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乘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飞速发展的良好机遇,加快数字化转型,抢占国际竞争制高点。充分发挥新型大数据中心、云计算方面的技术优势,创新性的将云计算的虚拟化、高可靠性、高通用性、高可扩展性等融入信创产业,同时融合大数据、人工智能、BIM等新技术,建设超算与云网业务、DCIM和数字档案管理等应用集群,打造新型数据中心数字化转型新模式,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
关键词:新型数据中心;数字化转型;信创云;应用
Thoughts on Digital Transformation of New Data Center
ZHANG Shiliang
(Fujian Digital Fujian Cloud Computing Operation Co.,Ltd.,Fuzhou Fujian 350000)
【Abstract】:Taking advantage of the good opportunity of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a new round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revolution and industrial reform,accelerate the digital transformation and seize the commanding height of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Give full play to the technical advantages of new big data center and cloud computing,creatively integrate the virtualization,high reliability,high availability and high scalability of cloud computing into the information and innovation industry,integrate new technologies such as big data,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BIM,build application clusters such as supercomputing and cloud business,DCIM and digital archives management,create a new model of digital transformation of new data center and help enterprises with digital transformation.
【Key words】:new data center;digital transformation;xinchuang cloud;application
1数字化转型背景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兴起,全球经济正处于前所未有的转型期,中国经济进入了新旧动能转换的攻坚时期。为贯彻落实关于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重要指示,打造数字经济发展新优势等决策部署,推动企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提高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1],国有企业要充分发挥国有经济引领作用,抓好新一代信息技术变革趋势,推进数字化转型,抢占国际竞争制高点。
当前国内企业数字化转型现实基础较为薄弱,存在底座不牢、转型缺乏方向、转型难以深入等问题。企业数字化部署大多处于试点阶段,且试点项目和经验难以快速复制推广,无法形成数字化规模效应。以数字化转型为契机,打造行业标杆,实现未来数字化转型发展。
2数字化转型面临的新形势
2018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加强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2]。2020年4月,国家发改委首次明确新型基础设施的范围,包含信息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三方面。2021年3月,“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指出,“统筹推进传统基础设施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3]。完善新型基础设施,助力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打造经济发展新动能是应对当前经济形势、尽快恢复经济秩序的现实需要。
因此,利用数字化转型的有利契机,发挥新型大数据中心、云计算方面的技术优势,创新性的将云计算的虚拟化、高可靠性、高通用性、高可扩展性及敏捷快速、弹性等融入信创产业[4],同时融合大数据、人工智能、BIM等新技术,建设了超算与云网业务、DCIM和数字档案管理等应用集群,打造新型数据中心数字化转型新模式。
3数字化转型服务能力
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号召,加快补齐核心短板技术,构建先进、可靠、可控的数字化转型技术体系,推动形成丰富的产业链和产业应用场景。通过近几年的转型发展,打造数字化转型创新服务能力。
3.1新型数据中心数字化转型架构
新型数据中心混合架构云平台基于微服务框架采用分布式、模块化设计,平台自身实现高可用健壮架构,支持弹性扩展支撑大规模的访问,并构建符合信创要求的应用生态服务,新型数据中心数据化转型总体架构如图1所示。
3.2打造混合架构信创云平台
充分考虑信创基础设施发展的多样性和不确定性,对信创云计算领域进行了大量探索和研究,推出基于国产化软硬环境的一站式混合架构信创云解决方案,以国产芯片、服务器为底座,混合架构云平台为引擎,构建ARM、MIPS、Alpha等多种异构资源池,实现从芯到云自主安全可控。同时,基于资源集约化、管理集中化的建设目标,打造“一云多芯”的全融合一站式混合架构信创云解决方案。
