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为什么会被拒稿该怎样修改呢?SCI拒稿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情况,甚至一些高分SCI期刊的拒稿率也达到了70%以上。因此,面对拒稿,我们应该学会冷静,然后要明白拒稿的原因。常见的几种拒稿原因如下:
1、文章没有创新
国际出版物最喜欢的就是原创内容。实验论点重复他人发表的文献,经过简单推理从已知的国际文献中获得,或者重复他人的工作者经常被拒稿。
2、分析不够好
有新的发现,但没有很好地提炼升华,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只有简单的定性描述,缺乏定量的理论分析。
3、内容分量不足
不同杂志对文章内容的重要性有不同的要求。文章应该是该杂志感兴趣的领域,要引起该杂志读者的兴趣才行。
4、论点不够
文章提出的论点不能通过实验方案来证实。逻辑推理存在问题,缺乏实验方法理论。作者未能从实验结果中得出公平客观的结论。
5、实验不够完善
数据或分析存在严重缺陷。实验数据量太小,分子细胞生物体内实验n>3,器官和动物体内实验n>6,重复n>3。实验条件控制不好,或者没有对照组。
6、数据统计有问题
数据统计检验方法和统计分析方法是错误的或做得还不够妥当。
7、语言语法错误过多
英语语法错误太多,表达不当。文章组织不好,写作技巧差,外国审稿人难以理解。
8、杂志质量要求
文章的数据表达不符合杂志的质量要求,主要包括图片是否附加。是否清晰,图表是否完整,参考文献格式是否符合要求。然而,在文章被拒稿后,我们不想轻易放弃努力工作的SCI文章,所以正确修改文章是必要的,因此,我们应该学会在SCI被拒稿后认真修改。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scixiugai/373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