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理工论文 > 正文

金属材料及热处理课程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建设 的实践与探索论文

发布时间:2023-03-07 11:36:04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是工科类及综合类院校的机械类、 近机类及近材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尤其对于材料工程技术和 化工装备技术专业而言,学生需要有扎实的金属材料与热处理 理论基础, 才能真正培养专业素养。在金属材料与热处理中融入 课程思政元素,能够将实现民族复兴的理想和责任融入到课堂 教学中,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强化责任担当,使学生们成为专 业技术技能型人才。

  关键词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程思政,实践,探索

  各级各类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清醒地认识到,守好课 堂教学主渠道课程思政全覆盖,课程思政建设涵盖了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观的要求以及实现民族复兴的理想和责任,也包括做 人做事的基本道理等一系列的内容。在专业课教学中融入课程 思政, 是正确引导学生善行、团结、互助、进取、拼搏, 成为一个 思想向上的人的有力支撑,能够更好地为打造“一流课程”奠定 基础条件。

\

 
  1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程阐释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程包含着很多的专业化课程,其从课 程性质、教学目标、教学特点上有着一定的针对性和专业性。

  1.1 课程性质与作用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是集金属材料与热处理与制造技术于一 身,融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为一体的综合性专业技术基础课。主 要讲授的内容有金属材料及热处理、铸造、压力加工、焊接及表 面处理等方面的知识。本课程是引导学生进入专业领域的入门 课程, 对学生获取机械制造工艺知识、培养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 意识及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在化工装备 技术专业中,前导课程有《机械制图》《工程力学》《金工实习》, 后续课程有《机械制造工艺》《机械设计基础》。

  1.2 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的教学全面贯彻“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以就业为 导向”的教育理念,从传统的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转变, 树立学生为主体, 让学生自主地经历探讨研究的学习过程。根据 课程特点及学生认知规律,合理的排教学内容。以突出知识应 用, 以训练基本操作技能为出发点。教学实施沿着一条主线 :从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到成形技术的机械零件生产制造全过程。使 学生获取三项能力 :制订零件工艺路线 ;选择材料及热处理工 艺 ;选择零件成形方法。训练四种基本技能 :钳工操作 ;焊接 成形操作 ;铸造成形操作 ;锻造成形操作。

  1.3 课程目标

  专业能力目标主要有 :能够分析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性能 ;能 够根据零件的生产过程合理安排热处理工序 ;能够学会金属材料 与热处理的主要成形方法并能合理安排工艺 ;能够合理选择零件 材料 ;能够合理选择零件毛坯、确定毛坯成形方法并能初步进行 工艺分析。方法能力目标主要包括 :信息收集能力,正确评价信 息的能力 ;能独立使用各种媒介进行学习的能力 ;工作成果评价 与反思,认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质量、成本、安全意识。 社会能力目标涵盖了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科学的创新精神 ;工 作中的与他人的合作能力、交流与协商能力 ;社会责任心和环境 保护意识 ;具有社会适应和应变能力。我们从方法能力目标和社 会能力目标方面可以挖掘很多思政元素进行课堂教学的融入。

  2 课程思政内容阐释

  2.1 概念阐释

  课程思政,顾名思义就是将思想政治元素融入到课程教学 中,从这个角度来说,课程思政是一种思想主张,是一种教学思 想主导,其包含着教育理论知识、教育重要形式、价值理念以及 精神追求等多种形式,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都有着很强的指导 意义。课程思政不是近几年的思想产物,早在2004 年,中共中央 先后出台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 想政治教育工作中, 就有了对课程思政教育的雏形主张。后期随 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和创新,教育部已经将课程思政纳入到 重要规范之中,对各个阶段、各个学科的教学都有着较高的要 求,课程思政也在逐步地融入到各个学科教学之中。

