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由于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相对有限、规模较小,且在金融市场上的知名度不高,加之其融资过程具有“短、频、急”的特点,中小企业在融资过程中面临着诸多困难,普遍存在融资约束。在这一背景下,银行贷款作为中小企业间接融资的主要渠道,其竞争程度加剧形成的多元化竞争结构将对中小企业融资约束产生影响。基于此,文章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总结已有研究结论并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为政策制定者提供决策依据,为缓解中小企业融资约束提出新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银行竞争,中小企业,融资约束
引言
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是我国经济的主要创造者。党的二*大报告明确指出,政府工作要积极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然而,目前我国中小企业仍面临严峻的融资挑战。由于信息不透明等原因,中小企业在融资过程中通常承担较高的融资成本,这限制了它们的扩张和发展。因此,解决中小企业融资约束问题至关重要,不仅有助于推动经济增长,也为中小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我国银行业国际化和数字化进程加速的背景下,银行业竞争日益激烈,尤其是银行贷款作为中小企业的主要融资渠道备受关注。银行竞争的加剧推动银行通过提供更多融资产品、降低贷款利率等方式竞争客户资源,从而影响中小企业的融资环境。在这一过程中,信息披露质量发挥着重要作用,银行竞争强化了银行对中小企业信息披露的监督,减少了信息不对称,进而有助于降低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
在此背景下,深入研究银行竞争对中小企业融资约束产生的影响,通过总结相关理论和文献,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提供借鉴和启示,为政府提供决策依据,缓解中小企业融资约束。
一、中小企业融资约束成因
国外专家对中小企业融资约束成因的研究在较早时期就开始了,目前已经形成了丰富的理论体系。大多数学者认为中小企业的融资约束是因为金融市场不健全、信息不对称、代理成本较高等原因造成的[1-2]。早期国外学者将融资约束定义为:由于资本市场不完善,企业外源融资成本较高[3],导致企业无法及时获得足够的资金。随着引入信息不对称与代理成本理论,中小企业融资约束成因的理论体系逐渐完善,出现了多种定义形式。Berger(2009)根据各种理论,总结了融资约束定义:融资约束是不完全的金融市场,它带来信息不对称和代理成本等问题,导致企业内部融资成本和外部融资成本存在差额[4]。
国内学者对中小企业融资约束成因的研究起步较晚,对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的研究从中小企业自身的原因到金融市场的不完善性。梁榜等(2018)从中小企业自身进行研究:中小企业制度不健全,信息披露缺乏,经营风险较大,银行结构与中小企业组织体系之间严重不匹配,专业化程度不高,加剧了信息不对称问题,导致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比较突出[5]。林毅夫等(2009)从外部环境进行研究:融资担保体系的不完善、不合理的融资结构以及借贷双方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存在,导致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突出[6]。张杰等(2012)从融资渠道进行研究,中小企业融资约束指的是企业在进行外部融资时所遭遇的限制,尤其是在内部融资不足的情况下[7],当中小企业有资金需求时,它们会优先利用内部资金来满足这些需求,但当内部资金不足时,就需要求助于外部市场进行融资。然而,在进行外部融资时,中小企业可能会遇到两方面的困难:一方面是无法满足金融机构的特定要求(如经营状况、规模、信息披露质量、担保等限制),从而导致金融机构拒绝向中小企业融资;另一方面是出于风险方面的考虑,金融机构可能会收取较高的利息,增加中小企业获取资金的成本,进而导致资金需求无法得到满足[8]。
二、银行竞争对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效果
国外学者关于银行竞争对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尚未形成一致的共识,逐渐涌现出两种相互对立的理论观点,即市场势力假说和信息假说。市场势力假说认为在垄断金融市场上,银行因为具有定价权,可以通过提高贷款利率或设置更严格的贷款条件来保持其市场地位和利润水平,所以企业面临着融资约束。然而随着银行竞争程度加大,银行为了吸引客户可能会降低贷款利率,提供更具吸引力的融资条件,进而缓解中小企业的融资约束[9]。市场势力假说认为银行竞争有利于缓解中小企业融资约束。为了验证这个理论,Ryan(2014)以欧洲国家中小企业财务数据为样本,构建实证模型,得出的结果支持市场势力假说[10]。信息假说认为垄断性的银行业结构,有助于银行对信息量较少但具有发展前景的小企业进行甄别,在中小企业发展时期提供低息的贷款,同时可以在未来高速发展期间以更高的贷款利率弥补前期亏损,支持信息假说的学者认为银行竞争会加剧中小企业融资约束[11]。
