 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患者有胃肠道反应的分别为6 例、11 例,构成比为10.53%、19.30%,有局部反应的分别为4 例、8 例,构成比为7.02%、14.04%,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于静脉滴注阿奇霉素的患者,在滴注时需要掌握好药物的用量和滴速,能够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关键词:静脉滴注;不良反应;阿奇霉素;评价分析

本文引用格式:王文瑛 . 静脉滴注阿奇霉素致不良反应 114 例分析 [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71):121,128.

\

0引言

阿奇霉素是一种抗生素,在 1980 年发现的大环内酯类中的一类,其作用机制是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从而达到抑制细菌的作用,和红霉素的作用机理相同 [1]。阿奇霉素能够抑制的细菌有革兰氏阳性细菌、革兰氏阴性细菌、厌氧菌等 [2]。目前,阿奇霉素已经是临床上常见的抗生素,对支气管炎、肺炎、咽喉炎等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3]。但是,也产生了很多的不良反应,如胃肠道反应、皮肤反应等。本研究对患者在静脉滴注阿奇霉素过程中会出现的各种不良反应进行了分析研究,详细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本院于 2014 年 1 月至 2016 年 7 月就诊的 114 例静脉滴注阿奇霉素过程中会出现各种不良反应的患者,均符合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相关要求,且患者知情。采用随机、开放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 57 例,年龄:2-82岁,平均年龄(44.52±13.21)岁,性别:男性 30 例,女性 27 例,疾病:支气管炎 22 例,肺炎 19 例,咽喉炎 16 例;观察组57 例,年龄:1-83 岁,平均年龄(45.37±13.18)岁,性别:男
性 31 例,女性 26 例,疾病:支气管炎 21 例,肺炎 19 例,咽喉炎 17 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可比性。

1.2方法

1.2.1配置阿奇霉素液体的方法
使用注射用水溶解阿奇霉素粉剂,充分溶解后,将浓度配制成 0.1g/ml,同时加入葡萄糖注射液或者是生理盐水,再次配制,药液浓度定在 1mg/ml-2mg/ml 之间。

1.2.2输液速度调节方法
对照组:予以标准速度滴注,将滴注时间控制在 100min, 50ml 规格的滴速为 10  滴 /min,100ml 规格的滴速为 17 滴 / min,150ml 规格的滴速为 25 滴 /min,200ml 规格的滴速为 40 滴 /min,500ml 规格的滴速为 77 滴 /min。
观察组:予以减慢速度滴注,50ml 规格的滴速为 6 滴 / min,100ml 规格的滴速为 17 滴 /min,150ml 规格的滴速为 19滴 /min,200ml 规格的滴速为 24 滴 /min,500ml 规格的滴速为 55 滴 /min。观察两组患者在滴注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

1.3统计学方法
应用 SPSS20.0 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 (    ±s) 表示,行 t 检验;计数资料以 (%) 表示,行 2 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下降明显,较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其中,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患者有胃肠道反应的分别有 6 例、11 例,构成比为 10.53%、19.30%,有局部反应的分别有 4 例、8 例,构成比为 7.02%、14.04%,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详细结果见表 1。

\

3讨论

阿奇霉素是一种新型的抗生素,其抗菌谱很广,除了对军团菌和淋球菌有作用外,对弓形虫和梅毒螺旋体也有一定的杀灭作用 [4]。因此,阿奇霉素可以治疗皮肤、软组织、呼吸道上由敏感菌所诱发的感染 [5]。但是,随着阿奇霉素在临床上的应用,其静脉滴注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越来越高。据统计, 在国外,阿奇霉素通过静脉滴注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大约是10%,在国内则高达 28%[6]。因此,在使用阿奇霉素(静脉滴注)时,需要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来防止不良反应的发生。

阿奇霉素产生的不良反应涉及机体的各个系统,其中以胃肠道反应最为常见,局部反应次之。据研究发现,严格控制阿奇霉素的滴注浓度、速度、时间,可以有效地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7]。本研究的结果也证实以上结论,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下降明显,较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其中,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患者有胃肠道反应的分别有 6 例、11 例,构成比为 10.53%、19.30%,有局部反应的分别有 4 例、8例,构成比为 7.02%、14.04%,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而阿奇霉素是经过肝脏代谢的,在肝脏和胆汁内药物会停留很长时间,从而增加了肝脏毒性发生的概率,若与其他具有肝脏毒性的药物合用,肝脏毒性发生的概率会更大,故在使用阿奇霉素时,需要警惕其肝脏毒性 [8],同时,在为患者用药前,医师一定要询问患者的过敏史,若有药物过敏史,需要加强观察,一旦有异常的情况,必须立即停药,并采取恰当的措施来应对。

综上所述,对于静脉滴注阿奇霉素的患者,在滴注时需要掌握好药物的用量和滴速,能够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参考文献:

[1]刘 敏 .36 例 静 脉 滴 注 阿 奇 霉 素 致 不 良 反 应 分 析 [J]. 医 药 前沿 ,2015(20):101-102.
[2]殷运忠,周颖,汪泽,等 . 阿奇霉素静脉滴注致严重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J]. 北方药学 ,2012,9(2):91-91.
[3]张眉岸 . 门诊静脉滴注阿奇霉素所致不良反应 1 例分析 [J].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3(8):1891-1892.
[4]赵秀芹,代炳梅,刘海香 . 静脉滴注阿奇霉素致不良反应分析 [J]. 医药卫生 : 文摘版 ,2016(8):00015-00015.
[5]花春旺 . 探析静脉滴注阿奇霉素致不良反应的临床分析 [J]. 医药前沿 ,2016,6(26):36-37.
[6]黄秀玲 . 静脉滴注阿奇霉素导致不良反应的临床分析 [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2):143-144.
[7]韩勇,张学萍 . 阿奇霉素致不良反应 84 例临床分析 [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3(10):181-181.
[8]庞洲,查赣,许尔凤 . 静脉滴注阿奇霉素致不良反应探析 [J]. 北方药学 ,2013(7):100-101.

《静脉滴注阿奇霉素致不良反应114例分析论文》附论文PDF版下载:
http://www.lunwensci.com/uploadfile/2018/1019/20181019035114799.pdf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239.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