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时政论文 > 正文

新时代下高校教师党支部 “双创”工作模式的创新实践论文

发布时间:2022-11-14 11:57:05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分析高校教师党支部在党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通工与通运党支部为例,提出了“一二三三”党建创新工作模式,探索实践了新时代下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的“双创”工作模式。
 
  [关键词]党建;教师党支部;工作模式;“双创”
 
  引言
 
  党的十九大对加强基层党组织的建设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建设“双一流”和“双高”作出全面部署。2018年教育部党组部署全面实施“基层党建质量提升攻坚行动”。根据行动安排,教育部党组又印发了《关于高校党组织“对标争先”建设计划的实施意见》和《关于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的实施意见》。根据这两份意见,全国各省市教育工作委员会开展高校党组织“对标争先”的建设计划。
 
  高校开展党建“双创”——示范创建和质量创优工作,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的重要抓手。2019年是教育系统“支部建设年”,以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通工与通运党支部为例,其探索实施“一二三三”党建工作模式——“一个理念”“‘双领’计划”“三融合”“三创新”,在“对标争先”中,做到了“七个有力”,实现了支部党建与专业建设高质量发展,成效明显。

\
 
 
  一、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工作思路
 
  党支部“七个有力”是为了更好地发挥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打通“最后一公里”不断提升基层组织力、政治执行力,更好地围绕中心工作,引领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不能推进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党建不是真正的高质量党建,因此,可以说,融合式党建就是高校教师党支部“对标争先”的具体表现。
 
  所谓融合式党建,就是为了破解“两张皮”难题探索的学习融合、学做融合、党建与业务融合。
 
  二、当前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党支部支委班子建设问题
 
  有的支委班子配备不足,支部委员大多为刚参加工作的教师担任,党建工作经验和对支部所在学科(专业)的了解相对较少,无法有效推进支部党建与事业融合发展;有的支委班子整体合力发挥不够,委员均为兼职,党建工作主动思考和分配精力不够,党建工作更多是按部就班;有的高校教师党支部是几个教研室党员整合,支部凝聚力和战斗力更难发挥;支部班子的党务系统培训不够,党建工作水平不高,再加之院系、学校的考核乃至职称评审工作大都是以业务为主,并且业务工作往往一抓就比较容易看见成效,而党建工作是长期的,短期不容易见效,因此,他们更有动力去获取业务成果。
 
  (二)教师党支部书记“头雁”作用发挥问题
 
  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身份目前有两种情况,一是“双带头人”,二是专职党支部书记。目前高职院校的专业评估、考核等体系比较注重业务成绩,因此“双带头人”支部书记对抓业务工作更有需求,所以存在重视业务工作而忽视党建工作的问题,对党建工作的理解往往停留在按程序发展党员和按制度学习文件上;而专职党支部书记,在党建工作的开展与专业建设的融合工作上往往力不从心,所采取的举措不一定能得到专业带头人的支持而导致执行力不够。
 
  (三)教师党支部党建工作推进问题
 
  目前教师党支部的工作现状:按部就班落实上级的文件政策和部署安排较多,基层党支部工作方式比较陈旧,支部的学习主要还是停留在文件的学习上面,形式比较单一。在推进党建与业务融合上力度不够,特别是推进人才培养工作中,由于教师党支部本身在党建、育人等方面缺乏创新理念,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常流于形式。很多院校没有完善的创新教育实践平台,学生缺乏创新的实践性锻炼机会,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
 
  三、“一二三三”融合式党建工作模式的实践路径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通信工程学院通工与通运党支部作为教育部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和重庆市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培育创建单位,支部以通信工程设计与监理专业和通信系统运行管理专业为基础,落实学校党委关于支部建在专业上的工作理念而成立的师生混编党支部,近四年探索形成了具有职业院校特色的“一二三三”融合式党建工作模式,即一个理念,“双领”计划,三融合,三创新。提升了党建工作水平,很好地实现了支部党建与专业建设高质量发展。
 
  (一)坚持“一个理念”
 
  支部坚持“业务工作推进到哪里,党建工作就覆盖到哪里”的工作理念。充分发挥党支部政治引领作用,以提升组织力,强化执行力,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来充分坚持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
 
  提升组织力。突出党支部政治作用,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支部强不强,要看领头羊”,学院党总支结合“双带头人”培育,在支部班子中同步实施“骨干教师”培育,开展党建与业务并举的、各个层面的培训教育,打造了一支业务能力突出、具备强烈的政治责任感的支委班子;支部严格各项纪律和规范,狠抓组织生活与政治理论学习,通过与其他支部知识大比拼、校企合作党建实践基地的联合学习等活动丰富学习形式,并积极发展优秀骨干教师入党,建设了一个政治素养高、业务能力突出的战斗堡垒。
 
  强化执行力。执行力就是凝聚力,执行力就是战斗力。党支部作为党的最基层组织,是党一切工作的执行者和落脚点,其工作重心就是抓好落实。坚持党的政治领导把准政治方向,更好地激发党员的使命感与责任感,强调奉献互助,将思想引领和价值观塑造有机融入教师教学科研、学生学习生活中,组织引领师生听党话、跟党走。
 
  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师德师风上发挥模范作用。以校园为阵地,当“四有好老师”,做“四个引路人”,坚持“四个相统一”。支部在学习教育和活动中时刻强调教师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并对先进的事迹及时表彰。学生具有向师性,教师的一举一动都在潜移默化影响着学生。“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师德师风的提升,可以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新时代接班人。

