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理工论文 > 正文

基于熵的量化与协同管理方向的方法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5-03-13 14:07:23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摘要:量化管理方向(Management Direction,MD)是为了确立熵减的共同方向来统筹管理行为,使之协同并进。通过工作研究,观测到客观熵减的目的性行为总是沿非平衡态概率增大的方向改造管理系统。共同认知体系(Common Cognitive System,CCS)以共性需求为动力,以被全员认同且遵从的标准为载体,在形成共同方向的过程中发挥着消除分歧和促成合力的作用。基于玻尔兹曼-普朗克公式和目标管理(Management by Objectives,MBO)理论,设计了量化系统无序程度和管理方向的期望熵模型(Expec‐tation Entropy,EE)。以OEE业务为例,简要说明了应用期望熵量化方法、协同管理方向、深化共同认知体系等构建期望熵管理(Expectation Entropy Management,EEM)意义的概念化过程。结果表明,期望熵管理方法由协作实践和低熵方向的目标衍生了一系列可操作性工作逻辑和行为标准,消除了虚耗资源的累赘。确立熵减为正向、唯一的演化方向,管理系统得以不断逼近充分释放管理方向协同潜能的概念化管理阶段,以极致的效率从根本上提高生产力水平。
 
  关键词:管理方向,共同认知体系,行为,量化,期望熵,协同,熵减
 
  0引言
 
  所谓协同,就是指协调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不同资源或者个体,使它们一致地完成某一目标的过程或能力[1],可分解为共同方向、协作方法和协作行为3个要素。其中,协作方法和协作行为是一直以来的研究重点,例如关系协作模式[2]、协同过滤推荐算法[3]、协作成熟度[4]等。高度流程化的协作方法甚至能够借助应用程序来控制管理行为,形成自动化的协同工作流[5]和协同管理系统[1]。然而,共同方向应如何取舍?坚持标准、随波逐流或者兼容并蓄,管理活动中的每一种可能都代表了一个方向。什么样的管理方向才能被全员接受和认同,并引领管理系统正向发展?
 
  共同方向的概念通常是模糊且易变的,停留于表面的口号并不能真正统一方向,为规避监管或处罚而降低既定目标的做法亦不鲜见。只有先量化管理方向,令其在数据层面可见,然后才能以精确且恒定的标准来物化[6]共同方向,使其可控。
 
  管理概念的量化尝试中,定性方法偏好问卷和量表等工具,主观性强,如量化系统协作性[7],量化现场管理绩效提升程度[8]。定量方法受限于粗加工的企业运营数据,客观性仍有不足,如评价内部控制有效性[9],定量关系的绩效评估系统[10]。而在成功融合管理通信技术[6]和工作熵管理方法[11]的系统中,量化工作还可更进一步,凭借顺畅流通于全局的深加工信息产物,深入信息创生与实现的逻辑底层,辩证客观地发挥作用。
 
  掌握了共同方向,就能高效统筹管理行为,在协同过程中立于不败之地。受热力学熵变过程启发,选择系统被期望的低熵非平衡态作为参照物,建立量化管理方向的期望熵模型。从共性需求驱动的协作实践中提炼可操作性概念来承载全员群体智慧,拓展共同认知体系,构建期望熵管理的意义。进而确立熵减为唯一的共同方向,在增强协作行为目的性和推动系统正向演化的同时,获取生产力水平提升、极致效率等效应溢出的成果。

\
\
\
\
\
\
\
\
\
\
\
\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ligonglunwen/81398.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