该平台有如下优势价值:(1)算力异构融合:智能计算平台实现对异构资源的纳管,提供对并行计算、AI人工智能及算法训练等不同应用场景的应用,为多方用户提供算力生产平台。(2)云计算多云融合:采用一云多芯技术,融合多种异构资源平台,实现对信创及非信创业务支持,不仅充分保障信创业务的可实施性,同时也保证现有业务的可持续性。(3)云网服务能力:平台依托福州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提供包括互联网、教育网、政务网等在内的多网络接入和CDN服务,不仅提供一张服务于商务云企业客户的业务生产网络,而且提供符合信息系统等保2.0标准的纵深安全防御,为客户构建一套安全感知、预警处置、智能防护、应急响应、安全可控为一体的综合防御体系。(4)全面生态兼容:全面兼容6大类国产芯片,支持统信UOS、中标麒麟、银河麒麟、深度等国产操作系统及中间件应用,极致发挥硬件的性能,具有轻量、兼容性强、生态开放的优势。在夯实信创数字底座的前提下,为进一步助力应用生态建设拓展,奠定坚实基础。
3.3构建应用建设生态
结合行业发展,融合大数据、人工智能、BIM等新技术,基于云平台在SaaS层的各业务域应用集群,包括智能计算数字化、运维数字化、数字档案管理等,全方位助力客户实现数字化转型的目标。
3.3.1智能计算数字化
新型数据中心基于信创平台稳定底座,搭建超级计算中心和人工智能公共服务平台,融合建设智能计算平台。平台由高密度计算节点、SMP多路胖节点、GPU节点、TPU节点、3PB分布式并行存储容量、100GB EDR InfiniBand业务网络等构建大规模超级计算资源池,平台运算能力理论峰值达到3000万亿次/秒浮点计算能力及10.4万张/秒人脸图片检测处理能力。
智能计算平台契合超算人工智能平台的用户特点、业务需求、应用场景,不仅给传统计算中心提供强大的算力,还为用户适配可自定义的、动态切换的计算环境,提供从算力、算法到数据的全方位服务[5]。全平台共计已为福建省政务单位、福州市直单位等超过50家单位提供服务。依托中心的算力和云计算能力,已入驻多个国家重大项目和省级重点项目,包括智慧海洋平台、国土资源大数据应用中心、海丝卫星数据中心等国家级、省级项目。
3.3.2运维数字化
基于运用国内先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运用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打造基础设施监控管理(DCIM)平台。同时,结合建筑信息模型系统(BIM)对数据中心结构、设备、设施、管线等进行三维模型还原,利用高还原度的三维模型实现数据中心的建模可视化,完成相关子系统的数据与信息模型的联动。
该平台可对所有核心硬件设备进行统一监控管理,从海量采集数据中自动生成运维报告和服务报告,节约人力成本的同时提高客户服务质量,实现运维成果向运营效益转化的终极目标。建成后的建筑基础设施监控管理(DCIM)平台,通过将数据中心的管理经验和沉淀融入到开发的产品中,形成具有强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体系。
同时,运维数字化能力将进一步赋能至商业中心、大型仓库、工业工厂等园区的基础设施,实现园区视频、车辆管理、侵入警报、消防安全情况、环保监测等系统数据信息连接,完成园区不同系统集中管理。
3.3.3档案管理数字化
档案管理数字化服务可实现对档案文件信息采集、整合、归档、存储、管理、统计、发布、共享的全过程数字化管理。主要包含以下三项服务:(1)档案数字化转化服务。采用专业化档案数字化软硬件,实现对实体档案进行扫描、电子归档和数字化转化,并对文书档案进行规范化的存储入库,形成文书档案数据库。(2)数字档案综合管理服务。构建一个响应国产信创要求的综合管理平台系统,以涵盖档案管理工作全业务流程,数据库也已与达梦、人大金仓等适配。(3)档案室管理智能化服务。引入物联网技术与理念,通过RFID电子标签,对档案室内部实体档案进行电子化标识,实现档案从形成、归档和利用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4数字化转型应用成效
4.1技术提升
数字化转型的本质是新一代信息技术带来的系统性变革,作为一种通用的技术,需要加强其技术赋能作用。实现计算资源、存储资源、网络资源、安全资源的统一管理、按需分配部署和动态调度,实现应用的建设集约化、信息共享化、服务标准化、安全最大化,切实提高信息化的精准服务水平。
4.2数据提升
数字化转型以“数据赋能”为核心思想,汇聚企业核心数据、挖掘企业数据价值,不断完善各类关键经营指标数据的汇聚和整理数字化手段逐步完善企业管控机制。整合企业内信息流、资金流、物流等资源,建设一个能够及时、准确、全面地反映企业的经营信息平台,实现事前预警、事中控制、事后分析评价,由结果控制转变为过程监控,提高企业工作与运营效能。
4.3安全提升
保障数据安全,依托数字新型数据中心的高安全规格,结合云上安全态势感知及安全服务平台、远程灾备,加强平台、系统、数据等安全能力,保障数据的生产安全。
4.4管理提升
数字化转型能够对各行业信息化建设技术架构、治理架构做出合理有效、科学的规划,并建立与之配套的流程、标准、制度等规范,对信息化建设蓝图中新建立的应用系统制定合理、科学的实施顺序与实施路线,为企业信息化发展和实施提供决策依据,对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具有积极作用。
4.5产品化赋能
经过多年的积累和沉淀已经形成一系列的产品和服务能力,通过整合打造能力场景实现对外的数字化转型服务输出,实现高效运营、效益发展,构建智能计算数字化、运维数字化、数字档案管理、视频超融合、智慧海洋等服务能力,全面助力客户数字化转型。
5结语
新型数据中心混合架构云平台,是结合应用生态链,形成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手段。经实践证实,已逐步成为信息化、数字化转型的必要途径,最终实现技术提升、数据提升、安全提升、管理提升及产品化赋能,对企业降本增效、高质量发展必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6]。
参考文献
[1]王强,杨文.治理现代化背景下企业档案机构设置及其运行研究—以中国石油为例[J].档案学研究,2021(5):45-51.
[2]王晓虹,王卅,唐宏伟,等.构建“新基建”国家战略的技术底座—“信息高铁”综合试验场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科学院院刊,2021,36(9):1066-1073.
[3]王敏.新发展阶段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J].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1,12(4):75-78.
[4]虞冬青,孔嘉敏,孟力,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未来新引擎[J].天津经济,2014(6):35-42.
[5]张洋,陈文波,胡广超.兰州大学容器技术让HPC应用更高效[J].中国教育网络,2019(Z1):85-86.
[6]王淼.“数据+平台+应用”信息化建设模式探索实践[J].石油化工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21,23(3):54-5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suanjilunwen/499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