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计算机论文 > 正文

区块链技术的电子合同应用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2-09-21 10:29:38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随着比特币的大热,其底层技术——区块链技术开始进入大众视野,社会各界对该技术的关注度不断高涨。电子合同是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与应用而诞生的,规避了传统合同的诸多弊端。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电子合同中,可以大幅度提高电子合同各个环节的可信度及安全性。因此,本文主要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电子合同应用进行研究,重点探究区块链技术下的电子合同架构设计与实际应用。
 
  关键词:区块链;电子合同;应用;架构设计
 
  Research on the electronic contract application of blockchain Technology
 
  Gu Fuyan,Zhang Jin,Cheng Liang
 
  (Hangzhou eSig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Hangzhou Zhejiang,311100)
 
  Abstract:With the popularity of Bitcoin,its underlying technology,the blockchain technology,has begun to enter the public eye,and the attention of all sectors of society to the technology has continued to rise.Electronic contracts are born with th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network technology,which avoids many drawbacks of traditional contracts.The application of blockchain technology to electronic contracts can greatly improve the credibility and security of all aspects of electronic contracts.Therefore,this paper mainly studies the application of electronic contracts based on blockchain technology,focusing on the design and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electronic contracts under blockchain technology.
 
  Key words:blockchain;electronic contract;application;architecture design
 
  近些年,随着比特币进入大众视野,区块链技术在全球掀起了一场技术风暴。作为一种颠覆性的新型科技,区块链技术的应用涉及智能制造、物联网、数字资产交易、供应链管理及数字金融等诸多领域。随着数字化技术发展而得到推广应用的电子合同也成为业界的研究热点,电子合同的产生与应用对传统合同业务产生了较大冲击。
 
  一、区块链技术与电子合同概述
 
  (一)区块链技术概述
 
  区块链包含交易、区块及链这三个基本概念,其中,交易是指每在账本上操作一次,账本状态就会相应改变一次;区块是第一时间对涉及到的交易状态及结果的记录,也是对当前账本状态的一种共识,而后继区块则是将前导区块的哈希值记录下来;链是以时间为线索串联起所有区块,相当于账本全时间段的历史日志,其数据不能修改、删除。在区块链体系中,每一个区块均可视作一个记账本,用以对各个节点及每个用户操作信息进行记录,这些信息都会嵌入数据区块链中供他人参考,其间,即使一个节点数据发生损害情况,数据库仍可以正常操作。当前,区块链技术应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数据认证,在各种公证与审计工作中,区块链因其难以窜改记录与认证通过的特点,可在许可证、登记表等认证中充分发挥作用;二是数据储存,区块链技术安全性较高,能够为私有数据的存储与保护提供有力保障;三是资产管理,利用区块链技术可对资产授权确认进行实时监控和追溯;四是金融交易,区块链技术在第三方支付、银行及基金托管等方面都有所应用。

\
 
 
  (二)电子合同概述
 
  电子合同是利用计算机系统订立的合同,简单来说,就是采用电子数据交换形式签订的协议,合同一方以电子数据形式确认合同,或双方以电子形式签订合同。目前,电子合同既可以通过可信时间戳、CA证书及实名认证等方式存储合同数据并确认身份,也可以通过司法鉴定机构与公证机构确认真实性。虽然电子合同订立方式与传统合同不同,但是它仍然是依照《民法典》等相关法律法规订立的。我国已于2013年出台《电子合同在线订立流程规范》,对电子合同的适用范围、安全性与保密性、签署流程及查询保管等方面作出明确规定,也规定电子合同签署需在第三方平台进行,否则不具备完备的法律效力[1]。第三方平台的独立性与安全性更高,其存储的电子合同相关数据可作为司法证据,国内主流平台包括上上签、e签宝、契约锁及法大签等。电子合同签约流程见图1。
 
