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计算机论文 > 正文

计算机信息技术在互联网中的应用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3-02-07 10:14:26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近年来,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也在不断创新。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计算机技术与我们现在的生活息息相关。然而,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一些问题也随之而来。例如,人们在使用互联网时经常遇到病毒、黑客入侵等情况。本文探讨了计算机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分析了互联网安全问题的成因,研究了计算机信息技术在互联网安全中的应用,以供参考。

  关键词:计算机信息技术;互联网;应用

  Research on the Application of Compute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the Internet

  LIU Jingwei

  (Tongliao Vocation College,Tongliao Inner Mongolia 028000)


  【Abstract】:In recent years,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science and technology are also constantly innovating.With the popularization of computer technology,computer technology is closely related to our current life.However,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et,some problems also follow.For example,people often encounter viruses,hackers and other situations when using the Internet.This paper discusses compute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Internet technology,analyzes the causes of Internet security problems,and studies the application of compute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Internet security,for reference.

  【Key words】:computer information technology;Internet;application


  1计算机信息技术概述

  在当今这个信息化时代,计算机技术越来越成熟,已经成为社会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因素,与互联网的关系也越加密切。我国互联网用户经过这十几年的增长,数量已经达到9亿多。有研究表明,现在的互联网运用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尤其是“互联网+”,已经开始在各行各业运用开来。互联网作为输出信息的平台,对各行各业有着重要的作用,也给予了许多便利,但同时一旦信息发生了泄露,用户将会有安全风险。

  1.1计算机信息技术主要内容

  计算机信息技术是一个庞大成熟的技术系统,所涉及到技术内容非常之多。它除了我们日常生活中所熟悉的信息技术、电子信息技术之外,还有许多其他的技术,比如我们熟知的通信技术、网络安全技术也是属于计算机信息技术中的一部分。计算机信息技术是一个整体且复杂的技术,它涉及技术领域广,又被广泛应用。人们通过运用计算机技术可以对信息进行搜集、划分、整理、共享等。

\
 

  1.2计算机信息技术分类

  从上述的计算机技术内容可以看出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非常广泛,它对互联网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互联网是否能够安全运行直接由计算机技术来进行决定。计算机技术在互联网中的应用可以大大降低互联网系统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减少互联网受到的破坏。目前,计算机技术主要有两大分类:硬件技术和软件技术。计算机硬件技术对于互联网来讲最重要的作用就是传输功能,硬件技术指的是硬件设备[1];和硬件技术不同的是,软件技术是计算机的相关知识与技能,比如其语言功能、数据整理功能、分析功能等。计算机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也在不断地更新迭代,把计算机信息技术和互联网进行整合运用,可以更高效地处理得到的信息,对社会的发展有着极大的帮助。

  2互联网技术概述

  作为综合性的网络,互联网技术在科技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技术越来越成熟,涉及面也越来越广,目前互联网技术大致可以分为作用范围大的广域网,将一个区域计算机以及数据相连的区域网以及可以独立运行的单机。这三者在特定通信协议的背景下,可以组成国际计算机网络,即互联网。互联网就是把计算机各设备进行相连,其中存在的网络体系即是互联网。互联网的运行离不开计算机,需要其可以提供本地服务的客户端,有输出和输入功能的终端以及可以执行某项特定功能的服务端。它们之间通过计算机技术可以进行沟通交流,还可以将不同区域的数据进行共享,给广大的用户提供了支持与帮助,让用户可以更高效的完成工作,也丰富了生活。近年来,人们的生活越来越离不开科技,越来越依赖于互联网,可以在互联网上进行工作、社交、学习,互联网已然成为了当下生活的重要因素。

  3互联网安全问题的成因

  3.1 TCP/P协议技术薄弱

  作为互联网一项基本的通信协议,TCP/P的作用非常大,它可以在信息进行传输的时候将整条信息分成单独的信息包,然后这些信息包之后会在终端服务器再一次进行整合,重回完整信息,但是在信息包进行组合的时候容易受到篡改。随着此协议的普及,在互联网的运用中,掌握一定计算机技术的用户能够利用其技术,找到TCP/P的漏洞,然后在终端服务对信息包进行编辑,可能会出现恶意程序或者像“Morris”的病毒[2],它们都危害着互联网的安全,他们借由漏洞对互联网信息进行篡改与攻击,使得信息出现丢失,甚至造成服务器瘫痪,给计算机用户带来了较坏的影响。