  2.2 课程思政主要形式

  课程思政虽然是一种教学思想,但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其 也可以归为一门实际教育。课程思政的最终目标就是立德树人, 强化学生的品德修养,为政治素养奠定基础。在教育教学过程 中,课程思政的理念是协同育人, 即同时发展学生的专业素养和 品德修养, 使学生不仅能够成为一个人才, 更能成为一个“十全” 人才,真正地成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在具体的教学 中,课程思政的主要应用契机为课堂和课后,课堂以理论为主, 课后以活动为载体, 对学生进行思想熏陶, 激发学生的责任感和 使命感。

  3 课程思政融入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教学的意义

  课程思政作为一种融入理念,其在融入金属材料与热处理

  课程的过程中,有着一定的积极意义,能够让课程更加多样化、 模式化、灵活化。

  3.1 有机整合资源,课程教学更加多样化

  课程思政是有效发挥课堂育人作用的主渠道,涵盖了做人 做事的基本道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以及实现民族复 兴的理想和责任等多个思想内容。课程思政不仅包含的内容广 泛,而且其涉及的资源也很多,由此可见,对课程思政思想的积 极倡导和融入, 也是对教学资源的重新管理。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在完成目标教学的前提下,全方位考 虑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程的内容和重难点,有针对性地将课程 思政的内容融入到实际教学中,通过实际案例来让学生理解为 人处世之道, 正确引导学生善行、团结、互助、进取、拼搏, 成为 一个思想向上的人。将在课程学习中所遇到的困难, 用不同学科 的实际应用特点作为教学的核心,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 容融入到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明礼法、懂诚信,有明确的奋斗目 标,成为一个有拼搏精神的人。面对学生的学习目标的制定,教 师也可以积极鼓励学生们将实现民族复兴的理想和责任融入到 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强化责任担当,使学生们成 为德才兼备的新世纪人才。

  3.2 实现类型综合,课程教学更加深入化

  课程思政的融入方式多种多样,教师在融入前,通过深入挖 掘思想脉络, 将课程思政的改进成果融入到教学中, 增进学生的 思考,将课程不断地引向深入。同时,利用课程思政教育资源, 对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程涉及的教学内容进行全面整合,深入 挖掘课程思想,合理有效分析,在历史文化背景下,将学生的学 习体会、产生思想充分融合在一起, 形成一个类型综合化的课程 综合体。在深入挖掘教学资源的同时,整合地方特色资源,融入 实际应用知识, 不仅用思政课来促进学生的思想建设, 更通过整 合型课程,建设“大思政课”的教学体系,与学生的实际学习能 力充分结合, 不断地更新的教学内容, 挖掘适合时代发展又能更 好地带给学生思想触动的方式, 形成独特的教学成果, 让课程思 政体现更多的价值。

  3.3 促进主动探索,课程教学实现有效创新

  特色创新是教学的灵魂,优化教学设计是不断提升教学能力 的关键。课程教育与创新是教育发展的主渠道,也是提升教学效 果的重要方式。在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程的改革与创新中,将课 程思政的创新特色融入到教学中,能够让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程 更加自主化、现代化。与此同时,在课程思政体系建设的过程中, 将理论阐释、情感体验、价值引导融为一体, 培根铸魂, 启智增慧, 不断凝练核学特色,不断提升育人水平,实现从“教”到“导”的转 变,的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学生能够清醒地认识到,学 习不仅是一种知识的累积,同时是个人素养、个人能力、个人价值 的提升与体现。将课程思政与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相结合,能充分 体现教学特色,全力引导学生探索知识和创新知识,真正地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也让课程教学在实质上实现新的突破。

\

 
  4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
      
      课程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程中融入思想政治建设,其方法不能一蹴而就,应充分考虑当前的教育优势和不足,以学生为中心,从根 本上对学生的思想有所触动,不仅通过课程思政的方式帮助学生 思考,更让学生在课程思政的前提下, 不断地提升核心素养。

