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社区作为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城市单位,是政府管理中的“最后一公里”,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社区不仅要为当地居民提供必要的便民服务,还要为农村务工居民提供服务,这无疑给社区管理带来了困难。因此,本文从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角度出发,对APP与大数据融合的可能性和发展前景进行深入探讨,分析居民对智慧社区APP功能设置的满意度、需求程度及安装意愿,并针对智慧社区APP运用存在的弊端给出相应的优化对策。
关键词:智慧管理APP;智慧社区;优化方案
Exploration and Research on Resident Information Combined with App Mode
Zhang Yan,Pang Fei,Zhong Yuhong,Wu Yulu,Qin Ru
(Nanning Normal University,Nanning Guangxi,530100)
Abstract:As an urban unit closely related to people's life,community is the"last mile"in government management,and its importance is self-evident.However,with the acceleration of urbanization and the influx of a large number of rural people into cities,the community must not only provide necessary convenience services for local residents,but also provide services for rural migrant residents,which undoubtedly brings some difficulties to community management.Therefore,starting from theory and practice,this paper conducts an in-depth discussion on the possibility and development prospects of the integration of APP and big data,analyzes residents'satisfaction with smart community APP function settings,the degree of demand and installation willingness,and analyzes the existence of smart community APP application.The corresponding optimization countermeasures are given.
Key words:smart management APP;smart community;optimization scheme
一、居民信息大数据化的发展背景
(一)国外研究现状
对于智慧社区的建设,Andrea Caragliu(2009)认为,智慧城市对群众的日常生活具有很好的辅助作用,它的进一步发展能够让群众更好地获得相关社会服务。同时,智慧城市的创建能够让居民更轻松地获取世界各地有价值的信息。Melanie S.Flores(2011)在研究中提出,在城市规划中,城市规划决策者必须正确理解城市发展和城市生态之间的关系,如此才能更好地理解未来的智能城市技术,以充分发挥引导作用。萨森(2011)认为,技术应服务于住户,而智能社区的核心在于“为其量身定制”[1-3]。
(二)国内研究现状
2010年,我国开始对建设智慧城市进行深入研究。史璐在2011年提出了“智慧社区”的概念,并将其作为智慧城市的一项内容大力推行。她认为,智慧社区有助于推进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提高我国的公共服务水平[4-6]。2012年,蒋立群和姚丽萍就上海市智慧社区建设进行了深入探讨,她们认为我国的智慧社区与国外不同,我国的智慧社区是由政府主导并进行推进,能与国内的实际情况相适应[7-9]。
二、国内社区生活型App的发展现状及相关产品的发展情况
近年来,我国科学技术呈现井喷式发展,由此迈进了一个全新的时代[10]。在此背景下,随着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人工智能开始趋向常规化,并逐渐渗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智能化家具、智能化交通、智能化教育、智能化社区,无一不呈现出新时代人工智能发展的光明前景。其中,作为城市微小单元中的智能社区,对社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原本的村落被划分为社区单元。在社区形成后,人们更愿意在一个相对独立、封闭的小空间中生活,这在无形中增加了人与人之间的隔阂,阻碍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基于此,生活型APP的出现有其重要意义。
结合当前社区的实际情况,笔者综合分析了手机应用商店中的各个APP,发现当前的社区管理类APP可以大致分成以下两种。
(一)功能单一的APP
