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论文 > 正文

数字经济时代卓越金融工程师人才培养调查分析论文

发布时间:2024-12-17 15:37:19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摘要:文章对数字经济时代卓越金融工程师人才培养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首先,设计调查问卷,通过微信问卷星小程序投放问卷收集数据。其次,根据问卷调查统计数据,分析当前卓越金融工程师人才培养的总体情况、市场需求特征、存在的问题等。最后,基于问卷调查分析结果,提出促进数字经济时代卓越金融工程师人才培养的相应举措。
 
  关键词:金融强国,卓越计划,金融人才,校企合作
 
  在2023年10月底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的战略目标。2024年1月,*近*总*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明确指出拥有强大的人才队伍是金融强国关键核心要素之一。培养卓越金融工程师人才是高等教育支撑金融强国的必然要求。为了更好地推动卓越金融工程师人才的培养,必须了解现实情况。为此,文章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新时代卓越金融工程师人才培养现状进行调查分析[1-2]。
 
  一、问卷调查的设计与实施
 
  (一)问卷调查的设计
 
  本次问卷调查设计共11个问题,包括调查对象的个人身份、对国家卓越工程计划与金融工程师和金融工程专业的了解情况、卓越金融工程师人才市场前景、卓越金融工程师人才需求特征、卓越金融工程师人才培养现状总体评价、卓越金融工程师人才质量不高的表现、卓越金融工程师人才培养资源方面面临的困境、卓越金融工程师人才培养课程设计方面存在的问题、卓越金融工程师人才培养校企合作方面存在的问题[3-4]。
 
  (二)问卷调查的实施
 
  本次调查问卷借助微信问卷星小程序生成,然后通过微信推荐给金融类专业大学生、金融机构从业人员、金融行业管理人员、高校金融专业教师,以及社会其他人员填写问卷。共计收到全国27个省市399份有效问卷。其中,金融专业大学生和金融机构从业人员占比最大,分别为45.36%和25.31%。
 
  二、问卷调查的结果与分析
 
  (一)对卓越金融工程师人才市场前景情况的看法
 
  被调查对象对数字经济时代卓越金融工程师人才市场前景有比较一致的看法。问卷列举了五个问题,即数字经济时代将需要更多卓越金融工程师高层次专业人才、数字经济时代金融工程师属于懂“金融+梳理+科技+工程”的复合型人才、数字经济时代将适用更多岗位、数字经济时代将是很有前景的职业、数字经济时代卓越工程师计划适用金融工程人才培养。设计了完全不符合、比较不符合,一般、比较符合、完全符合五个选项。对于五个问题选择比较符合和完全符合的比例分别达到76.94%,79.20%,76.19%,74.91%,77.2%。
 
  (二)对卓越金融工程师人才市场需求特征的看法
 
  卓越金融工程师人才市场需求具有六个方面的特征。具体表现为“六个面向”,即卓越金融工程师需要面向数字金融发展需要、面向金融经济发展需要、面向国家发展战略需要、面向现代化强国建设需要、面向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面向数字技术创新发展需要、面向高收入国家金融发展需要。被调查对象认同六个面向的比例分别为82.45%,83.71%,84.21%,83.96%,84.46%,79.95%。
 
  (三)对卓越金融工程师人才培养现状的总体评价
 
  卓越金融工程师人才培养总体状况不尽如人意。具体表现在“六个差距较大”,即卓越金融工程师人才需求规模与培养数量之间差距较大、培养质量与发达国家之间差距较大、提升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差距较大、培养水平不同大学之间差距较大、培养质量离卓越计划要求差距较大、培养质量离数字强国建设要求差距较大(如表1所示)。
 
  (四)对卓越金融工程师人才培养质量不高的主要表现
 
  卓越金融工程师人才培养质量不高。主要表现在七个方面,即目前大学金融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不能满足数字经济时代要求、不能完全能够胜任金融工程师工作、培养目标不完全符合市场需求、课程设计不能适应数字经济发展需要、教师不能适应数字经济时代变化、行业教师未能起到实质性作用、实习实训课未能很好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如表2所示)。

\
 
  (五)对卓越金融工程师人才培养资源方面面临的困境
 
  卓越金融工程师人才培养面临资源困境。具体包括七个方面,即目前卓越金融工程师人才培养主力在大学金融工程专业、金融工程专业主要开在经济学院等文科背景的学院、教授金融工程专业课的教师主要来源于金融学或经济学科背景、缺乏工科背景和交叉学科背景的教师、未能实现金融与工程的有效结合、极度缺乏具有行业经历的教师、缺乏高质量的实操软件硬件设施(如表3所示)。

