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修改(www.lunwensci.com)
医学论文讨论部分常见问题与修改建议有哪些?
一、简单罗列结果。
研究结果是证实本研究科学性与真实性的重要依据,但讨论部分并不只是对结果的简单罗列,还应包括对该结果产生的可能原因及意义展开进一步探讨,对研究结果进行剖析,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能够“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此外,在部分篇幅较长、结果较多的医学论文中,切忌将结果部分已经列出的数据又全部搬到讨论中,应对结果进行精炼,删去对证实本研究结论无意义的部分结果。

二、重复前文资料。
医学论文正文开头,常需对某种疾病、治疗方法及药品进行解释,因此易出现和讨论部分较高重复率的情况,存在拼凑字数现象。因此,在撰写讨论部分时,应具备发散性思维,多维度讨论研究内容及意义,例如:展示国内外对该疾病的研究进展,分析其存在的问题;提出本研究方案的创造性及意义;分析临床研究中易忽略的方面。
三、层次条理不明。
讨论部分言简意骇、层次分明,才能透出作者清晰的思路。一般可将讨论部分依次分为该研究的学术地位、材料方法的分析、研究结果的理论解释、存在的不足及建议等四个层次。特别在讨论的篇幅较长时,应先理清本研究到底要向读者说明哪几个问题,即分哪几个层次,然后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佐以论据、合理排序。在讨论性质相同或相反问题时,还要注意文字结构力求一致,易于读者领会。切不可前连后插,笼而统之,论点、论据分不清“胡子眉毛一把抓”。
四、题不对文,妄下结论。
对于较为复杂的研究,部分研究结果可能出现与预测不相符合的情况,对于这部结果更应该如实说明,分析其偶然性或必然性,抑或是本研究方案存在缺陷,还需进一步研究证实。切忌模糊结果,避重就轻、报喜不报忧,只讲材料之可靠而不言其局限;只讲研究之规程而不言其缺陷;只论与假说相符之结果而不言其相悖之处,就妄下结论。应多查阅文献探讨可能造成该结果的因素,分析他人的研究方案与结果与自身研究的异同之处,使存在的问题成为研究新的突破口。
医学论文讨论部分修改建议:
1.应侧重论证本结果与国内外先进水平比较的创新性,但必须是以近期相关学科的最新报道为基准,不要用陈旧文献来佐证。
2.说明或合理推测本研究结果产生的原因及其机制;还要对本研究结果的应用价值进行阐释,有必要的话指出本研究中存在的局限性,甚至误差,提出今后进一步研究的方法、设想、建议等。
3.讨论的最后段落相当于结论,但不同于摘要中的“结论”,应该主要写本研究结果发现了什么,说明了什么,得出了什么规律和结论,解决了什么理论或实际问题,以及提出建议或进一步研究的设想。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scixiugai/548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