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 摘要 ] 增强学生“四个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是高校肩负的时代重任。高校要坚决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办好思政课,引导青年学生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为什么“好”,引导青年学生把理想信念与实践相结合,从而不断增强青年学生的“四个自信”,使青年学生 把“四个自信”化为实际行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 关键词 ] 中国共产党;“四个自信”;青年学生;立德树人
2017 年 2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 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指出, “坚定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① 2019 年 11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 纲要》中强调: “引导人们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 牢记红色政权是从哪里来的、新中国是怎么建立起来的,倍 加珍惜我们党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不断增强道路自信、 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② 高校思政课肩负着增强 青年学生“四个自信”的时代重任。
一、增强青年学生“四个自信”,要充分发挥高校思政课主阵地作用
党的十八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 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坚持在改进 中加强。2019 年,习近平主持召开了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 师座谈会并发表讲话,他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最根本 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 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此次座谈会习近平深刻回 答了事关思政课建设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进一 步办好思政课指明了方向。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 是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 值观教育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阵地, 是播撒“四个自信” 种子的沃土,铸就“四个自信”基石的熔炉,不可替代。
办好思政课,发挥思政课主阵地作用,对于教育和引导学生增强“四个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明心立志,为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学 习,作用巨大,意义深远。青年学生正处于“拔节孕穗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的主体。要理直气壮办好思政课,充分发挥高校思政课主阵 地作用,精心引导、栽培青年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教育引导 青年学生增强“四个自信”,把爱国情、报国行自觉融入坚 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努力成为建设社会主义 强国的中坚力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砥柱中流。
二、增强青年学生“四个自信”,要充分发挥教师这一 关键主体作用
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习近 平指出: “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③ 习近平对思 政课教师提出了“六要”要求。“六要”强调思政课教师要有 坚定的政治立场, 要有扎实的专业素养, 还要具备高尚的人格。
高校思政课教师要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对马克思主义理 论认识越透彻, 政治立场越坚定。高校思政课教师要读原著、 学原文、悟原理,尤其要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思想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做到往深里走、往心里走、 往实里走。通过理论学习不断提高政治站位,培植深厚的家 国情怀,时刻关注社会,做到理论联系实践,丰富思政课教 学内容。
高校思政课教师应具有历史视野。毛泽东指出,用历史 教育青年学生不是为了向后看,而是向前看。邓小平指出, 用中国历史教育学生。习近平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历史是最好的清醒剂。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史为鉴可以 知未来。高校思政课教师要准确把握中华文明史、党史、新 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引导青年学生树立 正确的历史观,做到知史爱党、知史爱国,学史明理、学史 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
高校思政课教师应具备知识视野。高校思政课教师除扎 实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与 法治”等课程外,还应具备哲学、科学、文学、教育学、心 理学、艺术学等知识。高校思政课教师具备了丰厚的知识底 蕴,才能让思政课鲜活起来, 让学生真正爱上思政课, 实现“四 个自信”入脑、入耳、更入心。
高校思政课教师要具备高尚的人格。立德先立师,树人 先正己。其身正则不令而行。高校思政课教师自身要做到人 格正、自律严, 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言传和身教相统一。 用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用真理的力量感召学生,以深厚的 理论功底教育引导学生。
高校思政课教师要不断创新课堂教学。习近平提出了“八 个统一”,这“八个统一”为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指明了方向。 在思政课教学中, 要用“八个统一”,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把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用深入浅出的语言、用通俗易 懂的语言把“三个为什么”讲深讲透, 引导学生不断增强“四 个自信”。
三、增强青年学生“四个自信”,高校思政课要引导学 生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 什么“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高校思政课要讲好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为什么“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使学生 知史增信、爱国、爱党,学史力行。
(一)讲好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
首先,讲好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的领导核心是历史的选 择。近代中国民不聊生,内无独立、外无主权。一些有识之 士进行着救亡图存的努力,从义和团运动、百日维新再到辛 亥革命,都没有改变旧中国落后挨打的历史命运,都没有实 现民族独立和解放。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经过艰苦卓绝的斗 争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成立了新中国。没有共产党 就没有新中国。历史证明,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新中国 成立后,改变了中国“弱国无外交”的历史。1956 年,中国 建立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这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变革,为 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理论准备和物质基础。其次, 讲好改革开放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 得了非凡的成就,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人民生活水平显 著提高,综合国力明显增强,国际地位也日益提高。再次, 讲好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实现了大跨越。现在,中国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有信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且,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 史征程。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主要体现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以下简称“纲要”)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两门课程中。“纲要” 课与“概论”课有交叉, 但又各有侧重。“纲要”课与“概论” 课不仅要讲好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 还要注重史论结合, 论从史出。让学生深刻认识历史和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的历 史必然性,自觉做到听党话、跟党走。
(二)讲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
方向决定前途,道路决定命运。要坚定不移地沿着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走下去。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 改旗易帜的邪路。实践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正是因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优势得以彰显,其最大的制度优势就是集中力量办大事。从 1998 年抗洪抢险、2003 年的抗击“非典”、2008 年的汶川地 震, 再到 2020 年的抗疫, 全国各族人民都能坚持全国一盘棋, 做到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这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道路的政治优势,也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条能战胜 各种困难,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伟大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贯穿“概论”课程始终。“概 论”课重在用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学生。 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要用习近平新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让学生深刻认识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的历史逻辑、鲜明特色,懂得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的重大意义。
(三)讲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从马克思主义原理讲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马克 思主义具有科学性,是对客观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本质和规 律的正确反映。马克思主义具有人民性,是为人民谋利益的 理论。马克思主义还具有鲜明的实践性。马克思主义从来不 是书斋里的学问,不是教条,需要与时俱进,理论与实际相 联系。
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讲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 “行”。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中国 革命从此有了科学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 合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在毛泽东思想指导下中国取得了革命 的胜利,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成立了新中国。马克思主义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之源。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 的实践中形成的邓小平理论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 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邓小平理论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理论体系。党的十八大以来,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题,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要回答的关键问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 21 世纪的马克思主义。一百年来,正是不断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不但形成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而且 也创造了前所未有的中国奇迹。
四、增强青年学生“四个自信”,高校思政课要引导学 生把理想信念与实践相结合
习近平十分重视理想信念的重要作用,他把理想信念比 作精神上的“钙”。一个人缺乏理想信念就会得“软骨病”。 高校思政课教师在教育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的基础上,还 要引导学生脚踏实地, 让学生懂得“空谈误国, 实干兴邦”, 努力学习知识,提升自身能力,成长为国家栋梁。作为新时 代的青年学生要树立远大理想,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增强“四个自信”,把理想信念 与实践相结合。新中国刚成立之初,毛泽东曾说过: “我们 的国家现在还是一个很穷的国家,并且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根 本改变这种状态,全靠青年和全体人民在几十年时间内,团 结奋斗,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出一个富强的国家。”④ 中国人民 用自己的双手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新时代青年学生要用自己的双手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把“四个自信”转化 为提升能力的动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 注释 ]
①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 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N]. 人民日报 ,2017-02-28.
②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 [M]. 北京 : 人民出版社 ,2019:5-6.
③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 第三卷 )[M]. 北京 : 外文出版 ,2020:329-330+330.
④毛泽东文集 ( 第七卷 )[M]. 北京 : 人民出版社 ,1999:226.
[ 参考文献 ]
[1] 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强 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shizhenglunwen/357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