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耒阳蛮子”做政治工作崭露头角
王紫峰, 原名王集有,1905 年 6 月 18 日 生于湖南耒阳青苔冲一个贫苦农家。父母亲勤 劳、简朴、善良, 育有 6 个子女, 王紫峰是长子。全家艰苦劳作, 却依然过着贫寒生活。父 母省吃俭用,供他 9 岁起念私塾。但迫于生计, 王紫峰 12 岁辍学,下地干农活,还学会了织 布。父母亲在贫困交加中去世后, 王紫峰小小 年纪就挑起抚养弟妹的重担。他被迫卖掉祖上留下的两担秧的禾田还债,还常常饱受饥饿、逼债之苦。社会黑暗, 受尽压迫, 使王紫峰心中燃起反抗的火种。1926 年,北伐战争节节胜利, 工农群众运动高涨。是年夏, 耒阳县兴起半公开的农民协会活动, 王紫峰最早报名参加。
◆王紫峰
1927 年 4 月,由中共耒阳县 13 区委书记吴子荣介绍,王紫峰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 年 4 月 12 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5 月 21 日,反动军官许 克祥也在长沙发动反革命政变。为躲 避国民党反动派搜捕, 王紫峰东躲西 藏,四处寻找革命队伍。1928 年 1 月, 朱德、陈毅发动湘南起义, 将起 义余部改编为工农革命军第 1 师,进 驻耒阳城。王紫峰的家乡第 13 区由 吴子荣兼任苏维埃政府主席, 王紫峰 任区赤卫队队长。2 月 25 日,一股 国民党军进犯耒阳城。朱德命工农革 命军一部和农民自卫军, 在大陂市附 近骜山庙地区设伏, 打击进犯之敌。 王紫峰和吴子荣率 3000 多农民自卫 军参战。自卫军紧密配合部队作战, 王紫峰带头冲锋,很快击溃了敌军, 敌大部被活捉, 只有小部分逃到新市 街。次日, 农军乘胜追击, 敌大部被 歼。王紫峰被区苏维埃政府授予“杀 敌英雄”称号。3 月底,朱德率工农 革命军第 1 师主力撤出耒阳城路经 第 13 区,派人叫王紫峰来谈情况。 王紫峰汇报了第 13 区的军事斗争情 况,朱德给他讲了革命形势及如何开 展游击战等问题。4 月下旬, 王紫峰 率部分区赤卫队员跟随主力部队上 了井冈山, 被编入工农革命军第 4 军 第 12 师第 33 团,在连队当班长。当 时上级决定第 33 团返回耒阳坚持游 击战。出发前,王紫峰听说要从 33团抽调少数战斗骨干充实主力红军, 便立即找到营党代表吴子荣,要求 “留在主力部队学点本事”。吴子荣当 即写介绍信让他去找第 12 师师长陈 毅。陈毅又写个条子给第 4 军参谋长 王尔琢, 王尔琢安排王紫峰到军部手 枪队警卫连任副班长。
到手枪队后, 王紫峰时常和红军首长见面。毛泽东、朱德都和他多次谈过话, 首长们的一言一行, 给王紫 峰以很深的教益。第一次见到毛泽东 时,毛泽东问道 :“你叫什么名字, 什么地方人,为什么不回湘南去? ” 王紫峰回答 :“我不愿回去,我要参 加主力打仗。”毛泽东说 :“我们需要 主力部队, 也需要地方赤卫队, 你参 加主力部队也好。”毛泽东对耒阳人 很感兴趣, 当时耒阳籍在红 4 军的伍 中豪、周鲂等都是优秀的指挥员。毛 泽东说 :“耒阳蛮子啊!打仗很勇敢, 你是不是这样啊?”王紫峰想, 毛泽 东不只是夸赞耒阳人, 更是激励他这 个“耒阳蛮子”,做一个不畏艰险英 勇善战的革命军人。