\
 
  在教学科研上发挥模范作用。除了支部书记要发挥“双带头人”示范引领作用以外,学校同时设置了教学类、行政管理类、科研类、创新创业类、后勤服务类这五类示范岗,以优秀教师党员的示范作用激励大家立足本职、联系实际、真抓实干。所以,在教学科研工作中,支部逐渐形成了教师党员带头投身教学改革、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工作的局面,积极推动了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全体教师主动转变教育观念,争做教育教学的学习者、创造者、引导者;“双带头人”及骨干教师科学合理设计、精心安排组织,带领团队攻坚克难,探索研究技术攻关项目。整个支部不断创新教育理念,增强服务意识,勇攀研究高峰。
 
  (二)坚持“‘双领’计划”
 
  党建引领专业建设。将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纳入支部建设中,同时将支部学习和专业学习结合,打造学习型党支部和政治思想过硬的专业。
 
  党建引领人才培养。将“立德树人”的教学理念贯彻于专业人才培养全过程。将思政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核心目标,写入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各类文件中并作为一项制度执行。在实施过程中坚持立德树人,把思政元素融入到课程标准中;组织师资团队开发和设计思政教学案例,并植入课堂教学;在实践教育中实施“实践、反思、总结、优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潜移默化培养学生的素质能力;实施校企双导师制度,通过导师的行为、做事态度、思维方式、问题教育等多方面隐形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素养;聘请能工巧匠、优秀毕业生讲述成长经历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各类职业素质。
 
  在卓越人才“试点班”“工坊”开展入党启蒙教育,成立党章学习小组,由班、团干部牵头指导,建立联系人制度,组织进行党的基础知识学习,在传授学生专业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通过这些方式从正面课堂、实践反思、示范引导、典型事迹等多维度全面全程打造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素养,培养德技双馨的未来大国工匠。
 
  (三)坚持“三融合”
 
  支部依托学校电子信息办学特色,探索“互联网+”党建模式,利用教师教学雨课堂在线测试、实时弹幕、头脑风暴等功能提升主题党日的吸引力和实效性,利用学习强国平台晒积分功能,形成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提升党员教师政治理论水平,实现党员理论学习和课程思政教学相互融合。将政治理论的“用心学”与师生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等二、三、四课堂“落地做”全程融合。坚持党建和业务同谋划同考核,实施“双带头”“双融合”“双促进”的“三双”工作模式,实现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
 
  (四)坚持“三创新”
 
  创新工作模式。以创新引领,实施“党建+”的创新党建工作模式,将党建工作与教学、科研、卓越人才培育、社会服务等多方面相结合,创新特色党建,真正将党建工作的各种要求落地到具体的业务工作活动中去。
 
  创新工作载体。近三年探索形成了具有职业院校特色的“党员共育、组织共建、资源共享、人才互助、文化互融”的校企党建共建模式,重点加强企业党员导师带学生技能、带思想引领,凸显德技双修、技能报国。发挥校企共建党建实践活动基地在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校企共同开展党组织生活,同时对企业员工和实习学生开展思政教育;疫情期间,专业教师联合基地企业工程师共同到行业工作现场拍摄教学视频。目前学校与重点合作企业共建实践活动基地15个,覆盖每个二级学院,实现了党建共建互助、产教深度融合,同时也有效解决了“企业招不到合适的人才,学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的难题。
 
  创新服务形式。服务毕业生党员。由于高职院校毕业生党员大三学期基本在企业实习实践,支部利用学院的党员流动服务站搭建日常交流平台,开展走动式党课和谈心谈话,在政治思想、党性意识、技术技能、职业生涯等方面教师和学生党员一对一结对子,不断加强学生爱党爱国、爱校荣校的意识。
 
  服务教师。通信类专业的理论和实践知识更迭快,需要及时学习最新知识,掌握最新技术。支部在企业与教师之间搭建沟通平台,安排教师到共建党建实践活动基地企业顶岗实践。此外,安排老党员教师帮扶青年教师,指导带领他们开展科研、教学工作。这些举措增强了教师的归属感,让教师个人得到了成长和发展。
 
  服务社会。在当今信息化时代,通信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支部为进一步深化拓展主题教育成果,全面推进支部“两个一”志愿服务活动,不断提升支部服务能力和影响力。党支部到重庆三中、重庆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校、重庆盛德沙小、高新区学善社区等开展科普讲座,受益人数达5000多人次。党员带头深入参加与华为的合作,并共同为万盛经开区提供技术咨询与人才培养服务,帮助万盛地方经济支柱产业转型升级,已成为重庆市政府、高校与企业三方共同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服务的典型案例。
 
  总结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通工与通运党支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新时代高校党建“双创”党支部工作重点任务要求,深化“一二三三”多维党建创新工作模式,深入推进落实“双带头人”培育工程,充分发挥“双带头人”的示范引领作用,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和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以此促进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育人工作与学校事业齐发展。
 
  [参考文献]
 
  [1]杜安国.高职院校党建品牌的时代内涵与建设路径[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0(19).
 
  [2]王士荣.高职院校思政工作方式优化和载体创新研究——基于江苏商贸职业学院思政工作的考察[J].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0(02).
 
  [3]彭晓峰,张爱辉,王宏力.论新时代高校院(系)党建工作对大学生思想的引领作用[J].保定学院学报,2020(03).
 
  [4]胡安定.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工作规律研究[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综合版),2005(03).
 
  [5]王芳.“双一流”大学建设背景下高校高层次人才党建工作的思考与探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19).
 
  [6]王智莉,李万发.高校基层党建与科研团队建设协同创新机制研究[J].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9.
 
  [7]习近平就高校党建工作做出重要指示强调坚持立德树人思想引领加强改进高校党建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2014-12-29.http://www.gov.cn/xinwen/2014-12/29/content2798452.htm.
 
  [8]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人民网,2018-09-11.http://politics.people.com.cn/n1/2018/0911/c1024-30284697.html?tdsourcetag=s_pcqq_ aiomsg.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shizhenglunwen/46345.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