这类APP的功能比较单一,通常只有简单的一到两个功能,例如只提供物流服务的格子小区,或者只有门禁和小区通告的乐客开门。这些APP按照功能的不同,可以分为快件类、活动类和物业服务类。其中,快件类能为使用者提供寄存物品的功能,与“菜鸟裹裹”的功能类似,如小区格子;活动类能为使用者提供透过软体观看或登记参与的功能,软件活动涵盖社区至全城,如社区活动;物业服务类包括但不限于缴费、维修、投诉等,如Hula。
(二)综合类APP
这类APP的功能综合性较强,各个功能相对而言比较全面,服务范围也很广泛,但是细节上却不够精细,易产生疏漏。例如,橙云小区、海客会等APP的功能类似,包括指纹、人脸识别、手机扫描二维码、手机摇一摇、刷卡开门、出示二维码开门。但是,因为这些APP的功能不够精细,所以用户往往有诸多不满之处。
三、居民对智慧社区APP功能设置的满意度、需求程度及安装意愿分析
(一)智慧社区APP需求程度调查
根据对投放入试点的智能社区APP的需求情况调查来看,虽然目前智能社区平台已经建成,相关功能也已经完善,覆盖范围达到一定广度,但是用户的使用率较低。究其原因,各个部门为了自己使用方便,开发的APP种类多样,不同社区有不同的公众号和APP,用户无法只关注一个公众号或者下载一个APP就满足自身需要,因此下载率偏低。(二)智慧社区APP安装意愿调查
当下,智慧社区APP用户对APP的功能仍不太了解,大部分人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甚至有些人不知道智慧社区APP能给他们带来怎样的便利。大部分居民对智慧平台抱持观望态度,既想尝试,又不敢轻易相信。究其原因,平台账号的创建过程中,往往需要收集居民的电话、家庭地址、身份证号码等个人资料,面对一个全新又陌生的软件,居民往往无法很快给予信任。
(三)智慧社区APP功能设置满意度调查
就调查来看,73%的居民表示曾经使用过智能社区APP,27%的居民表示从未体验过。而在使用智能社区APP的用户中,29%的用户表示满意,31%的用户表示不满意,40%的用户表示一般。由此可以看出,社区居民对智能平台的满意度并不高。在居民满意度不高的情况下,其自然不愿意下载,这也是智慧社区APP难以落地的原因之一。社区居民对智慧APP平台的认可度还有待提升。技术人员只有真正了解居民的实际生活情况,才能实现智慧社区APP的有效落实。
四、智慧社区APP运用存在问题及优化策略
(一)智慧社区APP运用存在的弊端
1.APP智慧平台重复构建
对城厢镇社区街道部门的社区微信公众号进行统计后发现,因为前期未建立统一的APP,所以不同的街道部门都建立了自己的微信公众号。而微信公众号为居民提供的服务类型和范围都是不同的。同时,因为各社区都有自己的存储系统,这些系统之间没有共享数据库,所以不同的社区街道部门间形成了一道无形的屏障。每个部门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数据是分散的、独立的。这样,当社区需要收集大数据时,会由于上述原因而使材料收集不全或材料收集重复,既浪费时间,又浪费公共资源。
2.服务范围覆盖不足问题
医疗、交通等服务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当前,南宁市武鸣区城厢镇投入使用的智慧管理APP在日常社区活动和居民意见收集等方面表现较为优秀。但是,居民的民生医疗交通服务提供仍存在一定缺陷,未做到细致入微。
同时,作为社区居民的两大重要人群,老年人和青少年未获得特殊的服务与照顾。南宁市武鸣区城厢镇在进行智慧管理APP投放时,只提供了日常生活课程,这对老年人而言晦涩难懂,与他们的实际需求更是南辕北辙。同时,时常有一些青少年想为社区组织爱心活动,无偿为老人提供上门服务,如维修电器、义务剪头发等,但有需要的社区往往没有将信息发到网上,因此,对青少年和老年人都十分有意义的活动却往往无法顺利举办。因此,可以看出,智慧平台APP的服务范围覆盖不足,无法全面满足青少年和老年人的要求。
3.存在信息安全风险
数据库是智慧社区APP的重要资源。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会直接影响APP的运行和发展。除此之外,能否为社区居民提供优质服务,也有赖于这些数据信息。但是从现状来看,信息安全存在一定隐患,具体原因如下。
第一,缺乏安全保障。社区人口基数大,随着数据的增加,当前使用的存储设备和硬件设备已无法满足存储需求,再加上网络卡顿,会直接影响数据的传输速率,从而影响数据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第二,缺乏对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针对突发事件制订相应的应急方案是十分必要的。只有设计合理的突发事件处理方案,才能在遇到突发事件时及时进行有效处理。但是,由于人力资源有限、时间有限,部分社区尚未设计合理的突发事件应对方案,进而使突发事件无法得到有效解决。
第三,信息安全缺陷。在收集和储存用户信息的过程中,APP可能出现用户信息泄露的情况。当下,因为智慧社区APP缺乏完善的保护机制,所以用户信息可能在收集和储存的过程中出现泄露问题。
(二)优化策略
为了更好地解决智慧社区APP存在的问题,笔者总结了以下的解决策略。
1.引进先进的信息技术
要想完善智慧社区APP,工作人员就要引入先进的信息技术,收集大量数据,保证数据库内存足够,为平台建设奠定基础。社区街道部门应将原本分散的数据汇集到同一个数据库中。例如,武鸣区城厢镇各大社区街道部门可对用户数据进行汇总,使用同一个数据库,引入先进技术,从而保障信息安全。这样,在信息完全融合和信息安全得到保障的前提下,智慧社区APP能获得更好发展。
