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修改是完成学术论文的最后一个环节,一篇有价值、有分量的论文不可能一次定稿,必须认真修改。修改的过程,既是作者思维、认识深化的过程,也是论文充实、完善、提高的过程。
初稿写成后,除自己认真审查、修改外,最好还要请有关专家、老师或同行阅读、指正,征求他人的意见。论文的修改工作常常令初学者忽视,有些作者论文刚写完,便认为大功告成,可以松一口气,不大愿意再改;有的人觉得修改论文比写初稿还难,没有必要再在修改上劳神费力。实际上修改论文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它是论文写作的重要环节,是对读者负责的表现,通过修改论文,可以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一、论文的修改是写作的重要环节
修改这个环节,不同的作者、不同类型的文章,经过往往是不同的。这和作者的经历、习惯有关,也与他们的个人修养分不开。有的人论文自始至终一改再改,只要有机会,总不忘修改。我们知道,文章的写作都有一个过程:准备阶段、写作阶段和修改阶段。修改阶段就是从初稿完成到定稿阶段。从某种意义上说,修改工作并不只是初稿完成后才开始,而且应当贯穿在写作始终。
例如,在提炼主题、选择材料、谋篇布局、遣词造句这一系列工作中,不免有种种改变,并都带着修改的性质,虽然我们平时不把这一过程叫修改文章,但实际上不也是在修改吗?还有我们常常说的“构思”“打腹稿”,这里恐怕反复斟酌的地方也不少,那不是修改又是什么?
二、论文的修改是对读者负责的表
现一篇论文的写作,从拟稿到定稿,从内容到形式无一不是在向读者进行宣传。论文是精神产品,并面向读者,使读者看了以后能够获益,因此,每一位论文作者都应该对读者负责。我们献给读者的作品应该是一个精品,至少是一个没有“疵点”的作品。
这是对读者负责。如果作者具有对读者高度负责的精神,认真进行修改,那么,即使写作水平不很高,也可以写出比较好的作品。对修改论文是否重视,反映了作者的学风和文风。有些人写论文只图一挥而就,不做修改,甚至连看一遍也不愿意,这些人虽然也有写好论文的初衷,但是他们付出的劳动同自己的愿望极不相称。他们写出的文章势必质量低劣,甚至错误百出。推荐阅读:
SCI论文发表技巧有哪些
三、修改论文可以不断地提高写作水平
论文的修改涉及各个方面,从内容到形式都是修改的范围,有时需要打破原来的构思,一篇文章被改得面目皆非。因此,修改文章是在学习写作。修改文章的过程,就是一次重新写作的过程,这对提高写作水平,无疑是大有裨益的。鲁迅先生曾经提倡青年到大作家的手稿、未定稿中去学习“不应该那么写”。因为,大作家的完成品,说明着应该“这么写”,而“不应该那么写”,却能从同一作品的未定稿里学得。我们从对照之中,可以明白修改的好处,悟出写作的方法和门径。
四、初稿论文中常存在不少弊病论文
写作中常见的弊病有:观点不明确、论据不充分、推理不严密、分析不客观、题目不恰当、结构不合理、语言不精练、评价不恰当等。由于初稿论文写作中经常出现上述一些毛病,所以修改初次完成的论文十分必要。以上我们从主、客观两方面谈了论文修改的必要性。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scixiugai/349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