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目的 探讨 64 排螺旋 CT 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 2017 年 1 月至 2018 年 1 月就诊于本院高度疑似肺动脉栓塞患者共 30 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 64 排螺旋 CT 检查诊断。分析 64 排螺旋 CT 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病理诊断确诊为肺动脉栓塞的有 24 例,螺旋 CT 诊断确诊为肺动脉栓塞的有 25 例,真阳性 24 例,真阴性 6 例,假阳性 1 例,假阴性 2 例,螺旋 CT 诊断敏感性为 92.31%, 特异性为 85.71%,与病理诊断结果比较无明显差异 P> 0.05。结论 使用 64 排螺旋 CT 鉴别诊断肺动脉栓塞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作为该疾病的临床首选诊断方法,具有推广价值。
关键词: 64 排螺旋 CT;肺动脉栓塞;敏感性;特异性
本文引用格式:赵斌 .64 排螺旋CT 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70):179+198
引言
肺动脉栓塞是一种临床较为常见的心肺血管疾病,该疾病的具体发病原因尚在研究中,可能与环境、遗传、气候、生活习惯等多种因素有关。肺栓塞患者早期无明显临床症状, 当疾病进展至一定程度时可引起呼吸困难、胸痛,严重时还可造成休克或死亡 [1]。随着肺栓塞在临床上的发病率逐渐升高,寻找一种安全可靠的诊断方法已成为总多临床医师研究的重点。本次研究对收治的 30 例高度疑似肺栓塞患者采用64 排螺旋 CT 检查,诊断准确率较高,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研究对象为 2017 年 1 月至 2018 年 1 月本院收治的30 例高度疑似肺动脉栓塞患者,30 例患者中,男 17 例, 年龄32-80 岁,平均(51.33±3.42)岁;女 13 例,年龄 30-75 岁, 平均(50.79±4.02)岁。所有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咳嗽、 呼吸困难、胸痛等症状,向所有患者讲解研究内容,均同意参与并签署书面知情同意书后开展研究。所有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 0.05),无可比性。
1.2方法。所有患者均采用 64 排螺旋 CT 检查诊断,具体操作方法:机器型号为 GE-optina660,患者维持仰卧位后对肺部进行常规定位像扫描,平扫范围为肺尖至肺底,观察肺组织是否有病变发生,后进行 CT 动脉造影,范围包括胸廓至肺底,各项参数设定:电压 120 kV,电流 110 mA,层间距 2 mm,层厚 3 mm,螺距 2.0 mm,将事先配制的碘伏醇320 mg/mL 及 30 mL 生理盐水注入患者肘静脉,通过智能跟踪软件监测患者肺动脉中碘伏醇浓度变化情况,扫描延迟时间设定为 22 s。将所有扫描所得图像数据送入工作站进行处理,由 2 位高年资影像学医师进行阅片,通过 CT 图像对患者疾病进行鉴别诊断。
1.3观察指标。计算 CT 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并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比较。
1.4统计学分析。使用统计学软件 SPSS 20.0 进行数据分析。
2结果
2.1影像表现。CT 检测图像分为直接和间接征象两类,血管内充盈缺损即直接征象、局限性肺纹理稀疏表现为间接征象。30 例患者中,血管内偏心性充盈缺损 9 例,具体表现为血栓附着于血管壁,血管壁表面凹凸不平,造影剂表现为不规则充盈缺损;中心性充盈缺损 8 例,具体表现为血管中部出现血栓,周围有高密度造影剂环绕,可受切面影响呈靶征或轨道征;完全阻塞 3 例,具体表现为阻塞远端无造影剂,断处不规整;混合性充盈缺损 10 例。
2.2敏感性、特异性比较。30 例患者经病理诊断确诊为肺动脉栓塞的有 24 例,螺旋 CT 诊断确诊为肺动脉栓塞的有 25 例,真阳性 24 例,真阴性 6 例,假阳性 1 例,假阴性 2 例, 螺旋 CT 诊断敏感性为 92.31%,特异性为 85.71%,诊断符合率 90.90%,与病理诊断结果比较无明显差异P> 0.05,见表 1。
3讨论
血栓、微生物、骨髓脂肪栓等是引起肺动脉栓塞的主要原因,该疾病早期症状表现不明显,当出现咯血、呼吸困难等症状时,疾病往往已发展到中后期,若未及时接受治疗, 将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极大威胁。及早诊断对降低肺动脉栓塞患者死亡率意义重大 [2]。
CT 检查的适应症较多,常见的有神经系统病变、心血管系统病变、胸部疾病、腹部器官疾病、盆腔疾病、骨与关节以及肝脏病变等,CT 检查密度分辨率高,能直接显示 X 线检查无法显示的器官和病变,检查方便快捷,患者不需进行移动,即可开展检查,尤其是针对急症患者,能快速做出诊断,为患者抢救争取时间 [3]。传统 X 线检查容易出现平片影像重叠,还有相邻器官组织密度无法对比、软组织构成器官不能显影或显影不佳等缺点,而 CT 则完美克服了这些缺点,它能从三维立体的角度全方位、精细展现肺脏的全貌和细微结构,提供全面丰富的信息,高分辨率更有利于医师进行疾病鉴别和进展程度评估。同时 CT 检查还具有适应人群广、无创、成像快等优点,对有密度改变的细微病变也可哟徐爱哦显现。伍强等 [4] 使用 64 排螺旋 CT 对收治的 96 例确诊为急性肺动脉栓塞的患者进行检查,发现 CT 检查结果不仅能反映肺动脉栓塞的直接及间接征象,还能根据肺动脉分支内充盈缺损的部位、形态判定栓塞的类型和急慢性特征。孙长青, 徐炳福 [5] 等研究指出,使用 64 排螺旋 CT、核素肺通气灌注显像诊断肺动脉栓塞都都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性, 两者均可作为临床肺动脉栓塞患者诊断的首选影像学方法。以上学者实验结果与本次研究结论基本相同,可证明本次研究准确性。
综上所述,使用 64 排螺旋 CT 鉴别诊断肺动脉栓塞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6],可作为该疾病的临床首选诊断方法,具有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孙瑞辉 .64 排螺旋 CT 肺动脉造影对肺栓塞患者临床诊断敏感度及特异度的影响[J].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7,30(20):3071-3072.
[2]Dudzinski D M,Piazza G.Multidisciplinary Pulmonary Embolism Response Teams[J].Circulation,2016,133(1):98-103.
[3]Hesamedin N S,Nazanin F,Ali F,et al.Pulmonary embolism in an adolescent girl with negative ACLA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a case report:[J].Electronic Physician,2016,8(2):1874-1879.
[4]伍强 .64 排螺旋CT 在诊断肺动脉栓塞的临床应用价值 [J]. 农垦医学,2017,39(3):246-247.
[5]孙长青. 肺通气灌注显像与 64 排CT 肺动脉造影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比较研究[J]. 中国医学装备,2016,13(3):61-64.
[6]张凤敏 ,64 排螺旋CT 肺血管造影在肺动脉栓塞临床诊断中的应用分析[J]. 中外医疗,2016,35(8):155-156.
《64排螺旋CT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应用分析论文》附论文PDF版下载:
http://www.lunwensci.com/uploadfile/2018/0930/20180930022754558.pdf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0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