当下,全国各地在大力推行社区管理类APP平台搭建,目的是将分散的社区融合起来进行管理,以推进智慧城市的建设。但是,因为不同社区的管理类APP功能有所不同,所以在面对不同社区居民时,APP往往难以满足所有社区居民的需求,某些功能可能无法实现,进而给用户留下消极的印象。对此,在保障信息安全的前提下,相关部门需加强各大社区之间的信息资源互通,促进各大社区之间工作类APP的功能互通,实现资源信息共享。这样,即使城市被划分为不同的社区,但社区之间也仍能实现有效沟通,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2.按照用户的要求对APP平台分类和优化
互联网的检测功能能对不同老年人的基本信息进行全面收集,了解老年人的身份信息、家庭结构、身体状况等,将老年人的信息加入数据库也可通过系统实现老年人和线上医院的充分对接。这样,既能推出有针对性的服务,又能增加受众群体。就青少年、老年人来说,相关部门可通过大数据调查了解他们的日常生活需求,然后在APP中推出不同板块以适应不同年龄层次的需求。除此之外,智慧社区APP还有通用功能,可以满足所有日常生活的需要。最后,社区还需每隔一段时间对APP的性能进行检测,了解用户的反馈意见,针对反馈进行相应的APP更新升级,只有保证APP能够不断满足人们的需求,才能使社区管理类APP更好地运营下去。
3.综合提高APP的信息安全性能
社区应充分利用智慧社区APP推进智慧社区的建设。在这一过程中,依靠信息技术收集海量数据,往往易造成较大的安全隐患。对此,南宁市武鸣区城厢镇在推进“智慧社区”的过程中,需将信息安全理念贯彻于社区建设,选择合适、安全、可靠的设备和技术,在当地建立自己合法的、有知识产权的软件服务机构。
五、结语
本文研究观点总结如下。
第一,社区建设的最终目的是服务广大的社区人民,因此,在服务提高的过程中,需体现人性化特点,保证服务舒心。智慧社区平台的建设,要以社区居民为基础,倾听他们的心声,综合他们的想法来推进平台建设。在后续应用的过程中,平台应依据社区人民的普遍特点及他们对智慧社区的反馈对智慧社区进行创新建设,从而不断完善智慧社区的相关功能。
第二,智慧社区建设应与城市发展结合起来。当下,城市发展日新月异,作为社会小单元的社区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因此,社区管理类APP必须跟上城市发展的脚步,依托城市相关特色,创建不同特色的板块。这样,一个个单元汇集起来,能让城市的智慧化建设更上一个台阶,从而更好地推动城市发展。
第三,相关部门必须重视社区管理类APP的技术创新和升级,只有走创新之路,才能保持活力。因此,除依托城市特色进行APP平台建设外,技术人员还应结合当下的科技发展情况进行升级。如今,科技的飞速发展,5G、云计算等先进技术陆续出现,促进了社区管理类APP的发展。运用先进技术能够扩大社区管理类APP的服务范畴,实现全覆盖,让社区管理APP走进千家万户,给社区居民带来良好的居住体验,进而为我国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EMERSON K,NABATCHI T,BALOGH S.An Integrative Framework for Collaborative Governance[J].Journa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search and Theory,2012(1).
[2]NEIROTTI P,DE MARCO A,CAGLIANO A C,et al.Current trends in Smart City initiatives:Some stylized facts[J].Cities,2014,38.
[3]SUN Y,SONG H,JARA A J,et al.Internet of things and big data analytics for smart and connected communities[J].Ieeeaccess,2016,4.
[4]NAM T,PARDO T A.Smart city as urban innovation Focusing on management,policy,and context[C].Proceedings of the 5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heory and practice of electronic governance.ACM,2011.
[5]LI X,LU R,LIANG X,et al.Smart community:An internet of things application[J].IEEE Communications Magazin,2011(11).
[6]ANTHOPOULO L,FITSILIS P.From online to ubiquitous cities:The technical transformation of virtual communities[M].Next Generation Society.Springer Berlin Heidelberg,2009.
[7]LIN Y,GEERTMAN S.Planning Support Systems and Smart Cities[C].New York:Springer Press,2015.
[8]史璐.智慧城市的原理及其在我国城市发展中的功能和意义[J].中国科技论坛,2011(05).
[9]蒋力群,姚丽萍.城市智慧社区建设的新趋势与综合对策——以上海为例[J].上海城市管理,2012(04).
[10]伍堃.智慧社区建设中政府的主导作用[J].河北学刊,2013,(0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suanjilunwen/433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