  4.1 挖掘思政元素,找准契合点

  在金属材料与热处理中融入课程思政深刻内涵,首先要对 课程思政元素进行深入挖掘,在充分肯定思想政治思想的基础 上,从课程自身建设入手,寻找能够体现课程思政的基本元素, 从而更好地将一个个契合点进行把握。实际教学中, 教师一方面 要对金属材料与热处理中的知识点进行有效梳理, 另一方面, 在 知识点理论内涵的贯通同时, 寻找思想政治元素, 用思想政治内 容来武装、强化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知识, 让学生所学的知识点既 能具备理论和实践性, 同时又有一定的思想内涵。

  例如 :在讲解常用的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时,通过对钢铁、铝 合金、铜合金、塑料凳原材料的介绍,教师可以先从其中挖掘思 政元素,如材料的实际应用,钢铁的广泛应用性,带给我们的生 活上的便捷, 现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家电家具器材, 大多数都是 通过这些原材料制作而成的, 这些材料的挖掘过程中, 我们的技 术工人和工程师从无到有, 经历了很多的变化历程, 整个过程中 的难度可想而知,这些都能充分体现出,我们国家、我们的人民 身上的一种探索精神, 而渗透这种探索精神, 恰恰是能够将金属 材料与热处理课程教学与思政融入到一起的契合点。此外, 我们 也有很多的内容, 都可以通过寻找相同和相似之处, 进行更好的 融合。在不断的融合和发展前提下, 学生们一方面能够看到当前 的我国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技术的发展, 另一方面, 也能深深地感 受到我国的一些优秀的劳动人民的智慧,激发出民族自信心和 自豪感, 为自己的今后学习奠定一定的基础。

  4.2 引入实际案例,找准切入点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教学内容属于纯粹的工科内容,其包含 的知识点大多比较枯燥,知识点一半都是各类材料的组成、性 质、用途等,对于学生来说,存在很大的学习难度。一直以来, 学生们都把金属材料与热处理作为一项非常难的学科,很少有 自主学习和感兴趣的学生。然而要培养出优秀的工学人才, 首先 就是要通过我们现有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材料,激发学生的学习 兴趣,增强学习动力。通过对课程思政思想的进一步延伸,教师 可以在课堂上讲解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知识点的同时,为学生们 带来一些实际的或者典型案例,让学生充分认识到金属材料与 热处理的重要程度, 能够全身心地融入其中。

  比如,在讲解金属材料及热处理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实 际故事说起,如侯增寿老先生,海内外著名的金属材料专家。侯 先生一生都在致力于金属材料的研究上,其身上体现出的钻研 精神,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纵观侯先生的一生,其并没有多高

  的天赋,但在他的身上总有一股韧劲儿。他对工作一丝不苟,在 金属热处理行业中, 他贡献了很多具有很高参考价值的著作, 像 《金属学原理》《金属学教程》《金属学》《物理冶金学题集》和《实 用三元合金相图》等教材和辅助教材,他都有所参与。在参与合 编《晶体缺陷及金属热处理》《热处理问答》等专著时,他已经成 为了一名知名学者,但在他的身上丝毫没有感受到骄傲与自满 的态度, 而是一步一个脚印更加深入地进行研究。侯老先生发表 的学术论文有很多,其中比较著名的有“Cu、Zn、Al合金逆记忆 效应”、“锻造余热淬火预冷”、“超饱和渗碳的碳化物门槛值及 极限值”、“纯铁 γ → α 相变机制求索”等,他主持研究的“球磨机 钢球用钢系列化及锻造余热淬火”、“经济稀土渗碳钢”2 项成果 分别获 1986 年及 1993 年山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像侯增寿教授 的例子有很多,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都可以给学生们引入,通 过范例的列举,真正地让学生们感受到学习金属材料与热处理 的趣味, 让故事为课程教学增添一抹亮色。

