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数字财政建设已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数字财政建设旨在通过应用信息技术、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手段,优化财政管理和政府决策,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文章通过对数字财政建设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探讨数字财政建设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和策略,旨在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实现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数字财政建设,高质量发展,策略
在当前全球经济快速发展和变化的环境下,各国都面临着推动经济发展、提高国家竞争力的挑战。数字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以其高效、灵活、创新的特点,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之一。数字经济的快速崛起,催生了数字财政建设的需求。数字财政建设是指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对财政管理和财政业务进行数字化改造和创新,以提高财政管理效率、优化财政资源配置,推动经济发展[1]。数字财政建设涵盖了财政信息化、电子政务、电子支付、电子票据等多个领域,对财政体制改革和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高质量发展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新目标,旨在实现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提高创新能力和竞争力、改善民生和环境。因此,文章研究数字财政建设对于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数字财政建设概述
(一)数字财政概念
数字财政是按照财政部预算管理一体化和省“数字政府”建设有关部署要求,适应财政改革发展新需要,以推进财政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总目标,采取“全省一盘棋”的工作模式。通过统一规划建设、统一部署实施、统一数据应用,以全省财政预算管理一体化、大数据应用智能化[2]、财政信息系统云化和省市系统部署集中化为主要内容的“数字政府”公共财政综合管理平台建设。
(二)数字财政建设重要性
1.支出管理的精细化
数字化财政建设可以提高支出管理的精确度和透明度。通过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财政支出的精确核算和全流程管理。财政部门可以利用数字化平台,对各项支出进行系统化管理,包括预算编制、执行和监控等环节,从而减少资源浪费和腐败行为,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2.预算管理的科学化
数字化财政建设可以实现预算管理的科学化和精细化。通过应用数字化技术,财政部门可以更加准确地进行财政预算的编制、执行和监控。数字化平台可以实时记录和分析各项预算指标的执行情况[3],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提高财政资源的配置效率和财政预算的执行效率。
3.财务管理的规范化
数字化财政建设可以实现财务管理的规范化和标准化。通过对数字化技术的应用,财政部门可以实现财政财务的自动化处理和准确核算。数字化平台可以统一管理财政收支数据,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和透明度,同时遵循相关财务管理规范和标准,确保财政财务的规范性。
4.决策支持的智能化
数字化财政建设可以提供智能化的决策支持。通过对数字化技术的应用,财政部门可以对大量的财政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为决策者提供准确、及时的数据支持。数字化平台可以生成各种报表和分析图表,帮助决策者了解财政状况、预测趋势,并制定科学有效的决策措施。这将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效果,为财政工作提供更好的指导。
二、数字财政建设与高质量发展间的关系
(一)促进经济转型升级
通过在数字财政建设中应用数字化技术,可以提高财政数据的收集、整合和分析能力,为政府制定科学合理的经济政策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这将有助于优化资源配置,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
(二)提升政府治理效能
数字财政建设可以提高财政管理的透明度和效率,以及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和公正性。通过对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财政信息公开和共享,使得政府决策更加透明和可信。
(三)加强财政监管和风险防控
通过数字财政建设可以加强财政监管和风险防控,提高财政资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通过对数字化技术的应用,财政部门可以实时监控和评估财政预算的执行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此外,通过数字财政建设还可以加强对财政风险的预警和管理,提高对财政风险的防范和化解能力。例如,通过数据分析,政府可以及时发现财政风险的迹象,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防范和化解风险。
(四)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通过数字财政建设可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高财政支出的效益和可持续性。通过对数字化技术的应用,财政部门可以实现财政支出的精细化管理和监控,提高财政支出的透明度和效率。此外,通过数字财政建设还可以加强对财政支出的评估和绩效考核,优化财政支出的结构和方向,确保财政资源的有效利用[4]。例如,通过数据分析,政府可以评估财政支出的绩效,及时调整支出方向,确保财政资源的使用效益和可持续性。
综上所述,数字财政建设与高质量发展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通过数字财政建设可以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提升政府治理效能,加强财政监管和风险防控,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三、数字财政建设的重点内容
(一)应用系统建设
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预算编制和执行一体化
建立统一的预算编制和执行系统,实现预算的全流程管理,包括预算的编制、审核、审批、执行和监督等环节。通过集中统一管理,实现预算的科学合理编制和有效执行。
2.预算控制和监督一体化
建立完善的预算控制和监督机制,加强对预算执行情况的监督和评估,确保财政资金的合理使用和合规分配。通过加强预算的监督和控制,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和透明度。
3.预算信息化建设
推进预算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建立统一的预算信息管理系统,实现预算数据的全面、准确、及时共享和交流。通过信息化手段,提高预算管理的效率和精确度,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4.预算绩效管理一体化