国内学者对影响效应的研究起步较晚,大部分学者认为市场势力假说更符合我国真实情况。林毅夫等(2001)、李*赟(2002)指出可以通过银行竞争来缓解中小企业的融资约束问题。国内学者通过各种理论分析证明了这个结论[12-13],张一林等(2019)通过系统性理论分析,认为合理的银行结构是缓解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的关键[14]。齐欣林(2014)认为,在我国信息不对称较为严重的情况下,构建更加多元化和竞争性的银行业结构,有利于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问题[15]。张金清等(2018)以中小板和创业板企业为样本,研究结果支持市场势力假说[16]。
还有学者从不同的视角下对这个结论进行验证。在银行规模结构视角下,尹应凯等(2020)通过系统GMM估计对地区进行分析时,发现以中小银行比重来衡量的银行业结构对中小企业融资的影响是倒U型机制[17]。蒋海等(2015)基于投资的欧拉方程-现金流模型分析,将中小银行发展的变量引入模型,研究结果强烈支持市场势力假说,认为某区域内金融机构的数目增多会降低融资约束[18]。鲁丹等(2008)在银行信息生产的理论框架中,同样解释了中小银行发展会缓解信息不透明中小企业的融资约束[19]。胡国晖等(2019)基于中小板企业数据,研究银行业结构对银行竞争与中小企业融资约束间的关系,并得出结论,若银行市场被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垄断,这种情况下,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往往偏向与信誉良好、规模庞大的企业进行合作,而对于中小企业则存在较高的融资门槛和较高的融资成本,中小企业普遍面临比较严重的融资约束[20],而多元化的银行竞争格局,各类银行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银行会更多地关注中小企业市场,为其提供更加灵活和个性化的融资产品与服务,则可以缓解中小企业融资约束。
在金融创新视角下,张超林等(2023)指出,银行竞争有效发挥了普惠效应,因为竞争促使银行不断创新和优化服务,提高效率,降低运营成本,进而使得银行能够更灵活地提供更具竞争力的融资产品和服务。有助于降低中小企业债务融资成本,从而缓解其面临的融资约束[21]。芦锋等(2019)指出银行竞争有助于引入新的融资产品和服务,满足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但是,竞争可能导致银行过度放贷,增加了信用风险,因此银行需要加强信用风险管理,以确保融资的持续性[22]。国内学者通过对国内中小企业进行研究,充分验证市场势力假说理论适用于中国市场,并提出了银行竞争可以缓解企业融资约束。
对于信息假说理论,国内学者也提出了不一样的观点。屈文洲等(2011)认为银行作为资金的供给者,在竞争加剧的背景下,银行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同时,也会高度重视风险控制,所以会对中小企业的信息披露质量高度关注。在成本驱动下,银行通常会对中小企业的信息披露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23]。杨丰来等(2006)认为银行在对中小企业开展融资业务时面临着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这会增加其代理成本并提高违约风险。在这种情况下,中小企业若能提升信息透明度,银行则能更准确地评估其信用风险,降低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所以银行通常会对信息披露质量高的中小企业进行融资,以降低与其合作过程中的风险和成本[24]。
三、银行竞争对中小企业融资约束影响的作用机制
在银行竞争加剧背景下,银行为了确保自身在信贷市场的份额,往往更倾向于提供关系型贷款。这是因为银企关系有助于银行更好地识别企业,从而降低信息不对称风险,增强贷款的安全性和可信度[25]。银行之所以倾向于提供关系型贷款,是因为银行重视中小企业的信息披露质量,关系型贷款可以帮助银行全面地了解该企业的财务状况,减少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风险,从而提高贷款的安全性和可信度[26]。中小企业信息披露质量的提高可以减轻银企的信息不对称程度,并降低银行的代理成本,银行更容易评估中小企业的信用风险,从而提高了银行愿意向中小企业提供融资的意愿和能力。银行竞争可以提高中小企业的信息披露质量,进而显著缓解其融资约束[27]。
银行竞争通过信息披露质量来影响中小企业融资约束,其中主要原因有两个。
一是因为信息不对称,银行在对信息披露质量不高的中小企业融资时,因为无法准确评估中小企业的信用风险,所以会保持着谨慎态度,那些面临着融资约束的中小企业在向银行融资时往往困难重重。但是随着银行竞争的加剧,银行为了争夺客户资源和降低风险,会要求中小企业提高信息披露质量,提高其信息透明度[28]。对中小企业而言,随着银行竞争加剧,中小企业有了更多的银行可供选择,提高信息披露质量有助于吸引更多的银行对其融资,提高融资的议价能力,从而降低融资成本[29]。信息披露质量的提高有助于减少银行与中小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银行可以更准确地评估中小企业的信用风险,降低因信息不对称而导致的融资约束。
