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1例原发性输卵管绒毛膜癌误诊为输卵管妊娠病例报告论文

发布时间:2020-02-24 11:45:25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探究原发性输卵管绒毛膜癌误诊为输卵管妊娠1例的病例报告,主要内容便是将此1例患者的病例资料展开分析,对检查内容进行二次研究。

关键词:原发性输卵管绒毛膜癌;输卵管妊娠;临床研究

本文引用格式:黄彦珍,赵风杰.1例原发性输卵管绒毛膜癌误诊为输卵管妊娠病例报告[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51):194.

0引言

对于原发性输卵管绒毛膜癌而言,其因为临床症状与输卵管妊娠相似,极易被误诊,虽然没有较高的发病率,但是一旦发病便会严重影响患者的心情,而此肿瘤容易通过血液进进行转移,需要进行临床警惕[1]。

1病例分析

1.1病例资料。在本文中选择的患者是从我院2018年1月份至2018年3月份中选出的1例,其为女性,年龄为23岁,患者虽然未婚,但是其有性生活史,并且没有过避孕措施。由于患者已经停经两个多月后有间断性的阴道出血情况,持续时间为1个月。

1.2体检内容。妇科查体:患者的子宫略大,无压痛,活动可,两侧附件区无触及明显异常;患者的尿妊娠试验(+);血β-人绒毛促性腺激素25048IU/L;孕酮为24.76 nmol/L。

而患者在5天之内的检查则血β-HCG上升到了58955 IU/L,在七天之内则达到了67077 IU/L。在B超检查中可见:患者的子宫偏大,而其内膜增厚12 mm,宫腔内未见孕囊,左卵巢旁侧可见混合性包块,其大小约为12 mm×14 mm×l5 mm。

在检查确认之后,其展开一次诊刮,确定刮出物是宫内膜组织,也没有出现绒毛及肿瘤组织。经过所有临床检查后,临床拟诊为“左输卵管妊娠,滋养细胞疾病待排”疾病,并将患者收住入院,随后则展开术前准备,在患者住院的72小时后展开腹腔镜下左输卵管切除术。

术中见患者的子宫大小正常,其表面和形态无明显的异常;可见左侧输卵管壶腹部增粗3 cm×3 cm×2.5 cm,表面呈暗紫色,未见破裂口,与周围组织无粘连。术后病理是示绒癌。

再次追问患者病史,患者曾在2016年3月份因为异位妊娠疾病查血HCG,患者的血β-人绒毛促性腺激素升高到了200 IU/L,且没有展开过相关的治疗,患者在复查之后却恢复了正常;询问病史之后,行胸腹部、盆腔CT的检查,检查结果为:患者的左肺上叶舌状结节。

同时根据世界卫生组织预后评分标准评分,此患者的评分为7分,属于低危型。术后给予5-氟尿嘧啶联合更生霉素化疗6个疗程,同时监测血HCG、胸片、盆腔彩超等。患者随访至今,其血β-人绒毛促性腺激素以及B超、胸片检查均没有显著的异常情况。

\
 
2讨论

在临床上输卵管绒毛膜癌属于极为少见的高度恶性滋养细胞肿瘤,其从属于异位绒癌中,在全部的输卵管癌病例中所占的比例占到了4%,其中常见的便是妊娠性绒癌,其发病形式可以来自不同形式的妊娠[2]。

在当今宫外孕的发病率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患者经过治疗之后,也给输卵管绒癌的发生造成了一定的形成空间。因为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异位妊娠比较相似,极容易被诊断成宫外孕,应该在诊断的时候更加警惕。

在本文中,诊断原发性输卵管绒毛膜癌的依据如下:

其一,患者在术前实施了诊刮术,且病理报告没有发现异常情况;其二,患者的宫腔并没有病灶;其三,对有正常妊娠与葡萄糖妊娠的患者予以排除;其四,患者经过病理诊断后证实为绒毛膜癌,且病变仅仅在输卵管的管壁,没有突破浆膜层;同时患者的胸部X射线片没有发生异常,盆腔也没有侵犯与转移情况。为此需要对患者的早期病变进行分析,避免发生,且患者的术后恢复快,化疗后的随访情况良好。

在本例资料中得知:对原发性输卵管绒毛膜癌的诊断需要慎之又慎,虽然在术前的诊断比较困难,但是借助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后,能够发现不规则的输卵管,且有非特异性附件包块,血流丰富[3]。

绒毛膜上皮癌显示的主要特征有:其周边属于合体滋养细胞,偶而期间会出现细胞滋养情况,细胞滋养细胞卵圆或多边形,其中大的为单个空泡状核,核仁明显;有时为多个,其核分裂象多,也有的呈现出异常核分裂,胞质透明、淡染或颗粒状,且多数绒癌中也存在相应的3种类型细胞,若要确诊则应该进行切片病理诊断。在近几年中,输卵管妊娠多是采用保守治疗,但是其在术后则需要展开血β-人绒毛促性腺激素检查,从而能够在检查中尽早确诊持续性异位妊娠和输卵管绒癌。

\
 
3结论

综上所述,对于输卵管绒癌的治疗而言,首选的可以展开手术治疗,之后则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和预后因素进行相应的化疗,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同时因为输卵管绒癌对化疗的治疗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其同样能够较好的预后效果。在本例中患者实施患侧输卵管切除手术,在手术之后利用氟尿嘧啶与更生霉素展开化疗,使患者的血β-人绒毛促性腺激素迅速下降,直至其恢复到正常状态,患者的肺部转移情况也随之消失,随访到现在没有出现复发和转移的情况,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参考文献

[1]石慧敏.原发性输卵管绒毛膜癌误诊为输卵管妊娠1例[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1,27(6):463-463.
[2]王慧敏,唐均英.原发性输卵管绒毛膜癌1例并文献回顾[J].四川医学,2013,34(5):783-784.
[3]高莉,贺春平,赵春兰.输卵管原发性绒毛膜癌1例报道[J].中国保健营养,2013,23(5):1164-116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1444.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