  3.2计算机病毒种类增多

  计算机病毒将计算机硬件以及软件作为载体,来对计算机内部资源和功能进行损坏的数据,它不仅对计算机使用有着严重的破坏,还因为它具有强大的“生存性”即能够实现自我复制进行快速传播的特点,最终造成计算机病毒对于计算机数据有着很强的传染性,它能够做到在计算机内部数据上进行寄生,因此很多时候病毒都是隐藏起来,很难被发现,尤其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越加成熟,计算机病毒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也逐渐更难被发现的演变,对网络安全的危害更加深远。计算机如果染上病毒,工作效率就会被影响,轻则会出现用户的文件丢失或者无法打开的情况,严重的更是会造成用户的信息数据出现泄漏。计算机病毒不仅对信息有着严重影响,它还对计算机也有严重威胁,能够使得计算机硬件出现问题,有时直接造成电脑崩溃,计算机病毒也成了互联网时代不可避免的问题之一。

  3.3网络结构安全存在漏洞

  虽然信息技术发展的越来越快,越来越成熟,但是计算机结构本身始终都存在着一个不好解决的问题,那就是安全性能。由于互联网的整条信息在进行传递的时候需要分成多个小信息包,之后再进行整合,在这个过程是很容易被篡改,其次就是互联网不独立,它是许多的区域网一起组成的,一台互联网主机是能够同其他主体进行联系,在进行通信联系的时候,传递的数据可以在多个主机之间进行分享与传输,在这个传输过程中很容易有被窃取的可能,安全性非常低。一旦有攻击者在这些主机之间,那么传输的数据就将出现偏差,数据被篡改,甚至会被植入病毒,这样的数据再传到其他主机的时候,就带着一定的安全隐患[3]。因此,除了病毒这种外在的安全威胁之外,互联网本身也存在安全问题。

  3.4操作系统存在漏洞

  从上述可知,计算机本身的安全性能是存在一定隐患,同样的计算机的操作系统也并非是完全安全的,也存在着一些漏洞和不足,尤其是信息技术在不断进步之后,操作系统也不断的升级,这时候存在的漏洞也更加明显,更容易被有心之人利用,不法分子的入侵方式也在增多,他们可以修改用户代码,植入病毒,从而控制系统,达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用户在进行操作的时候稍有不当就会造成互联网的不安全性。

\
 

  3.5网络自身开放特点

  由于互联网是相通的,所以它有着开放性的特点,这使得互联网可以在短时间内由一台主机向网路中的多个方向及用户传输信息,在整个传输的过程中,网络安全存在一定的隐患,因为人们无法能够准确得到传输方是否是网络攻击者,互联网上的用户许多都是互不认识,他们之间的关系就是信息传输交流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身份是虚拟的,人们无法通过对方给的虚拟身份来判断是好是坏,更是无法判断其给的信息是否安全。网络中的攻击者可以随意去攻击任何一台计算机,无区域差,范围广泛,而且拥有一定计算机知识的攻击者的攻击危害更大,他们借由互联网开放性这一特点,来对网络展开攻击,最后使计算机受到损害,不仅有经济损失,也会使用户的信息有安全威胁。

  3.6用户安全意识低

  在日常生活中,互联网已经成为了我们工作学习休闲娱乐等方方面面都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们的生活中都有计算机的影子,尤其是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网络的运用更加的广泛,人们可以借助网络的便利,获取和收集到更多有需要的数据信息,但是在获取的过程中,用户对数据的安全缺乏一定的重视度。比如,有不少用户在网上多个平台进行社交的时候,使用的账号密码基本上都是一致的,有的人只是简单的用自己的生日或者手机号这种非常容易被别人获取的信息来设置密码,将这种安全性低的密码用在不同的应用中,非常容易被人破解盗用。另外,有些用户在网站活动的时候,经常将自己的信息登记在上面,这就很容易受到一些带有攻击性病毒性的网站的侵入,有信息泄露的几率。此外,用户对垃圾邮件的敏感度也不够,有不少攻击者会把病毒植入到电子邮件中,然后将这些垃圾邮件进行不停的发送,如果用户这个时候没有警惕心,直接点开这些垃圾邮件,那么用户的计算机就会受到侵害,用户的个人信息很可能会被不法分子所窃取,用户的个人隐私受到威胁。