1930 年 5 月,王紫峰调任红 4 军第 1 纵队第 1 支队 1 连指导员。 这个连由新兵组成, 成分新, 作风纪 律散漫。王紫峰任职期间, 连长换了 几茬, 他和几任连长密切配合, 做细 致的思想政治工作, 把新兵连带成了 守纪律、有战斗力、团结活跃的模范 连。反“围剿”作战,1 连官兵打仗 英勇,多次受到上级表扬和奖励。
1932 年 4 月,王紫峰参加红军总 政治部举办的团政委训练班学习。8 月毕业后,被分配到红 5 军团第 15 军 第 43 师第 129 团任政委,团长袁血 卒。该团以原国民党第 26 路军(1931 年 12 月在江西宁都起义后改编为红 军)手枪队为基础组建。这支部队在 国民党第 26 路军时,装备好,训练 有素, 很能打仗, 但讲江湖义气、打 骂士兵那一套也很盛行。王紫峰到职后, 强调政治建军, 严格治军, 加强党的领导, 很快就把这支深染旧军队习气的国民党主力部队, 改造成战斗力强、守纪律、听共产党指挥的红军主力团。第五次反“围剿”作战, 该团敢打硬仗, 表现突出, 受到红 5 军团首长的表扬。
1934 年 10 月 10 日, 面对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严酷形势, 中央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11 月,王紫峰调任红 1 军团教导营总支书记。该营全部由干部和战斗骨干编成, 战斗力很强。长征中, 教导营经常担任军团行军纵队的前方、侧翼及后方的警戒、收容等勤务工作, 行军里程时常要比其他部队多 1 倍,且战斗不断。紧张激烈的作战,繁重多变的任务,使王紫峰面临巨大压力。他这个身高 1.75 米的原本壮硕的大块头变得瘦骨嶙峋,体重仅有 40 多公斤。但是凭借对革命信念的顽强坚守, 他身体力行, 注重做好官兵的思想教育作,使全营在异常艰难困苦的环境中始终保持昂扬奋斗的精神面貌, 以坚忍不拔的毅力,紧随军团领导机关,渡湘江, 越苗岭, 进军遵义, 四渡赤水,翻越巍巍雪山,跨过茫茫草地,于 1935 年 10 月 19 日到达陕甘苏区吴起镇。
政工强将争着要
1937 年 7 月 7 日,全面抗战爆发。红一方面军主力改编为第 115师,王紫峰任师教导队政治教育主任。
要夺取抗战胜利, 关键是坚决贯彻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 发动群众,武装群众,实行全民抗战。1937年 10 月初,第 115 师政训处主任罗荣桓召见王紫峰,交代任务说 :紫峰同志, 现在选任你为阜平县动员委员会的委员(动委会主任是王平)。委员会的主要任务是领导和发动群众 开展敌后游击战争, 开创敌后抗日根 据地。你一定要完成好任务。王紫峰 奉命到阜平县吴王口区开展工作。他 带领几名得力干将, 尽力宣传发动群 众, 成立乡战地动员委员会。一方面 实行减租减息,优待军属 ;一方面要 求富户出枪、出钱、出粮,支援抗 日。这样,阜平县社会秩序逐步稳定, 出现了抗日热潮。10 月 21 日,王紫 峰向罗荣桓主任报告半个月的工作 情况。罗荣桓满意地笑道 :“王平同 志跟我说了, 你在吴王口区工作时间 虽不长, 工作很出色, 很好。”接着, 又交给王紫峰一项新的重要任务 :完 县群众抗日情绪很高, 派你去执行建 立地方抗日民主政权和组建抗日地 方武装的任务。受领任务后, 王紫峰 紧密结合实际, 首先抓好收编改造土 匪武装的工作 ;其次是对抗日游击队 进行整顿。他带领 20 多人在完、易、 满、唐 4 县组织和发动群众, 很快就 组成了 1 个大队(3 个步兵营和 1 个 特务营),有 2340 多人的抗日队伍, 拥有各种长短枪 1500 多支、重迫击 炮 1 门。11 月 7 日,晋察冀军区在五台山地区成立, 辖 4 个军分区, 王 紫峰任第 3 军分区政治部主任。
