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理工论文 > 正文

KJ472排水监控系统在井下矿山的应用论文

发布时间:2022-01-10 16:39:23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 :
KJ472排水监控系统采用西门子PLC作为核心设备,利用多种不同功能的传感器实时采集数据给PLC 控制系统,对井 下排水系统进行实时监测与控制。具有良好的自动控制特性,还可以满足手动操作的需求。介绍了 KJ472 排水监控系统在武山 铜矿井下 -210 的应用和使用注意事项, 提高了排水系统的稳定性及排水效率, 保证了井下的安全生产。

关键词 :排水监控系统 ;西门子 ;自动控制 ;井下 ;应用 ;维护

某矿是一座井采矿山,在井下矿石的开采过程中,会聚集矿 层涌水以及大量的地下水 [1-3]。不同的深层以及季节的差异性, 导致井下涌水量不断的变化, 多达 17m3/s~20 m3/s 及以上。当涌 水量急剧的汇集增长时, 会超出排水系统的上限范围, 储水仓爆 满导致突水事故的发生, 严重威胁武山铜矿的安全生产。

早期的井下排水系统采用简单的PLC 控制模块对液位进行 粗略的判断,存在控制不变,信号反馈不及时等问题,需要操作 人员24 小时在井下实时盯梢液位的情况。某矿所管辖南 -210 的 KJ472 排水监控系统采用 S7-1200 型号西门子作为核心设备,选 取温度、压力、水位高度传感器分布在井下相应位置,对排水系 统的参数进行实时的监控。将从传感器中获取到的数据通过模 拟量传输给PLC,然后PLC 控制系统根据先前调节好的阈值对 现场的水位进行实时采样监测与控制。

排水系统运转时,先通过探测液位的传感器测出水域的高 度及水位变化的速度,得到的模拟量数据传输给 PLC[4-6]。系统 将得到的水位高度和变化速度数据与事先设定好的阈值进行对 比,以此确定是否启动水泵进行作业。设置不同的挡位,根据挡 位的不同来确定开启水泵的台数。当水域的液位高度或者液位 下降的速度满足低于阈值时,排水系统会逐渐的减少作业水泵 的台数及水泵的运行功率。按需进行排水调控, 既能保障排水的 安全, 又能节约能源, 大大提高了排水系统的稳定性和经济性。

1  KJ472排水监控系统的工作原理

1.1  运行主界面及控制面板

\
 

在图 1 画面中会动态反馈每台水泵的出水压力、真空压力、 电机电流、管路流量、电机温度、水泵温度、水泵振动、泵组效 率、运行时间以及主排水泵的运行状态,水仓的液位情况等。操 作人员可以根据该主界面实时的观测排水系统是否正常运作, 如有数据发生异常, 可及时做出处理, 保障排水的工作效率。

\

在图 2 所示画面中,操作人员通过点击“一键启动”按钮, 可将处于“投入”状态的主排水泵起动、排水闸阀打开 ;当水泵 启动完成后,可根据水域液位高度情况按“一键停止”按钮,一 键关阀,停泵。不需要人工手动运行,达到了精准启动与停泵的 水平。该排水监测系统同时具有故障监测和应急处理功能, 当所 反馈的数据超出所设置的阈值时, 判断运行异常, 控制系统迅速 下达停机指令。为了避免机组突然停止运行导致系统内出现“水 锤”冲击现象,系统在控制停机时首先逐步降低排水泵的运行转 速,实现柔性停机, 确保排水泵的运行安全。

1.2  参数设置

\
 
在图 3所示的参数设置画面中,可以对水泵运行模式,液位 检测信号来源,避峰填谷功能,真空泵投切、高压补水阀与水箱 补水阀的手动 / 自动模式进行相应的切换操作。

其中高压补水阀处于自动模式时,当 1-6# 泵组任一台泵处 于引水步时,且高压水压力所设定的低压下限值 17bar,系统会 自动打开高压补水阀补水,当高压水压力高于所设定的高压值 23bar, 系统会自动关闭高压补水阀。

水箱补水阀处于自动模式时,浮球开关处于高位,会自动关 闭补水阀 ;当浮球处于低位, 会自动打开补水阀。
真空泵 1 与真空泵2 必须有 1 台处于投入状态,系统默认2# 真空泵处于投入状态,若需将2#真空泵切除,需先将 1#真空泵 切至投入状态,真空泵2 方能切除成功。不论投切状态,当一台 真空泵跳闸时, 系统自动将备用真空泵投入。
 
\

如图 4所示画面,可对系统运行的各泵组参数进行设置。其 中真空补偿压力是自动根据所设定的真空压力与水仓水位进行 补偿计算后所需要达到的数据。参数的设定根据现场情况可适 当调整。