将预算管理与绩效管理相结合,建立预算绩效管理体系,通过设定绩效目标、制定绩效评价标准和实施绩效考核,从整体上提升预算编制、执行、监督和绩效管理的能力和水平,促进部门管好、用好财政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二)大数据应用推广
1.宏观方面
通过构建“财政-税务-经济”数理模型来为政策调控提供科学可信的实验场所。通过收集和分析大量的财政和税务数据,结合经济指标和宏观经济模型,可以更准确地预测和评估政策的执行效果。例如,可以利用大数据分析预测财政政策对经济增长、就业率、通货膨胀等宏观指标的影响,从而为相关部门制定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2.中观方面
中观层面主要注重大数据技术在数据链条方面的应用。通过大数据等数字技术,在部门、产业和地区等维度下实现对财政资金全过程、全口径的智能化监管,从而帮助政府更好地了解财政资金的流向和使用情况,避免财政资金的损失浪费,有效遏制系统性、区域性财政金融风险的发生。
3.微观方面
在微观层面主要是实现对财政资金的全天候实时跟踪,并完善对微观主体的资金使用效果的及时评价与反馈。通过大数据分析,可以实时监控财政资金的使用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和风险,加强对资金的管理和控制。同时,可以对微观主体的资金使用效果进行评价和反馈,帮助相关部门了解资金使用的效果和影响,进一步优化财政政策和资金分配。例如,通过大数据分析技术,评估项目的绩效和效益,及时调整和优化项目的资金使用方式。
四、数字财政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策略分析
(一)创新财政政策工具
1.电子化财政预算管理
建立电子化的财政预算管理系统,实现财政预算的全过程管理和监控。通过数据共享和信息透明,加强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的监督和评估。同时,还可以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将财政预算与政府绩效目标相结合,提高财政资源的配置效率和质量。
2.推动智能化决策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建立智能决策系统,通过对各类数据的分析和模型的建立,帮助相关部门快速、准确地做出决策。智能化决策策略可以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减少人为因素的干扰,加强政策的执行效果。
3.完善数据要素的基础制度和政策体系
在数字经济时代,数据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和资源,对于财政工作而言,充分利用和管理好数据资源,可以提高财政决策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及时性,推动高质量发展。一方面,建立健全数据采集、存储、处理和共享的规范,制定数据质量管理标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同时,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和支持各级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加强数据管理和应用,提高数据资源利用效率。加强数据共享和交换,打破信息孤岛的限制,促进数据资源的流动和共享,提高数据的利用价值。另一方面,还需要加强数据的监管和评估,建立健全数据质量监测和评估机制,对数据的采集、存储、处理和共享进行监督和评估,确保数据质量和数据使用的合规性,并且加强对数字技术和数据分析的监管,防止数据滥用和虚假宣传,维护数字经济的健康发展。
(二)加强财政风险防控
1.完善财政信息化系统
财政信息化系统是实现数字财政建设的基础和保障,相关部门应加强对财政信息化系统的建设和运行管理,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防止信息泄露和黑客攻击,确保财政数据的安全和完整性。
2.建立财政风险监测与预警机制
针对数字经济发展中可能出现的财政风险,相关部门应建立起有效的监测和预警机制。通过分析数据,及时发现和预测财政风险,采取相应的措施和政策,避免财政风险的扩大和蔓延。
3.加强财政法规和政策的制定和执行
为保障财政建设的顺利进行,相关部门应加强财政法规和政策的制定和执行。通过建立健全法规和政策体系,规范财政行为,防范财政风险,提高财政管理的效能。
(三)推动数字经济发展
1.加快数字技术基础设施建设
数字经济的发展需要有良好的基础设施支持。相关部门应加大对数字化基础设施的投入,推动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加快5G网络建设,提高网络速度和稳定性,为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2.推进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
在完善金融监管体制的基础上,稳步扩大试点范围、增加试点项目。根据各地数字金融基础和实体经济需求、借鉴试点地区的成功经验引导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推动数字技术与财政业务的深度融合。通过培育和开展有特色、高质量的数字财政试点项目,满足乡村振兴、产业数字化、绿色发展、共同富裕等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需求。
3.优化数字金融创新业态空间布局
一方面,相关部门可以出台相关政策,为数字财政发展提供支持和鼓励。这些政策可以包括税收优惠、资金扶持、减少行政审批等方面,以吸引更多的企业和创业者参与数字财政创新。建设数字财政创新基地,提供办公场所、配套设施和服务,吸引优秀的企业和创业者入驻。这些基地可以提供孵化器、加速器、共享办公空间等,为创新企业提供更好的发展环境和支持。另一方面,通过建立相关专业的教育课程和制订培训计划吸引和培养一批具备数字财政创新领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才,同时鼓励企业与高校、研究机构等合作,共同培养人才。
五、结语
综上所述,数字财政建设对于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数字财政建设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如数据安全、人才培养等问题。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强相关部门支持、完善法律法规,促进数字财政建设的顺利推进。只有不断创新、加强合作,才能实现数字财政建设与高质量发展的良性互动,为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刘琳.新时代数字财政建设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组织支撑——基于四川省构建财政资金直达机制的实践[J].国有资产管理,2023(8):16-21.
[2]林慧珍.基于数字财政建设的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数字化思考[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22(5):82-84.
[3]唐敏,马丽斌,张秋娟,等.河北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财政政策研究[J].经济界,2023(2):29-34.
[4]张冬梅.加速地方数字政府与现代财政建设推进县域治理“三起来”[J].新理财(政府理财),2021(9):62-64.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ngjilunwen/79510.html