1938 年 1 月 1 日,王紫峰兼任第 3 军分区第 10 大队大队长和政委。 2 月 9 日,王紫峰率第 10 大队袭击 平汉铁路线上的望都县城, 并破坏铁 路、电线。该城东站驻有日军 80 多 人、伪保安队 100 多人, 武器精良。 当晚 11 时,各部队隐秘按时到达攻 击位置。王紫峰果断指挥,12 时攻 城部队发起攻击。全体指战员勇敢、 坚决、动作迅速,一枪未发就进入 城内, 击毙日伪军 50 余人, 俘获 10 余人, 缴获枪支弹药一批, 并破坏铁 道 1 段。天亮时, 王紫峰率部安全撤出。
7 月,王紫峰调任冀中军区第 4 军分区政委。军分区所属部队 1 万 多人, 单位建制多, 骨干少, 成分较 复杂,部队建设存在诸多问题。是 深知王紫峰能力和为人的冀中军区 政委王平, 报请上级批准, 才把王紫 峰“挖”来的。到任后, 王紫峰立即 和司令员孟庆山一起集中全力整顿 部队。他们从加强党的领导入手, 按 照红军的政治工作制度, 对部队的军事、政治、编制、制度和作风等方面 进行全面彻底整顿。把零散的支队、 大队、独立团、独立营合编为第 28、 第 29、第 30 大队和独立第 1 团、第 2 团共 5 个大团(大队),把老、弱、 病、残和成分不好的安排回家, 纯洁 和精干了队伍, 官兵精神面貌焕然一 新。王紫峰领导整训的成功经验被冀 中军区推广, 有力地推动了军区整训 工作顺利开展。
1939 年 4 月, 王紫峰任晋察冀 军区政治部组织部副部长。他的老战 友、八路军原第 4 纵队政委兼第 11 支 队司令员邓华得知后, 便极力向晋察 冀军区司令员聂荣臻、政治部主任舒 同提出请求, 要调王紫峰任冀热察挺 进军第 11 支队(由八路军第 4 纵队 第 11 支队改编)政治部主任,说他 那里急缺像王紫峰这样威望高、能力 强的政工领导干部。6 月,王紫峰到挺 进军第 11 支队上任。1940 年春, 晋 察冀军区成立第 5 军分区, 邓华任司 令员兼政委, 王紫峰任政治部主任。 第 5 军分区所辖雁北地区被日军烧杀 抢掠一空, 军事斗争空前激烈。王紫 峰协助邓华, 一方面开辟雁北抗日根 据地 ;一方面开展政治整军,提高部 队军政素质, 进行生产自救, 减轻人 民负担。8 月下旬起,王紫峰协助邓 华, 指挥第 5 军分区军民参加百团大 战, 向驻浑源、灵丘、广灵地区日军 频频出击。9 月 23 日,他们率机关人 员登上涞源老虎岭勘察地形, 反复研 究作战方案, 做好充分的战前准备。 攻占北口、南坡头、抢风岭等战斗, 由于战前准备隐秘充分, 直到战斗打 响, 日军竟毫无察觉。10 月 8 日夜, 邓华、王紫峰等亲临战场前沿, 指挥 强攻南坡头据点,一举歼灭日军 70 多 人, 受到晋察冀军区司令员聂荣臻的 表扬,说他们“打得十分干脆漂亮”。 百团大战期间, 第 5 军分区共实施战 斗 9 次,歼日军 500 余人。
◆王紫峰(中)与66军领导合影。
指挥作战、政治工作都在行
1945 年 12 月,王紫峰调任晋察 冀军区直属政治部主任。次年 6 月, 内战全面爆发。12 月,王紫峰任雁 北军分区司令员。
1947 年 2 月 22 日,王紫峰获悉应 县阎锡山军张朴部 5 个营出城抢粮, 当即调动军分区第 12、第 13 团,在 应县东 15 公里北丰町截击, 打垮敌 4 个营,歼其后尾营, 毙其营长以下 130 多人,俘副营长以下 120 多人,缴获 大车 16 辆、粮食 160 余担及大批武 器弹药,受到冀晋军区的通报表扬。