\
 
  (六)对卓越金融工程师人才培养课程设计方面存在的问题
 
  卓越金融工程师人才培养课程设计方面存在多个问题。具体包括:目前大学金融工程专业都设置了金融数学与计算机方面的课程、金融工程专业工程学的相关课程开设不足、量化计算金融的相关课程开设不足、通识课时太多而专业课时比例较少、专业理论课时太多而实操课时不足、专业之间的特色与优势不突出[5-6]。
 
  (七)对卓越金融工程师人才培养校企合作方面存在的问题
 
  调查结果显示,卓越金融工程师人才培养校企合作方面存在问题。被调查对象认为目前大学金融工程专业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多浮于形式、缺乏动力、定位不准、机制不畅、经费不足、合作不深,比例分别为69.77%,68.41%,65.67%,67.17%,66.42%,70.18%。
 
  三、问卷调查的结论与建议
 
  (一)对问卷调查的结论
 
  通过对本次数字经济时代问卷调查结果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卓越金融工程师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随着经济高质量发展和金融强国建设的持续推进,以及科技与金融的融合发展,未来对金融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尤其是对高素质复合型创新型卓越金融工程师的需求更为迫切。
 
  第二,卓越金融工程师人才培养方面存在巨大空间。从数量上看,卓越金融工程师的培养与需求之间都存在巨大差距,目前对于卓越金融工程师人才的培养数量远赶不上经济社会发展对其的需求规模。从质量上看,无论是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是未来经济金融高质量发展对卓越金融工程师人才的要求看,也存在较大差距。整体上,目前卓越金融工程师人才培养质量还不高[7-8]。
 
  第三,卓越金融工程师人才培养面临诸多挑战。在培养资源条件方面,存在实践经验的师资不足,交叉学科融合不够,软硬件设施不满足。在课程设计方面,交叉学科的课程不足、专业课时比率相对不高、实验实训课操作训练有限。在校企合作方面,机制不全、动力不够、经费不足、合作不深[9]。
 
  (二)对调查结论的建议
 
  为了更好地推动数字经济时代卓越金融工程师人才培养,结合本次问卷调查,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把卓越金融工程师人才培养纳入国家卓越工程师计划。从培养目标要求,到经费保障、实施路径等方面进行顶层设计,有助于形成政校企行多方合力推动卓越金融工程师人才培养的格局。
 
  第二,需制订面向金融强国建设和高质量发展需要的培养方案。要解决金融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产教脱节的问题,必须深入了解社会需求,以培养高素质卓越金融工程师人才为导向,逆向梳理卓越金融工程师人才培养流程与环节,设计紧跟时代发展需要的培养方案。
 
  第三,建设现代金融产业学院深入推进校企合作向纵深发展。现代金融产业学院可以成为双方合作的平台,培养卓越金融工程师人才的主阵地。通过现代金融产业学院可以解决卓越金融工程师人才培养面临的校企合作不深等诸多问题。
 
  参考文献
 
  [1]史育龙.深刻认识新发展阶段内涵特征[N].经济日报,2022-10-04(11).
 
  [2]杨*金.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培养卓越人才[J].党建,2023(4):13-15.
 
  [3]方霞,张云,赵平.数字经济时代金融人才数据素养培养困境与对策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22(9):23-27.
 
  [4]王遥,毛倩,赵鑫.深化绿色与可持续金融人才培养和学术合作[J].中国金融,2024(1):44-45.
 
       [5]孙穗,曲升刚,杨佳衡. “双碳”目标下绿色金融现代产业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州大学学报,2024,41(1):118-122.
 
  [6]董昀.以高质量金融人才支撑金融强国建设[J].经济,2023(12):43-45.
 
  [7]李昌碧,林菡.数字经济时代多学科交叉融合与金融复合型人才培养研究[J].商业经济,2024(3):193-196.
 
  [8]田敏,马玉婷,张韵佳.数字技术驱动高校复合型金融人才培养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探索[J].产业创新研究,2023(21):193-195.
 
  [9]肖峰,巨强.数字时代新金融人才的培养[J].中国银行业,2023(11):26-28.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ngjilunwen/80289.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