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计算机论文 > 正文

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管理体系的构建论文

发布时间:2022-04-14 09:34:01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新工科人才培养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管理体系构建,是深度结合专业特色、深化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教学体系改革,强化学生实践技能,对于提高学生创新创业与就业能力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平台;管理体系;构建

  Construction of Management System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Practice Platform

  PENG Jinxiang,ZHANG Li

  (Hunan Applied Technology University,Changde Hunan 415000)


  【Abstract】:The construction of the management system of the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practice platform for the cultivation of new engineering talents is to deeply combine the professional characteristics,deepen the teaching system reform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courses,and strengthen students practical skills,whic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improve students innovation,entrepreneurship and employability.

  【Key words】: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platform;the management system;structure


  新工科人才培养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的建设,可完成创新创业课程的在线学习及利用软件上的丰富实验案例资源进行创新创业实战演练,指导老师在该平台可以查看和评定每个创业团队及项目的运行情况,针对不足定期派送项目组成员及相关学生外出校企业合作单位与高校学习交流,解决创新创业过程中出现的疑难问题。

  1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为大学生提供的支持与服务

  创业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没有统一的模式可寻,创业更是一个持之以恒的尝试过程,涉及到综合能力的应用和多个环节的协同,对于在校大学生的创业服务和支持,需要一个完整的体系支撑。“新工科人才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的建设,充分考虑创业的实战化,把创业公司能否在社会上生存下来作为基准考虑点,为在校大学生的创业孵化提供三个维度的支持和服务[1]。

  第一,项目的产生。平台引入社会需求和企业技术应用方向,以案例的方式展现,使用者可通过案例实践训练过程,了解行业或领域前沿应用,产生实用性较强的创业项目和创业思路;

  第二,多项目的融合,平台按照企业运营的基本结构,对实战项目进行分门别类,可产生多学科网状的项目融合机制,改变了大学生创业技能单一的缺点,提升了创业的实战性;

  第三,项目的运营,平台依托常规性大赛方式,遴选出优秀的项目进行孵化,同时将优质项目推向社会,与应用方和资金方形成实际对接,让项目得到实际运营的机会。

  近年来,我国很多学者通过不断摸索提出了一系列有价值的教育新思路:王恩德(2013)提出大学教育要培育“知识+技能”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将实践与基础理论教学相融合,开展开放式的创新创业教育;发挥“产学研用”相结合的优势,强化大学教育的创新性与实用性。朱焕辉(2012)对“123教育模式”“三三三教育模式”“五位一体教育模式”等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进行了总结,指出教育模式实践是创新创业教育的重中之重。

  综上所述,物联网工程与数字媒体技术理工科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搭建“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是新工科建设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需求,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应该沿着“新理念、新模式、新体系”基础构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三大平台,全面整合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制定创新创业管理制度。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体系的构建以培养创新创业能力为核心,把培养新工科人才(战略型、创新性、系统化、开放式)的多元化发展作为培养目标贯穿于工科教育全过程,为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提供全方位的保障、支持,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成功的概率[2]。

\

  2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推动双创成果转化的机制与模式

  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管理体系构建以“物联网工程与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学生为试点对象,根据专业特色来强化学生创新创业的实践活动,不断完善创新创业平台体系构建,推动双创成果转化应用的机制模式[3]。

  (1)优化创新创业项目的管理。创建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对项目进行管理,主要涉及用户管理、团队管理、过程管理、经费管理、成果展示等几个方面。第一,以初步给出的创业项目为基础,以创业团队打造为核心,形成“产生、申报、实践、评价、孵化、实战”生命周期的六步项目管理方式。第二,将创业教育与物联网工程、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技术课程相结合,依托两个专业的创新实验实训室,构建统一的数据流和视频流通道,形成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创新创业实践体系。

  (2)构建物联网工程与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相相结合的理工科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体系。实行教师多元化,依托专业创客空间、创新创业实验实训室,发挥互联网、物联网、VR等专业技术的作用,从案例库入手,实行案例管理、学习、制作,构建线下本地实验+虚拟仿真实验+线上平台实验相结合的“平台化实验模式”。

  (3)组织学科竞赛与创新创业大赛,实现以赛促教。通过举办网络大赛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不断改进,建设实用性强的一体化“大赛管理平台”,由企业和学校共同组织校级“创新创业大赛”,为参加省、国家级创新创业大赛做准备。

  (4)建立特色的专业课程体系。结合物联网工程与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人才培养体系,与企业共建一套完整的校企合作课程体系,从理论到实践,从知识点到项目,从线下到线上等多层次构建具有创新特色的专业课程体系,让学生真正实现与市场零距离接轨。

  3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构建流程及优势

  以学校与企业合作共建的方式,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加入专业课程体系,真正建立“双创+专业”相融合的多层次、立体化课程库,使创新创业课程与专业课程完美结合与有效衔接,主要有以下优势[4]:

  (1)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课程体系的构建。该平台从课程创建、资源管理、课程学习、课程考试等方面入手,加强了创新创业通识教育、学科前沿课程、综合性课程、问题导向课程、交叉学科研讨课程的融合;强化了课程设计与毕业设计的双创导向,完善了新的创新创业课程教育体系构建。

\

  (2)积极探索“工科+创新创业”、“主修+辅修”制度等多样化的培养模式。以物联网工程和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学生为对象,建设基于理工科特色的高校创新创业实践平台,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到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中去,更好地实现了学校与社会的完美结合[5]。

  (3)更好地做好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管理体系的构建。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方法,有助于探索全新的人才培养新思路、新模式,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接地气,实用性强。我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管理体系的构建流程如下图1:

  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管理体系的构建主要从项目管理、课程管理、师资管理、创新实验等方面进行,有利于促进专业教学与创新创业的深度融合。

  参考文献

  [1]李丹虹,吕敏.基于新工科人才培养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平台建设[J].教育观察,2018(15):47-48.

  [2]王联奎.应用型本科高校创新创业培养模式的构建[J].菏泽学院学报,2017(6):100-104.

  [3]赵博生,宋喜兵.新工科建设背景下“融创”工程教育理念的建构[J].山东教育(高教),2019(1):84-86.

  [4]彭进香,王华荣.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创建技术探讨与研究[J].软件,2021(12):54-57.

  [5]吴波.国内外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J].科技视界,2016(25):11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suanjilunwen/36946.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