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理工论文 > 正文

以“四个面向”为基础的《食品工艺学》课程思政案例库构建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4-09-25 15:37:05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摘要:为落实推进食品专业“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文章以增强“四个自信”为育人目标,以科学研究的“四个面向”为基础,从“历史文化/案例”“科学创新”“政策指导”“产业发展”和“生活点滴”五个角度入手,充分挖掘思政案例,建立了《食品工艺学》专业课程的思政典型案例库,并充分解析了不同思政案例与育人目标之间的关联,以期推动《食品工艺学》课程思政建设,为培养具备良好的政治和道德素养以及过硬专业技能的食品专业人才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课程思政,立德树人,食品工艺学,思政案例库
 
  2016年底,*近*总*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新局面”[1]。实现“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就是开展课程思政。食品工业作为中国第一大制造业,既是民生支柱,也是国安基础。《食品工艺学》课程是食品学科专业的核心课程,注重分析食品加工的相关技术及食品加工后的物性变化。该课程交叉融合了热力学、动力学、流体力学、微生物学、酶学等多学科内容,是实现新工科人才培养目标的专业主干课程[2]。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不仅是高校食品教师“育人育才”的核心使命,也是促进新时代食品专业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需求。因此,本文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明确育人目标,以科学研究的四个重要领域为基础,充分挖掘《食品工艺学》中的思政案例并建立案例库,以期推动课程思政建设。
 
  1明确育人目标
 
  为实现《食品工艺学》课程思政的优质高效建设,必须明确育人目标,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专业技术知识有机结合,通过课堂教育传达给学生,帮助其增强“四个自信”,即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四个自信”是一个有机统一体,既相对独立,又相辅相成。其中,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支撑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基石,且渗透其中[3]。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中,可以帮助学生增强文化自信,并进一步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
 
  2思政元素的挖掘基础
 
  大学不仅是高等教育的殿堂,更是科研的摇篮。教学与科研相辅相成,有助于推动教师和学生共同投身于知识创造及发现的过程中,形成一个不断迭代、不断创新的学术生态。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应从国家科技发展的四个重要领域出发,通过从科研问题中提取思政案例,帮助学生了解国家在食品领域的科技发展动态,以促进增强“四个自信”的育人目标的实现。

\
 
  2.1面向食品科技前沿
 
  针对《食品工艺学》课程的核心知识点,可以从科技前沿文献和最新科研发展文件出发,围绕食品科技发展挖掘思政案例。通过对比分析国内外食品科技领域的研究进展,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同时鼓励学生深入了解前沿科技,激发其科研热情。例如,在讲授禽肉食品加工工艺时,教师可以介绍细胞培养肉技术的国内外发展情况及面临的问题,指导学生如何获取高纯度的畜禽干细胞、如何研制无血清的培养基、如何实现高密度的三维培养等。这些既是科技问题,又牵涉伦理、法规、社会接受等方面。这些科技前沿信息可以促使学生全方位、多角度地思考解决问题的可行途径,从而培养学生的系统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同时,通过对比国内外研究方向和进展的差距,可引发学生思考国内外研究在技术创新和体制机制方面的差异,以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和制度自信,使其认识到我国在食品科技领域的进步和不足之处,激发其为国家科技发展而努力奋斗的科研热情。
 
  案例介绍的最终目的是引导学生关注食品科技领域的前沿研究,将自身专业知识与国家科技需求相结合,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实际的科技创新成果,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智慧和力量。这种培养不仅仅是为了促进学生的个人发展,更是为了国家的科技进步与繁荣。
 