\
  图1电子合同签约流程
 
 
  (三)区块链技术的电子合同概述
 
  区块链技术的电子合同(简称区块链合同)由计算机代码构建,并以代码形式体现内容,在区块链中能够强制执行。区块链合同具备电子合同的本质,需要由各方当事人共同达成。同电子合同相比,区块链合同采用区块链技术,能够强制执行合同约定的交易内容。例如,网上购物用户选择商品并点击购买则表示电子合同订立完成,此时生成了订单,合同处于履行阶段,但用户仍然可以申请退款,如果是区块链合同,合同项目在订立之后自动执行,外力难以窜改,订立履行合同的过程是无法逆转的,用户虽然能提出异议,但并非上述电子合同的拒绝履行。
 
  二、区块链技术的电子合同架构设计
 
  (一)电子合同区块链技术的体系架构
 
  电子合同区块链体系架构分为五层,具体如下。一是应用层,包含电子合同签署及内容查询这两方面服务。二是合约层,算法机制、脚本代码与智能合约都属于这一层,在脚本中需对电子合同签署方式与相关的细节进行规定,智能合约包含电子合同签署与信息查询两种合约。三是共识层,通过共识算法对节点参与者形成的新区块项主链添加决定,共识算法包括拜占庭算法与工作量证明算法。四是网络层,利用P2P网络协议将数据传输、分散到各节点,以分布式区块网络形式传播包含合同信息的区块,并进行收发与验证操作,从而大幅度减小节点或网络遭到破坏所产生的影响,使其他部分能正常工作。五是数据层,顾名思义,与数据操作有关,以数据录入为主,设置区块头与块体,之后运用时间戳、哈希算法及加密算法对数据进行处理,以此服务于合同签署。
 
  (二)签署技术实现
 
  合同签署方面,区块链合同需要具备合同内容、公证者及签署方等相关要素,与普通合同没有太大差别,只是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签订电子合同。合同签署方的电子签名应具备相应的法律效应,并且,区块链在区块链合同签署中需发挥公证者的作用,提供合同所需鉴定、可信签署方式与存档等环节的完整签署逻辑,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是合同起草,这个环节由合同签订各方执行,为保证该草案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要求,服务器会依据鉴定方案对收到的合同起草文案进行鉴定及必要的修改,鉴定后添加合同号、起草日期及类别等必要信息并进行封装处理,之后通过加密传输交由各参与方确认,若意见一致则签署合同。二是在正式签署前,服务器会就签署过程予以说明,并发送随机公钥,若合同签署某一方超过规定时限,则此次签署无效;在加密签名各签署方私钥后,服务器会利用随机公钥加密传输,将合同加密发给各方确认,确认通过后封装存档[2]。三是接收合同后,区块链会依据合同签署前的封装信息对收到的完整合同进行动态存档,并以加密方式将已签署合同的存储信息传递给合同签署各个参与方查看。若合同状态更改,存档也会做出对应变化,合同到期后会给各签署方发送失效与销毁提示。签署流程见图2。
 
\
  图2区块链合同签署流程
 
 
  三、区块链技术电子合同的具体应用
 
  (一)业务流程
 
  电子合同业务逻辑框架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实名认证,通过对接公安部身份识别系统与工商局企业信息系统,实现对姓名、联系方式、身份证两面照片、营业执照及企业法人等个人身份信息的可靠认证,确保用户信息的唯一性、有效性及真实性;第二,起草合同及信息发布,合同各方依法起草合同文件,并对各参与方信息进行设置,然后将起草好的合同文件发送给平台;第三,合同签署与验证,接收合同信息后验证发送方相关身份信息,验证通过后可使用数字签名;第四,鉴定,即司法鉴定,将签署好的合同送至司法部门进行合法性鉴定,鉴定完毕后合同即可生效;第五,存储,在区块链技术支持下,电子合同签署完成后将生成的信息(签署双方)发送至区块,并在链上进行广播;第六,管理,利用区块链技术可查找到服务器上存储的合同文件相关信息。
 