1948 年 3 月 20 日, 王紫峰指挥 攻打东井集。东井集驻有国民党军和 地主恶霸大刀会共 800 余人。如不能 速歼此敌, 将严重影响军区组织的丰 镇战役各部队间的联系, 危害极大。 丰镇战役,王紫峰所部担负打击天 镇、阳高方面驰援之敌的任务。为保 证战役胜利, 王紫峰在组织打援战斗 之前,亲率军分区第 1 团攻打东井 集,采用夜间突袭和连续爆破手段, 全歼守军, 并缴获大批粮食和武器弹 药。4 月 9 日, 王紫峰又率部在桑干 河北岸聚乐堡地区堵截阳高、天镇向 大同逃窜之敌, 穷追猛打, 歼敌大部, 俘其 300 多人, 缴获大批武器弹药和 军用物资。
王紫峰还结合形势与任务, 大力 开展以诉苦和“三查”(查阶级、查 工作、查斗志)为中心的新式整军运 动,极大地提高了军分区官兵的军政 素质。他任军分区司令员 1 年半, 先 后有大阳支队、第 12 团、第 13 团升 级编入野战军, 为野战部队输送了大 量生力军。
9月,王紫峰调任华北军区第6纵 队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纵队司令员 文年生,政委向仲 华。11 月 16 日, 王紫峰协助纵队首长指挥第 6 纵队, 按照中央军委命令, 迅速由集宁向张家口疾进,于 28 日兵临万全城下。29 日,平津战役首先在平绥线上展开, 6 纵的任务是攻打万全。万全县是张 家口外围的 1 个重要据点, 也是傅作 义部经张北西撤归绥的必经之地。王 紫峰参与指挥 6 纵,不顾连续 3 天行 军疲劳, 迅速包围万全城。随后, 以 2 个团由南北方向实施攻击,经 1 小 时激战, 全歼城内守军 960 余人。围 困张家口守军, 不使其逃窜, 是平津 战役歼灭傅作义集团的关键。根据上 级部署, 王紫峰参与指挥 6 纵在张家 口以北构筑三四道防线。他和纵队领 导分头下到基层, 组织官兵们在冰天 雪地里, 靠原始工具, 用火烧、热水 浇,在坚冰硬石上, 挖出一个个掩体, 一道道堑壕, 筑起了敌军难以逾越的 钢铁防线。为便于指挥, 王紫峰和纵 队副司令员萧新槐带队,在第 17 旅 阵地附近开设前进指挥所。随着国民 党军王牌第35 军在新保安被歼灭,张 家口守军为逃命, 倾其全力向我 6 纵 阵地狂冲。战况空前激烈,6 纵死死 扼守住佛爷山、陶赖庙、黄土窑等一 线阵地,堵死了敌军逃路。此战,6 纵活捉敌第 105 军中将军长袁庆荣, 毙伤敌 828 人, 俘敌 8095 人, 缴获 大量武器装备。张家口之战, 为平津 战役的胜利创造了有利条件。
1949 年 2 月, 王紫峰任第 66 军 政委, 军长萧新槐。3 月 12 日,王紫 峰、萧新槐率第 66 军兵分两路, 由北 平进军太原。按照总前委指示,第 66 军部署在太原城北,任务是 :第一步 消灭敌外围守军 ;第二步从太原城小 北门附近突破登城, 会同友军全歼守 敌。王紫峰深入各师作战前动员, 组 织部队访贫问苦, 控诉敌人的残暴罪 行, 激发阶级仇恨, 同时组织官兵开 展学英雄杀敌立功活动, 大大鼓舞了 部队士气。在做好思想准备的同时, 王紫峰、萧新槐要求各级指挥员, 深 入阵地前沿勘察地形、详细摸清敌情、精准选择突破口, 做好战术、技术和物资上的充分准备。
4 月 20 日,太原围歼战打响。第 66 军首先开始扫清外围,经过近 2天激战, 全部控制工厂区, 完成了扫清外围任务,歼灭守军 5000 余人。24 日 5 时 30 分,攻城部队发起总攻,全军士气高昂, 未等炮轰开城垣缺口, 步兵就架起云梯蜂拥而上, 奋勇登城。6 时 40 分, 第 66 军第 589 团主力炸开太原小北门登城。全军主力直插纵深, 由西向东迂回包围。激战5 个多小时,第 66 军全歼守敌 4 个师共计 1.72 万余人,缴获大批武器弹药和物资。第 589 团在总攻中首先突破登城,荣获第 20 兵团授予的“登城先锋团”光荣称号。全军涌现出大批先进单位和功臣模范。