二是代理成本,代理成本包括监控成本和合同约定的费用。中小企业通过提高信息披露质量,可以显著降低银行的代理成本,代理成本的降低有助于银行更容易监督中小企业的经营状况,减轻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风险,同时提高了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的信心,银行代理成本的降低,会促使其降低中小企业贷款利率或提供更有利的贷款条件,从而缓解中小企业融资约束。Khandelwal等(2023)、Yuan等(2022)的研究指出中小企业提高信息披露质量减弱了银行与中小企业之间信息不对称,降低委托代理成本,进而提高中小企业的融资效率[30-31]。银行竞争的加剧使得银行管理者更加关注贷款的质量[32]。银行竞争程度的加剧会要求企业提高信息披露的质量。根据代理成本理论,银行在对中小企业进行融资时需要对其信息进行处理、分析和监控,这会给银行带来巨大的代理成本。因此,当中小企业信息透明度较低时,银行要承担较高的信息处理成本。受成本驱动的影响,银行选择信息披露质量较高的中小企业进行融资或者要求中小企业主动提高信息披露质量。
四、主要结论
中小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然而它们普遍面临着融资困难和高成本的挑战。随着银行准入条件的逐步放宽,银行业竞争日趋激烈,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约束问题提供了新的途径。本文通过综合国内外文献,得出以下结论。
首先,银行竞争显著影响着中小企业的融资约束。银行业形成了多元化的竞争格局,中小型银行积极拓展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包括那些过去未被关注的企业。外资银行和金融科技平台的介入提升了金融服务的效率,为更多中小企业提供了信贷支持。同时,银行为了争夺客户,可能会降低贷款利率,从而有效降低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有力地缓解了融资约束。
其次,信息披露质量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加剧的银行竞争促使银行加强对中小企业的监督,提高了中小企业的信息披露质量。中小企业为了提升自身的议价能力,也积极提升了信息披露质量。这不仅有助于优化资产负债结构、降低融资成本,还缓解了融资约束。因此,可以说存在着“银行竞争-信息披露质量-中小企业融资约束”这样一个关键的作用路径。
五、政策建议
(一)政府层面
政府可以通过改善监管环境、鼓励银行竞争和提高中小企业信息透明度来缓解融资约束。首先,建立科学、合理、透明的监管政策框架,减少行政审批和监管程序,降低金融机构经营成本。其次,放宽银行业准入门槛,引入外资银行,促进银行业务模式创新,提高服务效率。最后,制定中小企业信息披露标准,建设数字化平台,提供财务信息在线服务,设立奖励机制鼓励信息披露,以提高市场透明度和中小企业融资可得性。
(二)银行层面
在加强监督角色方面,银行可引入信息披露反馈机制,通过定期评估中小企业的财务报告和遵从情况,形成报告并提出改进建议,进而通过反馈会议或报告与企业分享评估结果,并提供具体建议,例如强调财务指标准确性、报告透明度等。另外,银行还可建立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整合中小企业的信用数据,提高其透明度,准确评估风险水平,帮助企业建立良好的信用记录,增强融资支持机会。这一举措也有助于建立信任关系,促进金融体系的稳定。在技术创新方面,银行可采用金融科技手段,建立智能风险评估模型,提高信贷决策的准确性和效率,简化审批流程,缩短融资周期,帮助中小企业快速获得资金支持,降低其融资约束。
(三)中小企业层面
优化财务结构是中小企业应对融资约束的关键策略之一。通过强化内部财务治理和多元化融资渠道,中小企业可以降低外部融资依赖,提高信用水平,从而减少融资成本,增强偿债能力,确保持续健康发展。另外,提高信息披露质量对于中小企业而言也至关重要。中小企业应定期公开财务报告,采用严格的会计准则,以提高财务透明度和可信度,减少信息不对称,增强企业信誉。这样做不仅能降低融资成本,还能拓宽融资渠道,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资金支持。
参考文献:
[1]HAHN S B,KWON S,YUN J.The effects of policy funds on the financing constraints of small-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in South Korea[J].Applied Economics Letters,2017,24(10):699-702.
[2]BUI T Q,DO A V P.D o e s t e c h n o l o gical i n c l u si o n r e d u c e fi na n c i a l c on s t r a i n ts on s ma ll a n d m e di u m sized enterpr ises?The case of Vietnam[J/OL].Finance Resea r ch L ett er s,2 02 2,47(PA).[2 0 2 4-01-0 8].