  4.3 鼓励实践探索,找准应用点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是一门以实践为主要方式的课程,在金 属材料与热处理课程中融入课程思政建设,不仅是表达在语言 上,更主要地体现在学生的实际操作上。在实践方面,学生一方 面可以针对所学的知识点进行反复练习, 另一方面, 教师可以围 绕着学生在实践中的真实感受, 鼓励学生们进行创新, 能够通过 自身对材料的不断操作, 加深对材料的了解和认识, 也能在思想 层面上,激发出对学习的喜欢。同时,教师在鼓励学生进行实践 探索的过程, 也是学生对材料应用的发现与掌握过程, 对今后的 进一步学习和探究都能奠定基础。

  如 :在学习金属的锻造、铸造过程中,教师一方面可以鼓励 学生们对金属工艺进行研究与实践, 带领学生们亲自到工厂车间 进行实践操作。保证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接触锻炼,能够通过不断 的锻炼来强化对知识点的理解。同时在课程思政的理论主张下, 教师可以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交流活动,让学生们之间相互谈 心,说出自己在实践过程中的想法和真实感觉,也能提出自己的 疑问。针对学生们的各种各样的情况,教师一方面进行解答,另 一方面让学生自己继续探究, 而这个过程就是培养学生具备更好 的实践能力和开拓精神的过程, 是课程思政融合的另一个效果。

  4.4 鼓励自主查找,找准问题点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针对材料研究,这是个实践的过程,其中 要求学生们能够在理解概念的同时, 学会应用。但随着学生的实 际操作不断深入, 理论与实践之间毕竟有着一定的差距, 对于学 生来说,有的时候,带着结果去验证,反而不会成功,这种现象 非常普遍, 而面对学生的这样的状态, 教师可以通过课程思政思 想主张,鼓励学生们自己去查找问题,自主检测,从头至尾进行 研究和查找,通过反复地论证和研究,找准其中的问题点,进一 步强化知识点与实践操作之间的问题点。

  例如 :研究材料的强度和塑性的实验中,要求学生们对制

  定材料进行拉伸实验, 实验材料为低碳钢。并且教师在实验前不 会给学生们讲解,而是让学生自己进行操作。在操作过程中,学 生们需要一方面动手拉伸,一方面通过器材进行测量,并且将 测量数据记录下来,画成曲线图来进行分析。然而,在实验过程 中,学生们会出现很多的状况,最后的强度和塑性值相差过大, 实验也随即失败。在这个时候,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们自己去寻 找,并且在问题点处进行标注,作为自己今后实践的一个注意 点,这样的一个过程中,学生的思想受到启发,对待实践和探索 也有了新的认识, 课程思政增进了学生的进一步思考。

  4.5 采取实时评价,找准创新点

  课堂评价是任何教学阶段都会采取的重要教学方式之一, 对于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程而言, 在思政元素融入时, 也应该适 时采取实时评价的方法, 为学生们相互间寻找交流话题, 能够相 互讨论沟通,互相取长补短,实现智慧的碰撞。在相互的交流和 启发的过程中,学生也能产生新的想法,研究新的成果,成功找 准创新点。

  比如 :在研究材料硬度的过程中,学生们需要衡量布氏硬 度、洛氏硬度、维氏硬度等,每一个都有着一定的应用范围和自 身的优缺点。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可以自己选择一种方式,从其 中进行实践探究,找出硬度的大小,并且进行衡量。在相互的研 究与成果分享过程中, 学生们也会对材料硬度有新的想法, 进行 大胆的尝试。在课程思政的融入下, 学生们的想法得到了及时的 实践,也让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程的实际操作性和应用性都有 所改进, 切实有效地增进了对知识的累积, 改变了自身对材料学 习的看法, 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学习与突破, 也让金属材料与热处 理教学在学生的能力提升和综合素养上做出更大的贡献。

  5 结语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是工科教育的基础教育学科,对学生的 软硬件工程技术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在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程 中融入课程思政教育思想, 能够积极地推进教育的发展。在程序 上,课程思政也能帮助学生们实现思想的及时过度, 能够从思想 政治角度来看工科知识,及时有效拓宽思路,简单化学习难点, 直面问题本质,在重点部分有效突击,以求对知识点的有效转 变,让学习效果更加明显。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ligonglunwen/52555.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