善于总结经验教训“一次比一次打得好”
1950 年 6 月下旬,朝鲜内战爆发。根据中央军委命令,第 66 军赴朝参战。10 月 22 日,军委命令第 66军星夜出发,开赴安东(今丹东)。26日晚,第 66 军奉命跨过鸭绿江, 向朝鲜龟城、宣川地区挺进, 在西线担负阻击美军第 24 师、英军第 27 旅, 并配合志愿军主力部队将其歼灭的任务。10 月 31 日,第 66 军在开进中与占领龟城、宣川的美第 24 师、英第27 旅遭遇,即展开激烈战斗。经 3 昼夜苦战, 打退美、英军多次进犯, 歼灭了一些敌人,取得一定战果。战后,王紫峰主持召开军党委扩大会议, 针对遭遇战中少数干部行动迟缓、犹豫畏缩、指挥位置靠后、指挥不果断等问题, 进行了认真讨论研究。决定对错误情节较严重的 26 名干部给予纪律处分,通报全军 ;对英勇杀敌的英雄模范给予表彰和奖励, 从而极大地增强了指挥员敢打必胜信念, 加强了部队的组织纪律性, 提高了战斗力。
11 月,第二次战役打响。志愿 军首长命令第 66 军迅速占领新上里、 天溪洞地区, 协同友邻部队阻击当面 南朝鲜军第 1 师, 当战役迂回兵团打 击南朝鲜军第 1 师后, 从正面实施突 击。25 日 4 时,第 66 军第 196 师在开 进中与南朝鲜军第 1 师遭遇, 前卫团 迅速占领同德里以南地区制高点, 控 制道路, 先敌开火, 打得敌军措手不 及, 被歼一部。战役发起后, 王紫峰 和军长萧新槐亲临前线指挥, 命令第 196 师主力坚守泰川以北阵地,警戒 并顽强阻击,掩护军主力夺取 658.8 高地, 消灭该高地守军, 而后主力攻 击驻松川洞、宣化洞的南朝鲜军第 1 师。27 日晚,第 66 军逼近古城洞、 龙山洞,击溃美军第 24 师,而后向 宁边、军隅里进攻 ;击破凤舞洞美军 第 25 师后, 于 30 日进至清川江至军 隅里地区。12 月 2 日,接志愿军首 长“西线各军即日停止战役追击”的 命令, 王紫峰和萧新槐即组织部队在 凤鸣里休整。第二次战役,第 66 军 英勇作战, 完成了上级赋予的任务。
12 月下旬,志愿军发起第三次战 役。此时,朝鲜北部气温降到零下 30 多度, 天寒地冻, 作战极为困难。12 月 31 日晚,志愿军向“联合国军”的 三八线防御阵地发起攻击,第 66 军 于龙沼洞、马坪里、园坪里地段突破 南朝鲜军第 2 师和第 5 师防御前沿, 翻越冰山雪岭, 向敌防御纵深发展进 攻, 先后占领修德山、上红碛里、下 红碛里、上南淙、下南淙地区。突破 三八线后, 王紫峰和萧新槐踏着及膝 的积雪, 率领全军连续作战, 攻占了 华岳山, 使“联合国军”中线防御体 系瓦解。第 66 军乘胜前进,1951 年 1 月 2 日 15 时攻占春川, 5 日占领洪 川, 直出横城、原州, 进抵三七线附 近。1 月 18 日,第三次战役结束。 此次战役, 第 66 军连续作战 5 昼夜,与第 42 军共同歼灭南朝鲜军第 2、第 5 师等部 3205 人,缴获各种火炮 60 余门、汽车 40 余辆,向三八线以南 推进 35 公里。志愿军司令部致电祝 贺第 66 军取得重大胜利。