  2.2面向食品经济战场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局势下,着力发展自主创新的关键技术,是保障我国经济健康高速发展的重中之重。在挖掘《食品工艺学》思政案例的过程中,需聚焦于我国食品加工行业面临的“卡脖子”问题,让学生深刻认识到食品工艺的发展与革新为国家带来的实质性经济效益,从而增强学生的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与道路自信。例如,在讲授食品腌渍发酵的酸奶制作工艺时,可以融入国产“酸奶芯片”的思政案例。酸奶发酵过程中所使用的乳酸菌剂被称为“酸奶芯片”。几年前,这一关键技术被国外企业垄断,导致中国菌企的乳酸菌生产技术的研究一度处于空白状态。在此情形下,我国菌企、奶企,以及各大高校科研机构开展协同合作,共同努力,经过近六年的科技攻关,终于成功研发出了成熟的乳酸菌发酵剂生产技术,填补了国内的技术空白国,生产出的“中国酸奶芯片”也为我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通过“中国酸奶芯片”的案例讲解,能使学生感受到中国食品行业在科创方面的力量,从而培养其文化自信。更重要的是,能使学生认识到,只有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在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前提下,才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实现政校企之间的紧密合作,从而在短短6年内就打破国外品牌长达30年的技术垄断,引领“中国酸奶芯片”上演绝境突围。这一案例讲解能够帮助同学们树立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与道路自信,激发其为国家科技创新贡献力量的热情。
 
  2.3面向食品产业重大需求
 
  粮食安全是关乎国计民生的重大课题,也是国家安全和发展的基石。尽管我国是世界粮食生产大国,但粮食产业的发展仍面临一系列挑战,特别是在粮食产后损失和浪费方面。在讲授食品工艺学中的“粮食加工工艺”章节时,教师可以借助中国储备粮管理集团研发的“智慧粮库”系统向学生介绍前沿科技推动产业发展的实例。例如,利用最新的人工智能
物联网技术实现信息的自动采集、整合、智能分析与共享。通过在“智慧粮库”系统中引入自动化体系,可以实现智能通风、智能气调、智能烘干等功能,并同时与粮情监测系统连接,能够根据粮情检测结果和气象分析对粮库进行智能控制,解决通风、保鲜、进出粮水分等问题,提高仓储作业效率,减少粮食损耗,有力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呵。
 
  教师通过讲解中储粮“智慧粮库”的案例,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深入了解食品加工产业的最新发展趋势;另一方面,通过展示中国在解决粮食问题方面的创新力量,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文化自信和道路自信。通过案例教学,学生将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科技力量是如何助力国家解决紧迫问题的,从而激发其投身食品科技领域研究的热情。
 
  2.4面向人民身体健康
 
  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安全,实现从“吃得好”向“吃得健康”迈进,对于从事食品科学行业的科技工作者来说是一项巨大挑战。对此,在讲授食品工艺学中的“食品热加工与杀菌”一章时,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由杀菌不彻底引发的食源性疾病暴发案例。例如,某知名巧克力公司生产的产品就因沙门氏菌污染引发了全球性食品卫生安全事件。在该案例中,11个国家共报告了151例与巧克力相关的沙门氏菌相关病例↵。通过案例分析,学生将深刻认识到热加工与杀菌技术在食品工艺中的关键作用,及其对人民生命健康的直接影响。中国政府针对这一食品安全事件第一时间作出了反应,切断了购买该公司巧克力相关产品的全部渠道,杜绝受污染的巧克力流入中国,有力保障了中国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中国政府对该事件的迅速反应体现了其对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高度关注,也凸显了中国在食品安全领域的制度自信。政府采取果断决策,暂停购买受污染巧克力产品的举措,既保护了国民的生命健康,也向世界传递了中国在食品安全领域的决心和能力。
 
  通过对这一案例的深入探讨,教师能够帮助学生更加全面地理解食品科学与技术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认识到其作为未来食品科学领域的工作者,所承担的保障人民生命健康安全的重要责任。同时,学生也能够感受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处理突发事件方面的高效性和果断性,从而夯实对我国理论、制度及道路的自信。
 
  3思政元素的类型
 
  在上述“四个面向”的基础上,需要根据《食品工艺学》各章节的知识重点挖掘具体的思政元素。对应“四个面向”,本文将思政元素分为历史文化/案例、创新技术、中国产业、政策指导和生活点滴五个类型。
 
  3.1历史文化/案例
 
  食品饮食文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特有的标志之一,承载着本地区深厚的历史、传统文化和生活方式。在食品工艺学中引入不同文化的饮食传统,能够帮助学生感受食物背后的故事和文化传承,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增强其文化自信。同时,可以将食品加工行业的沉痛历史教训融入食品工艺教学中,通过讲述从食品加工行业的发展中总结出的经验教训,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更好地平衡经济发展与社会责任,避免重蹈覆辙,激发学生的时代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
 