1.3  全自动控制原则

(1)常规控制 :此控制模式下,当液位超过“单泵液位”时, 起动 1 台水泵 ;当液位超过“双泵液位”时 ,起动2 台水泵 ;当液 位超过“极限液位”时,起动 3 台水泵 ;当液位低于单泵液位时, 只运行 1 台水泵,当液位低于“停泵液位”时,会停止所有水泵。 可通过设备液位参数进行模拟的方式试车。水泵启动时,启动近 段时间内运行时间最短的水泵, 停止近段时间内运行时间最长的 水泵, 运行时间在每个月的 1号、11号、21号 1 点 1分重新归零。

(2)超限控制(液位超过“超限液位”):起动能够启动的 3 台水泵, 当 3 台启动后, 液位还在上涨, 将再次启动 1 台。

1.4  参数曲线
 
\

如上图 5,可对排水流量、电机电流、电机定子温度、排水 压力、真空压力、电机前轴温度、电机后轴温度、泵组振动、水 仓水位等参数进行历史数据曲线查询,历史曲线可分泵组进行 快捷查询。

2  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2.1  一键启停操作步骤


(1)将泵房现场电控柜面板上“就地 /远程”旋至“远程”操作状态, 并在触摸显示屏上画面确认相关柜体状态。

(2)在“参数设置”页面上确认“引水方式”为射流泵或真空 泵,并确认所需要启动的泵组处于投入状态。

(3)点击所需启动的泵组,会弹出操作面板,点击“一键启 动”系统会自动引水,自动启动水泵,自动打开排水闸阀 ;点击 “一键停止”系统会自动关闭排水闸阀, 自动停止水泵。

2.2  启停过程中注意事项

(1)水泵抽真空过程 :水泵抽真空时,真空泵或射流泵运行  后,此时相应泵组的真空压力会下降,下降至“真空初偿压力” 数值并延时“真空延时时间”时间后,会自动启动水泵。若真空  泵组运行后,真空压力数据没有发生变化,可能是阀门故障,或  有漏气情况发生,系统会发出“引水失败”的故障报警,需再次  启泵之前进行泵组检修, 排查泵组漏气原因。

(2)水泵启动过程中,观察泵组的排水压力与排水流量,泵 组的排水压力需大于“开阀出水压力”才会自动打开排水阀门, 若泵组在启动过程中, 排水压力小于所设定的排水压力下限, 可 能是泵组没有上水, 系统会自动停止泵组, 需重新启动泵组抽真 空,若多次出现此情况,需对该泵组进行检修或适当修改“真空 设定压力”数值并加大“真空延时时间”参数值。

2.3  系统联锁保护

系统运行过程中共有以下几种情况会联锁保护停机 :①电 机定子温度 >95℃ 、前轴、后轴温度 >75℃。②水泵前轴、后轴 温度 >55℃ 。③真空压力 >(0.85+ 液位补偿值)。④电机电流 >50A。⑤电机电流 <30A。⑥水泵流量 <100m3/h。⑦排水压力 <23bar。⑧排水压力 >27bar。⑨水仓水位 <1.7m。⑩启动柜故障。 排水闸阀故障。 运行信号丢失。

以上信号会引起水泵联锁故障停机,在试车过程中可通过 调整保护参数设置的方式进行故障测试。

2.4  系统启停泵保护

系统启停泵过程中共有以下几种情况会启泵失败 :真空泵 或射流泵运行后 4 分钟内,真空还没有达到“真空补偿压力”,系 统会发出“抽真空失败”报警。水泵启动运行后 50S 内,没有接 收到电机所反馈的运行信号或排水压力没有达到“允许开阀压 力”,系统会发出“启泵失败”报警。在开阀或关阀命令发出后 125S 内,没有接收到阀门相应的全开或全关信号,系统会发出 “开阀失败”或“关阀失败”报警。在停泵命令发出后 20S 内,或 还接收到电机所反馈的运行信号, 系统会发出“停泵失败”报警。
 
\

3  结语

介绍了 KJ472 排水监控系统在某矿井下 -210 的应用和使用 注意事项 :①该排水监测系统能够通过井下水域的液位变化情 况,自动调整水泵开启的台数。且能柔性停机,缓慢的降低水泵 的功率, 保护其使用寿命。②该排水系统能在保证安全生产的前 提下,灵活的控制排水作业,降低了排水的成本费用,具有经济 性。③采用的液位传感器,可靠性高、稳定性好,可实时监测水 位变化情况。④该排水系统投入使用后, 排水的耗电量及液位报 警次数大大减少,未出现因排水不及时而导致的紧急撤离现象, 确保了采矿、掘进作业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  罗少平 . 煤矿井下排水系统的设计研究 [J]. 能源与环保 ,2018,40(5):167-170.
[2]  胡萍 . 煤矿井下主排水系统节能技术改造 [J]. 煤炭技术 ,2013,33(10):209-211.
[3]  张喜萍 , 谭一川 , 程玉龙 . 煤矿排水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与研究 [J]. 自动化仪 表 ,2013,34(6):45-47.
[4]  郑茂举 .矿井下无人值守泵站监控系统设计 [J]. 现代企业教育, 2013(2):3-4 [5]  王幸福 .矿井排水自动化控制系统 [J]. 煤矿机电 ,2010(4):78-8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ligonglunwen/35161.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