1 月 25 日,“联合国军”向北发 动全面进攻。27 日,志愿军决定发 起第四次战役。2 月 10 日,第 66 军 奉命参加横城反突击。王紫峰和萧 新槐亲临现场勘察地形,共同组织 师、团指挥员研究具体打法,将德 高山确定为战役重点。11 日 19 时 发起攻击,第 198 师 12 日晨攻占 草塘 ;第 197 师 12 日 6 时攻占红桃 山, 一部攻至国士峰以北;第 196 师 12 日晨先后占领大馆垡里、阳地村、 新村,22 时进至曲桥里。第 196 师 第 588 团坚守德高山,打得既顽强 又巧妙, 从 16 日起打退数倍于己的 “联合国军”的连续进攻, 经反复厮 杀,部队伤亡很大。粮、弹极度缺 乏,却没有丢失一寸阵地。王紫峰得 知战况紧急, 决定紧缩机关, 抽调人 员,火速支援第 588 团,保证其坚 守住德高山。从 2 月 21 日起, 敌全 线向北发起攻击。第 66 军的防御阵 地是敌进攻主要方向。以美军王牌 骑兵第 1 师和陆战第 1 师为主,美 军第 24、第 2 师和英军第 27 旅及南 朝鲜军第 6 师辅助,以合成营为单 位, 炮兵、坦克、飞机齐上阵, 多次 向砥平里以北及横城地区第 42 军和 第 66 军防御阵地猛烈攻击。有时在 一个方向上, 即集中坦克、装甲车、 汽车数百辆。23 日,“联合国军”向 第 66 军第一主阵地展开进攻, 前沿 防御部队顽强阻击。第 588 团连续 作战,子弹、手榴弹打光了,就用 刺刀、工具和石头杀敌。连续拼杀, 弹药不足, 工事大部被毁, 部队伤亡 严重。第 196 师几次压缩机关,合 并单位, 充实一线部队, 但仍感兵力 不足, 致使该师第 587 团右翼暴露,情况十分危急。王紫峰和萧新槐立 即命令预备队第 198 师迅速接替第 196 师防务。预备队使用及时, 迅速 增强了部队持续防御作战能力,迟 滞并大量杀伤了“联合国军”。王紫 峰表扬第 588 团英勇无畏的精神和 敢于压倒敌人的英雄气概,号召全 军向他们学习,并把其事迹写成简 报, 通报全军。此次战役, 第 66 军 取得歼敌 1 万余人的战绩。
抗美援朝,第 66 军入朝作战 5 个多月。他们突破三八线, 坚守五音 山,浴血汉江边,取得毙伤俘“联 合国军”1.5 万余人的战绩,涌现出 1000 多位英模人物,先后有 262 个 单位、2112 名个人立功,1911 人英 勇捐躯。彭德怀司令员赞誉第 66 军 “一次比一次打得好,越战越强”。
回国后, 王紫峰历任山西省军区 司令员、北京军区后勤部政委、北京 军区副政委等职。他尽职尽责, 勤奋 工作, 履行使命, 作出突出贡献。尤 其是在历次政治运动中,他刚直不 阿, 坚持实事求是, 表现出开国将军 的政治坚定和高风亮节。
1967 年的一天,林彪办公室寄 给王紫峰一封信,大意是 :湘南起 义 40 周年纪念日快到了,王紫峰参 加过湘南起义, 要他写文章歌颂林彪 领导湘南起义的丰功伟绩。王紫峰断 然拒绝。女儿问他为何不写,他说 : “湘南起义是朱德、陈毅同志领导的, 在湘南起义时我没见过林彪。” 1968 年, 王紫峰因身体多病, 加之复杂的 政治环境, 主动要求离职休息, 把职 位让给年富力强的同志。毛泽东批示 同意他免职休养。原中共中央顾问委 员会副主任宋任穷评价王紫峰 :“朝 济天下,暮善其身”。
1982 年 11 月,中央军委批准王 紫峰按大军区正职待遇离休。1994 年 9 月 30 日,王紫峰因病医治无效, 在 解放军总医院逝世,享年 89 岁。■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shizhenglunwen/354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