  3.2创新技术
 
  食品行业的健康发展必须强调自主创新。将国产新技术和新设备的相关案例融入食品工艺学中,可以有效彰显中国的科创实力。一方面,有利于推动学生深入了解科研领域,培养其积极走向国际舞台的发展意识;另一方面,可强化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其在自主创新道路上的坚定信心。因此,将国产新技术融入食品工艺学教学中,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和道路自信,使其成长为具有创新精神的专业人才。
 
  3.3政策指导
 
  国家发布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以全力支持食品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在食品工艺学的教学过程中介绍相关政策,可以使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政府在食品安全和健康方面作出的决策和努力,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此外,食品产业相关政策往往是政府基于科学理论和实践经验出台的,学生通过了解这些政策,能够更好地培养自身在理论层面的基本逻辑,更加全面地增强“四个自信”。
 
  3.4中国产业
 
  中国食品加工产业一直处于迅猛发展阶段,不仅在国内市场占有重要地位,也逐渐在国际市场上崭露头角。通过在课堂中引入中国食品加工产业的发展情况,可以向学生展示中国在食品领域的技术实力和创新成果,激发学生对食品工艺的兴趣,引导其密切关注国内行业的最新动态。在对食品产业发展历程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国家在产业发展过程中起到的引导和推动作用,以及中国在全球食品产业链中的角色升级,从而加深对国家制度和理论的自信和认识。
 
  3.5生活点滴
 
  生活中的点滴变化是食品产业发展的具象化体现,直接关系着人们的餐桌安全和身体健康,也是学生最关心的话题之一。通过引出实际案例,如食品工艺的改进、新产品的推出、食品安全标准的提高等,学生可以体会到食品产业在融合传统文化与创新发展方面作出的努力,并直观表现为自身餐桌文化的变化,从而引发其更深层次的共鸣,增强其文化自信,激发其专业热情。
 
  4《食品工艺学》思政素材库与育人目标的对应关系
 
  《食品工艺学》课程思政素材库及其与育人目标如表1所示。

\
 
  5结语
 
  高校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必须明确育人目标,结合国家科技发展的主要领域,全面深入挖掘《食品工艺学》蕴含的思政元素及现实案例,建立能够满足学生“全面发展”内在需求的思政典型案例库,为党和国家培养具备良好政治素养和社会道德的食品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吴晶,胡浩.习**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J].中国高等教育,2016(24):5-7.

       [2]庞敏,于艳丽.“食品工艺学”课程改革与实践[J].农产品加工,2023,(14):97-100,105.
 
  [3]陈一收.如何理解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8):47-49.
 
  [4]中国食品科技与产业深度对接的黄金期已经到来—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七届年会在西安召开[J].食品与机械,2020,36(11):1-3,50.
 
  [5]王丽新,陈潇.一然生物董事长赵林森:坚定打造“中国菌”[N].证券日报,2023-10-23(B2).
 
  [6]张扬.中储粮智慧粮库出入库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济南:山东大学,2018.
 
  [7]澎湃新闻.全球召回,有沙门氏菌的巧克力也销往了中国?[EB/OL](2022-04-30)[2023-12-12].
 
  [8]周口店北京猿人用火的可能性研究取得重要进展[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5,11(1):83.
 
  [9]张恺容,解铁民.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J].农业科技与装备,2020,(6):48-49,52.
 
  [10]范国梅,孙清岚,史文聿,等.国家微生物科学数据中心数据资源服务与应用[J].微生物学报,2021,61(12):3761-3773.
 
  [11]陆毅.生鲜电商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3,34(7):237-239.
 
  [12]佘庆颐.历史悠久的扬州三和酱菜[J].江苏商论,1984(1):40,66.
 
  [13]关欣,汪丹丹,方佳华,等.细胞培养肉技术:研究进展与未来展望[J].中国食品学报,2022,22(12):1-13.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ligonglunwen/79039.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