  (二)利用Web进行应用
 
  融合区块链技术的电子合同赋予合同各参与方自主将信息上传至链上并对链上数据进行维护的能力,合同签署平台的搭建可借助手机APP或Web应用实现。通过可视化界面,用户能够提交数据项服务器,并通过服务器实现对区块链数据的存储[3]。

\
 
 
  以AB双方为例,第一步,双方经平台实名信息认证后,A可通过前端将合同信息与签名提交至Web服务器,并由服务器对合同的内容合理性与信息全面性作出判定,通过后将其封装处理,再传输至区块链服务器;第二步,区块链服务器处理完信息后将其上传至链,并将加密封装处理的合同信息与生成的AB双方密钥向Web服务器传送;第三步,Web服务器对接收到的由区块链服务器发送的合同信息进行封装处理后,通过Web前端将A密钥发送给A,将合同与B密钥发送给B,经其确认签名后,通过Web前端向其服务器提交,在服务器判定通过后则发给区块链服务器;第四步,区块链服务器对接收到的合同信息作出相应处理,之后将封装后的合同备份与密钥向Web服务器发送,经服务器处理后再发送给司法方进行合同的司法鉴定,此时电子合同便具有了法律效应;第五步,Web服务器对接收到的经过司法鉴定的合同进行一系列处理后,向区块链服务器发送授权信息,经区块链服务器处理后将其上链,然后由Web服务器将各个步骤生成的二维码发送给合同相关参与方。
 
  四、区块链技术的电子合同应用展望
 
  随着区块链技术与电子合同的深度融合,其在合同中的应用也会随之拓展,并推动合同管理的变革,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合同采购管理
 
  基于合同、采购及物资等各个系统的集成,形成的“框架协议+采购订单”模式是当前合同采购管理的主要模式,借助区块链技术,可实现供应商、采购商及物流商等相关采购合同各方的有效协同,将物流、交易及仓储等各个采购合同相关环节打通,既可降低成本,又能保证交易的安全性,并大幅度提高合同采购管理效率及供应链管控力。
 
  (二)合同相对人管理
 
  现阶段,企业内部数据库与一些系统网站公开的信息是合同相对人的主要信息来源,但存在数据更新延迟(1-7日的延迟)和数据范围有限(不包含境外企业)等方面的局限,而区块链技术的应用能为合同相对人的信息验证与管理提供技术支持,其开放性的特性能够保障数据记录查询的透明性,其难以窜改的特性则能够保障数据的安全性与真实性,并提高合同风险管理水平。
 
  (三)合同订立与履行
 
  如智能签约,通过区块链能够实现电子合同的自动签约,极大地简化合同订立过程。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电子合同能够大幅度提高金融、零售行业业务等B2C合同签订的效率,推动市场营销向数字化转变。需要注意的是,关于智能合约的法律问题(法律主体适格性、法律关系等)尚存在争议。在区块链技术下,对变更、签证与索赔等信息进行规范记录,可以防范合同争议。
 
  五、结语
 
  本文围绕区块链技术的电子合同应用展开研究,介绍了区块链技术与电子合同的相关概念,重点分析了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电子合同架构设计与具体应用,并进行应用展望。随着区块链技术与电子合同实践的丰富及相关理论研究的深化,区块链技术的电子合同应用会更加广泛,其应用价值也会逐渐凸显。
 
  【参考文献】
 
  [1]杨晨光,李乐平,李林雄,庄书琪,陈超.区块链技术场景分析及适用性讨论[J].中国新通信,2022(1).
 
  [2]戴昱阳.区块链技术应用在电子证据认定过程中的困境及其完善[J].读与写:上旬,2021(4).
 
  [3]黄海涛,刘勤明,叶春明,陈翔.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政府采购合同融资博弈分析[J].系统仿真学报,2021(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suanjilunwen/43571.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