  4计算机信息技术在互联网安全中的应用

  4.1在防火墙中的应用

  防火墙技术的运用非常广泛,它不仅在局域网中被重视,在公共网络中也是应用非常多。(1)防火墙的应用,就相当于给用户的互联网网络添加了一道结实可靠的屏障,防火墙技术可以帮助用户筛选过滤掉许多存在网络隐患的服务,大大提高了用户的网络安全。所以用户在使用计算机时,运用防火墙是非常有必要。用户可以在使用防火墙的同时去使用一些安全杀毒软件,以防火墙为中心,将其加密,输入安全口令,从而给自身提供一个安全性能高的网络[4]。(2)用户应该开启防火墙监控的性能,具体操作是把收到的网络访问以及信息汇聚在一起,实施监控,这样做会使防火墙能够记录下来每一次计算机得到的访问,再通过审计日记,进一步筛选得到访问以及获得的信息是否安全。此外,防火墙作为互联网使用中的一个安全性能非常高的工具,它不管是对外网还是内网,都有着非常好的控制,对于外部网络来讲,防火墙对于自身内部网络的保护非常强有效。不过用户在使用时需要了解的是,不是安装了防火墙互联网就是万无一失的,目前的防火墙技术也是有一些隐患,比如防火墙在内部网络同意的情况下,是很难察觉出外网威胁,内外网勾结对于防火墙的判断是有影响的,此外防火墙对于内网的侵入防范效果非常有限。防火墙技术在未来仍需不断研究和改进。

  4.2在网络防病毒中的应用

  在进行互联网的活动时,如果操作不当就很容易被病毒入侵,这使得我们在使用互联网的时候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比如用户在网上冲浪的时候,很容易被木马病毒侵害,木马病毒通过互联网进行传播,它的传播速度是非常快的,而且很容易就会造成网络瘫痪。所以想要在运用互联网时不被病毒侵入,就需要用户的计算机上有一些可以对病毒进行查杀的软件,以此来减弱病毒对计算机的影响。比如,电子邮件最容易携带病毒进行传输,用户一旦打开携带病毒的电子邮件,网络就很容易被攻击,所以用户在收到邮件的时候,如果计算机上有相关的杀毒软件,那么是可以直接判断出收到的邮件是否带有病毒,一旦杀毒软件查到邮件中含有病毒,就会第一时间采取措施,发出警告,并且进行删除,杀毒软件很好地使用户能够甄别出病毒邮件,保护了用户网络的安全。所以,计算机中的防毒软件使用非常有必要,对计算机防毒软件的研究非常有意义。

  4.3在漏洞扫描中的应用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在互联网的长期运用过程中很容易出现许多漏洞,这些漏洞如果没有及时发现并且进行维护的话,时间一长,互联网信息会存在着一定的隐患,用户的信息安全将会受到威胁[5]。如何学会扫描安全漏洞非常重要,用户在使用互联网的时候,应该不定时的对互联网进行漏洞扫描,第一时间发现互联网中存在的漏洞,然后及时处理修复,这样才可以保证在之后的互联网运行操作中安全可靠,而且也能提高网络运行质量。尤其是一些大型网络环境,及时查找漏洞更不可忽视,只有定时进行漏洞扫描,才能有效减少网络运行中因为漏洞被黑客攻击的事情发生。

  5结语

  综上所述,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出现大大便利了人们的生活,但是在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时候,也存在着不少的安全隐患,怎样提高用户在互联网运用时的安全操作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相关技术人员应当对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进行不断的研究和优化。除了计算机、互联网需要提高安全性能之外,用户在进行使用的时候也应当提高自己的安全意识,做好安全上网,避免出现信息泄露的情况发生。

  参考文献

  [1]张森.计算机信息技术在互联网中的应用探析[J].电脑开发与应用,2014,27(5):34-36.

  [2]田甜.基于实时数据库的状态监视系统实现[J].华电技术,2018,40(6):47-48+79.

  [3]孙勇,王创科.计算机信息技术在互联网中的应用探索[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5(7):189.

  [4]崔亮亮.计算机信息技术在互联网中的应用探析[J].信息记录材料,2021,22(11):113-114.

  [5]贺嘉.计算机信息技术在互联网安全的应用[J].数字技术与应用,2020,38(9):192-194.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suanjilunwen/50913.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