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被要求修改是一件特别正常的事情。一般来说,SCl回复有三种状态第一种是接受,第二种是拒绝,第三种是修改。
sci论文修改分为大修和小修。但只要是修改状态,就证明还是很有希望的。否则编辑会直接拒绝稿件。那么,
SCI论文写作修改要点有哪些?
1.标题
标题宜用偏正结构,即名词性词语或词组,简短精练,提倡一行,不超出两行,少用动宾结构,后面不加标点,不要出现式子、引文,注意词首字母的大小写。开头不宜用Research、Study之类的词,若有首冠词,提倡去掉;若有分标题,分标题应简短,不与主标题重复。
2.基金
基金项目的名称与官方的名称应一致,编号要准确,写作格式要规范。
3.摘要
摘要由开头的背景、中间的正文和结尾的创新点三部分组成。提倡用现在时态,主动、被动态相结合。
开头用非常简短的语句(2至3行),交待现有相关研究的不足,引出本文研究主题的必要性。对综述论文,也应交待行业、领域发展需要此类综述文章来引领。
正文较详细交待作者所做工作,重点交待研究成果,即做出了什么,而非叙述研究过程,即做了什么。
在交待实验结果表明之前,一定先简短交待做了什么实验及有关内容。在交待实例、仿真、计算、分析、优化等的结果之前,一定先简短交待进行了什么实例、仿真、计算、分析及有关内容,注重结果而非过程,最好有定量阐述。
结尾用一句话(单句或复句)交待创新点,点明作者在本文章中得出了什么高瞻远瞩性的具有指导性、启发性的观点,或解决了什么重大问题,或填补了什么空白。
4.前言
站在国际角度进行文献综述,将研究现状交待清楚,篇幅较长。一般原创论文的参考文献至少30篇,小综述的不少于60篇,大综述的在100篇以上,且不得缺少近几年有代表性的引文。
综述别人的研究成果时,重在总结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而不是对研究成果进行汇总。按顺序来引用文献,编号首次出现必须连续,与文后参考文献中的人名应一致。
引文应有目标期刊近年(如2015、2016、2017年)发表的文章。也应考虑未来几年(如2017、2018、2019年)投到其他期刊的文章中引用本篇文献及目标期刊发表的相关论文。
5.时态
用过去时叙述工作内容、过程,现在时叙述研究目的、结果和结论。this paper,Figure,Table,Reference,Equation等做主语、状语,一般用现在时,this study,this research,we做主语、状语, 一般用过去时。文献做主语时,用现在时;作者做主语时,用过去时。
6.符号注释语
符号注释语(如解释量符号)应放在正文中首次出现的式子后面或直接放在自然段落中。统一解释时,可放在前言的正上方或正文的结尾,也可为附录的形式。
7.式子
式子的字号、字体一般同正文。可把一个式子看作句子的一个成分,后面需要加合适的标点,前面的词语后面是否加标点取决于其间是否有停顿。式子后的标点为逗号时,其下的Where中的W为小写w;为句号时,Where中的W为大写;Where前通常不空,即顶左排。
8.插图
除照片图、界面图、金相图除外,其他图最好重新设计,字体通常同正文,字号比正文小(若正文字号为10P,则图的字号为8P)。名词短语或术语的第一个词的首字母为大写,其余除缩写、专有名词外用小写。术语中的首冠词宜去掉。
插图在正文中必须有引用,而且要按图号从小到大的顺序连续引用,不要断号引用,如引完图10,接着应该引用图11,而不是图13、15。全篇论文的插图统一编号为Fig. 1、Fig. 2……,不能出现编号带小点的形式,如Fig. 1.1、Fig. 3.2。
图的幅面不宜过大或过小,清晰、协调、美观就好。图半栏排时不宜超过栏宽,通栏排时不宜超过版心,能用半栏表达清楚时就不设计为通栏。
9.坐标图
对有刻度和标值的坐标图,提倡坐标轴的刻度和标值一一对应,有数字则有刻度,刻度一般朝里,无数字时,可不给出刻度线,而且坐标轴的末端应有数字和刻度。刻度不宜太密,横、纵坐标轴的数值提倡保留相同的小数位数。
坐标轴旁边提倡写成标目的形式,格式为“量名称 量符号/单位” 例如:Acting time t / s,Joint range θ / (°),Density ρm /(kg·m–3),Tensile modulu E11 / GPa。无单位时,则省略“/单位”;/不宜多于两条,必要时用负数幂的形式;除角度单位(°)外,非组合单位(单独一个单位)不用加括号,组合单位需加括号。
10.表格
表格半栏排时不要超过栏宽,栏宽实在不够时,需要排为通栏。
表格在正文中必须有引用,而且要按表号从小到大的顺序连续引用,不要断号引用,如引完表5,接着应该引用图6,而不是图7、10。全篇论文的表格统一编号为Table 1、Table 2……,不能出现编号带小点的形式,如Table 1.1、Table 2-1。
提倡用三线表,字体一般同正文,字号同插图,名词短语或术语的第一个词的首字母为大写,其余除缩写、专有名词外用小写。术语中的首冠词宜去掉。。
11.数字
提倡直接用数字或用标准的科学记数形式。数字与单位之间加空。超过10000的数字,应该从右向左,每隔3位加空。对于小数,小数点后面的数字,应该从左向右,每隔3位加空。
12.缩写
术语的缩写在正文中首次出现时,先写出全写,再随后在括号里给出缩写,文中再次出现该术语时,就直接用缩写而不用全写。
13.结论
直接写通过本文研究工作得出的结论,立足全局,高度概括,不必叙述做了什么工作,而应概括做出了什么工作,重在做出的工作具有什么先进性、创新性!提倡分段、编号,如(1)、(2)、(3),用现在时、被动语态写。不宜出现this paper\this study之类的词语。
14.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按目标期刊的格式著录,不得缺项,严格区分大小写、正斜体、标点。注意区分姓氏、名字及其先后顺序。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scixiugai/378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