[3]FA ZZARI S,HUBBARD R G,PETERSEN B C.Financing constraints and corporate investment[J].Brookings Papers on Economic Activity,1988,19(1):141-206.
[4]BERGER A N.Comments on bank market structure,competition,and SME financing relationships in European regions by Mer cie ca,Sch a eck,and Wolfe[J].Journal of Financial Services Research,2009,36(2-3):157-159.
[5]梁榜,张建华.中国普惠金融创新能否缓解中小企业的融资约束[J].中国科技论坛,2018(11):94-105.
[6]林毅夫,孙希芳,姜烨.经济发展中的最优金融结构理论初探[J].经济研究,2009,44(8):4-17.
[7]张杰,芦哲,郑文平,等.融资约束、融资渠道与企业R&D投入[J].世界经济,2012,35(10):66-90.
[8]王剑锋,吴京,徐万肖.小微企业融资难:合约逻辑、政策评析与完善建议[J].金融理论与实践,2020(1):33-40.
[9]GARZA-GARCIA J G.Does market power influence bank profits in Mexico?A study on market power and efficiency[J].Applied Financial Economics,2012,22(1):21-32.
[10]RYAN R,O'TOOLE C M,MCCANN F.Do es bank market power affect SME financing constraints?[J].Journal of Banking&Finance,2014,49(12):495-505.
[11]PETERSEN M A,RAJAN R G.Th e eff e ct of credit market competition on lending relationships[J].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95,110:407-443.
[12]林毅夫,李永军.中小金融机构发展与中小企业融资[J].经济研究,2001(1):10-18+53-93.
[13]李*赟.银行结构与中小企业融资[J].经济研究,2002(6):38-45+94.
[14]张一林,林毅夫,龚强.企业规模、银行规模与最优银行业结构基于新结构经济学的视角[J].管理世界,2019,35(3):31-47+206.
[15]齐欣林.银行业结构与中小微企业融资研究[J].甘肃社会科学,2014(3):183-186.
[16]张金清,阚细兵.银行业竞争能缓解中小企业融资约束吗?[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8,39(4):42-54.
[17]尹应凯,艾敏.金融科技、银行业结构与中小企业融资基于新结构经济学的视角[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7(2):19-32.
[18]蒋海,廖志芳.银行业竞争与中小企业融资约束[J].广东财经大学学报,2015,30(6):37-45.
[19]鲁丹,肖华荣.银行市场竞争结构、信息生产和中小企业融资[J].金融研究,2008(5):107-113.
[20]胡国晖,梁晓琪.银行竞争缓解了中小企业融资约束吗兼论银行竞争的异质化效应[J].财会月刊,2019(20):121-130.
[21]张超林,杨竹清.银行业竞争对小微企业的普惠效应研究基于金融地理结构的微观证据[J].金融经济学研究,2023,38(5):21-39.
[22]芦锋,韩艳艳.银行竞争度对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研究基于面板分位数模型[J].科学决策,2019(8):20-32.
[23]屈文洲,谢雅璐,叶玉妹.信息不对称、融资约束与投资—现金流敏感性基于市场微观结构理论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2011,46(6):105-117.
[24]杨丰来,黄永航.企业治理结构、信息不对称与中小企业融资[J].金融研究,2006(5):159-166.
[25]COSCI S,MELICIANI V,SABATO V.Relationship lending and innovation:Empirical evidence on a sample of European firms[J]. Economics of Innovation and New Technology,2016,25(4):335-357.
[26]尹志超,钱龙,吴雨.银企关系、银行业竞争与中小企业借贷成本[J].金融研究,2015(1):134-149.
[27]顾群,翟淑萍.融资约束、研发投资与资金来源基于研发投资异质性的视角[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4,35(3):15-22.
[28]DANG V D,NGUYEN H C.Banking uncertainty and lending:Does bank competition matter?[J].Journal of Asia Business Studies,2023,17(4):741-765.
[29]马宁.风险投资、企业会计信息透明度和代理成本[J].管理评论,2019,31(10):222-233.
[30]KHANDEL WAL V,TRIP ATHI P,CHOTIA V,et al.Examining the impact of agency issues on corporate performance:A biblio metric analysis[J].Journal of Risk and Financial Management,2023,16(12):497.
[31]LI Yuan,YANG Jinqiang,ZHAO Siqi.Commitment,agency costs and dynamic capital structure[J].The European Journal of Finance,2022,28(17):1708-1727.
[32]余超,杨云红.银行竞争、所有制歧视和企业生产率改善[J].经济科学,2016(2):81-92.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ngjilunwen/806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